-
一周军评:俄乌冲突会有第2000天吗?
一旦俄军的火力能够维持,乌军的伤亡就变得不可持续。根据乌方通报,俄军每天保守计算,要向乌军阵地投掷10000发炮弹,1500架FPV和“柳叶刀”无人机以及100发航弹,如果按照俄军炮弹数量的平均杀伤效能推算,乌克兰每天要承受超过500人的伤亡。由于库尔斯克地区的进攻,以及筑垒地域的逐步丢失,乌军的伤亡总数在2024年下半年只增不减,远超其征兵人数。
这一点也可以从俄国防部的通报中看出来:自4月起,乌军的周伤亡人数从约5000人激增至八月份的19000人。从3月至10月,乌军伤亡人数累计达46万人,平均每月伤亡接近6万,10月的伤亡就达到7万余。尽管俄国防部的数字有一定的注水,但从伤亡趋势看,乌军的伤亡是在逐步增加。这一点也体现在前线兵力上,到目前为止,乌克兰整体战线的人数不足35万,已经比开战高峰期的50万减少了15万以上。这种直观的一线兵力减少更能说明乌克兰的困境。
由于伤亡过于惨重,新动员的士兵无法填补损失,乌军全线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进入11月,乌克兰的战线因为兵力匮乏,到了1000天以来最危险的地步。根据纽约时报对乌克兰前线的采访,当下乌军75%的士兵来自于征召,志愿兵的数量已经降低到25%。而由于火炮和弹药的匮乏,越来越多的战线需要独立的无人机连来稳定战线。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很多时候发现,大部分没有战意的士兵很容易投降或逃跑,留下无人掩护的无人机操作员独自面对俄军。考虑到FPV是目前乌军对俄军最大的威胁,俄军正通过各种手段猎杀这些乌军无人机操作手。
天空新闻网的报道:乌军已经难以为继
弹药方面,乌克兰更加难以为继。结合目前美国媒体的报道可以知道,乌克兰的弹药情况并没有随着北约宣称的增产而得到改善。乌军每天的弹药发射量依然处于较低状态,一天仅2000多发。随着特朗普上台带来的预期,乌克兰在未来依然要面临弹药持续不足的状态。当下,乌克兰只能仰仗自己。
依据笔者对于俄军损失记录的统计,以及俄方频道根据战场情况的推测,乌军每日平均出动接近2000架次的FPV无人机实施攻击,造成俄军60%以上的伤亡。虽然泽连斯基年初“100万架FPV”的豪言壮语没有达成,但乌军使用FPV的总数依然超过50万架。可以说,中国工人制造的FPV和苏联工人的地雷维系了乌军的战线,而不是北约那些华而不实的兵器。但对于乌克兰而言,今年获得50万架无人机,并不意味着明年还能顺利获得50万架。
此外,乌克兰持续损失的不仅仅是兵力与资产,还有一些无形但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预设战场。对乌军而言,持续杀伤俄军的手段主要是依托雷场,通过雷场迟滞才能组织无人机FPV杀伤俄军。换句话说,没有雷场,俄军就会取得较大进展。这可能解释了俄军自9月以来持续进攻的原因:随着乌军防线越来越仓促,俄军在前线遇到的雷场和完善工事越来越少。情况似乎向着俄统帅部预想的那样发展:只要持续进攻,终究会遇到没有纵深和雷场的广阔纵深的乌克兰土地,到了那一天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但乌克兰方面目前面对的也不都是坏消息,尽管兵力和弹药不足,但在步兵载具上,还是处于“管够”的状态。北约方面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坦克和火炮,但能提供足够多的“防雷车”。
也是因为这种廉价步兵载具的富裕,乌克兰司令部还开始组建新的机械化旅。到目前为止乌军手里应该还有至少2000辆各种防雷车、M113和其他装甲输送车,这足以帮助乌军组建10个机械化旅。尽管这些旅和进攻库尔斯克的部队一样,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旅很可能缺乏基本的大口径火炮,只配备有反坦克导弹/火箭筒,无人机打击部队和便携式防空系统连,但考虑到目前双方整体机动能力不足的现实,有这样的部队总比没有强。
正在法国训练的155机械化旅,大概4500人,将装备豹2a4、VAB、AMX-10RC突击炮、及凯撒自行火炮,这是俄乌战场上建制内装备最齐全的一个旅
可以预想的是,西尔斯基仍希望将这些预备队“攥成拳头”,用于可能的、针对俄罗斯本土攻势。乌克兰武装部队依然准备在一个方向集中手中最后的预备队,进行一次库尔斯克式的进攻。俄罗斯方面的推测是,乌方集中手里的F-16战斗机以后,希望凭借ATACMS和F-16机载弹药带来的火力优势,向俄罗斯境内(或许是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方向)发动大规模反攻,而不是用于常规防御。
笔者能够理解乌克兰方面发动库尔斯克战役的初衷,毕竟对乌克兰来讲,库尔斯克必须打,打才有“统战价值”。笔者猜测,为了让北约相信“虚弱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乌克兰还要进行一次“打鸡血”式的反攻,反攻方向很有可能是比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但考虑到乌军兵力和装备的现实情况,这次反攻极有可能成为乌军在本场冲突中的最后一次大反攻。
