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农村遭遇疫情“风暴”
最后更新: 2023-01-10 13:52:19“为了生存,老百姓的忍耐力是非常强大的”
张成 上海某高校博士生
我老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亲戚朋友基本都接种了加强针。
国家刚放宽疫情防控措施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留意各地的感染情况,也及时去买了药。但当时,村里的老百姓对这些政策并不清楚,他们看到我给我妈寄的药,说“2003年非典那会儿买的板蓝根后来也没喝完,没必要买药”。
另一方面,受到网络上一些“大号流感”言论的影响,大家也没把这次疫情当回事,甚至还有“早感染早好”、“感染之后就不会再感染”的错误观念。
大概在去年12月19日至25日这周,我们村迎来了感染高峰,人们大面积感染,我认识的人都中招了。村里早已不做核酸,也买不到抗原,即便在市里,也因为突然增加的需求导致抗原供应紧张,很多人抢不到。所以大家也不用去测阳不阳,基本症状差不多,心里都明白是染上新冠了。
乡亲们出现症状后,因为发烧、浑身酸痛,就去村诊所打退烧针、输液,其实就是按照平常的发烧去治疗。
但由于突然的大面积感染,刚开始那几天,人们都涌到村诊所去打针,一度把退烧针都打完了,诊所打退烧针还停了两天,大夫赶紧去县里进药。村里人只能轮换着去不同大队的诊所。
排队输液的人也很夸张。我妈说,村民们早晨5、6点就去诊所排队,室内空间小待不下,就坐在院子里输液。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
最近网上讨论很火的“村医四件套”(抗病毒、抗生素、激素、退烧药)治疗新冠,我们村里就是这种情况。像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村里是买不到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两种药,诊所的村医倒是知道,但他们进不到货,只有安乃近。
安乃近这种药是有争议的,在村里却被广泛使用,每家每户都有,村医也给我妈开了一盒。我们是一知半解地知道这个药有副作用,但村里人不知道,因为没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救急的时候不得不用安乃近。我妈第三天复烧的时候,她对我说:“要不还是吃安乃近吧。”至于这个药的副作用,只能说短期内还没看到。(观察者网注:安乃近是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该症起病急,或致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安乃近也可能引发皮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等。2020年3月,经国家药监局评估“风险大于获益”,注销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药品注册证书,并修订安乃近片说明书,强调本品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仅在病情急重,且无其他有效药品治疗的情况下短期使用。)
说到输液,在农村,即便是没有疫情的时候,大家有个大病小病也习惯性跑去输液,他们认为输液好得快,也不清楚习惯性输液带来的激素、免疫力下降等不好的影响。而村医,在农村是一种“兼业”,他们既是医生,又是农民。作为农民,和村里的人是伙计,作为村医,他们靠给村民看病打针配药赚钱,而输液可能算是赚钱较多的商业行为了。所以,村里人和村医,在输液这个问题上也就这么无言地“两相共存”了。
2020年12月2日,村民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云贵乡马街村卫生室输液 图源:视觉中国
现在,我们村已经逐步走出第一波感染高峰。据我所知,村里只有一位老人感染新冠后去世,其他人都是靠着打针输液慢慢康复,也没听说谁重症了。
我感觉,村里老百姓对新冠的感受似乎没有大城市那么强烈,这一方面是部分网络舆论的错误引导,导致很多人真就把新冠当成“大号流感”。另一方面,老百姓也是为了生计。
我们村有个木材加工厂,村里大规模感染的时候,偏巧赶上厂里的大老板下来检查,所以员工在发烧期间还要去上工。比如我妈,我已经告诉她感染的那一周要好好休息,不要去干活,结果她高烧退下去后的第二天、第四天还在偷偷上工。我批评她,她说没事,退烧了,还说我一个叔伯大爷发着烧还在干呢。
对很多村民来说,他们不清楚病毒学知识,对新冠不了解,不知道“放开”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感染以后还会再感染,不知道这波感染会给免疫力和抵抗力造成什么样的损害,以为自己的身体扛得住。
为了生存,老百姓的忍耐力是非常强大的,而城里的人,对身体的不舒服可能更为敏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两会声音|沈柏用委员:上海正布局建设5家战备医院,应对公卫突发事件
2023-01-10 11:36 上海两会 -
去年卖地收入减少约3万亿!今年“土地财政”将去往何处?
2023-01-10 11:22 中国经济 -
辉瑞新冠药医保没谈成,上海政协委员呼吁降价
2023-01-10 11:14 -
一图读懂丨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
2023-01-10 10:41 上海两会 -
一图读懂丨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3-01-10 10:38 上海两会 -
迪恩:上海充满文化活力,我习惯了这座城市的个性,且乐在其中
2023-01-10 10:31 老外讲故事 -
刚下两会会场,就直奔五星级酒店…李金早案细节披露
2023-01-10 09:55 廉政风暴 -
北京:全面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
2023-01-10 09:52 -
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渡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2023-01-10 09:46 抗疫进行时 -
《山海奇幻夜》定档小年夜, 毛不易等众星浪漫演绎东方之美
2023-01-10 09:30 -
直播: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董云虎作报告
2023-01-10 09:21 上海两会 -
河南新冠感染率近九成,数据如何得出?
2023-01-10 08:56 抗疫进行时 -
调查10省16村疫情:如何确保重症得到救治
2023-01-10 08:16 抗疫进行时 -
新冠仿制药存假冒风险,需注意印产假药
2023-01-10 07:40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步入“两会时间”,今年政协委员关心什么?有何建议?
2023-01-10 07:24 -
成都通报网传“洒水车对路边商贩喷水”:涉事司机停职
2023-01-10 07:09 -
人社部部长:今年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新高,促就业任务更重
2023-01-10 07:06 最难就业季 -
天津1月11日起再发1.15亿元消费券
2023-01-10 07:00 消费 -
陕西首个自研城市定制卫星“科技壹号”发射成功
2023-01-10 06:59 航空航天 -
殷勇:北京已过感染的高峰期
2023-01-10 06:56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