但乌克兰仅有载具和部分无人机兵器还算富裕,弹药和人力不足以支撑他们再进行1000天的高烈度战斗。很多战场之外的情况,更能说明乌克兰在持续冲突上难以为继。首先是北约。其实长篇累牍地解读特朗普上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拜登执政的最后第一年,北约并没有表现出希望用军事手段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决心和能力。这一点可以从战场外的情况一叶知秋。
比如,抚恤金问题。就笔者了解,在目前乌克兰整体动员的情况下,前线军人的动向被乌克兰当局有意隐瞒了。乌克兰上级单位有时候连士兵奔赴哪个战区都会瞒住这些动员士兵的家里人。一旦前线士兵几天之内和家人中断联系,绝望的乌克兰母亲和妻子们就必须加入那些恶俗的俄罗斯群组,去一张一张地翻那些恶俗群组发布的乌军尸体照片。这些母亲一半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在里面,一半是希望自己不幸的孩子的命运能早日尘埃落定,使悲伤的家里人能早点向乌克兰政府申请抚恤金。但由于乌政府目前的财政情况,大量士兵被认定为失踪状态,即便家属通过抚恤金确认了死亡,很多士兵亲属直到失踪8个月以后才能领到第一笔抚恤金。
与之相对的,有些黑色幽默的“俄罗斯抚恤金经济学”正在维系俄罗斯国内的经济正常
就乌克兰政府扣留抚恤金一事,笔者可以理解,因为北约对乌克兰的援助开支并不包括乌军阵亡士兵的抚恤金。作为一个霸权主义组织,北约的这种行为堪称这场战争中虫豸行为的下限。布鲁塞尔的老爷们将乌克兰问题视作一种“麻烦”,特朗普上台也不过是另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罢了。
但对乌克兰人来讲,不确定的战争前景留给他们的只有迷茫——乌克兰人十年前选择了魔怔,十年后收获的只有背叛与仇恨。如今1000天过去,战争似乎永不停歇,而留给这片充满悲剧的东欧土地的,只有无尽的仇恨和悲伤。
俄罗斯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以威慑邻国
就在俄乌冲突度过1000天的节点上,俄罗斯人用自己的方式让这场冲突再次回到世界舆论场的中心。
11月22日的晚上,有关“俄罗斯发射洲际导弹攻击乌克兰”的消息冲上各大媒体头条,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令人震撼的疑似分弹头刺破夜空落地之景。西方国家纷纷跳脚,直呼这是“严重的事态升级”。乌克兰则宣布自己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的国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世怡 
-
印度一渔船撞上印海军潜艇,2渔民失踪
2024-11-23 19:22 -
“华盛顿”号抵达横须贺,时隔9年半再次部署日本
2024-11-22 15:51 -
海南舰编队抵港,预计将有万余人次登舰参观
2024-11-22 08:03 香港 -
英国海军再削减5艘舰艇,保守党警告称将重现“马岛危机”
2024-11-21 18:20 -
美军布什号航母完成大修后试航
2024-11-20 18:42 -
土耳其宣布TB3无人机在“阿纳多卢”上成功起降
2024-11-20 18:35 -
特朗普上任前争分夺秒,拜登政府再援乌2.75亿美元军火
2024-11-20 18:31 -
乌军用于攻击俄领土的导弹还剩多少?“不到50枚”
2024-11-20 18:27 -
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将抵达日本 结束亚太航母真空期
2024-11-20 10:25 -
“靠工资和抚恤金 俄贫困地区正受益于战争而发展”
2024-11-20 09:11 -
五角大楼拟派“最后撤离的驻阿美军”掌管驻欧陆军
2024-11-19 16:39 -
“朝鲜向俄罗斯提供了50多门主体炮”
2024-11-19 13:39 -
一周军评:中国航展,比战场现实领先一步
2024-11-17 10:25 一周军事观察 -
中航供应链与直升机所签署AR-500系列无人直升机意向订单
2024-11-15 09:09 -
珠海航展轻兵器展台:不仅帅,还能打北约弹
2024-11-13 14:16 -
“数智赋能军贸合成旅”和十大新品来了!
2024-11-13 13:57 -
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战备警巡
2024-11-13 13:24 南海局势 -
我国发布8款最新地面装备
2024-11-13 12:14 -
歼-35A装备国产发动机
2024-11-13 10:05 长空铸剑 -
现场视频!歼35A正式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12 13:30 长空铸剑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