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丁楠:气候政治在德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更新: 2019-12-19 08:00:48与此同时,在处理同极右翼以外的其他政党的关系上,绿党领导人表现出的左右逢源也是可圈可点。当其他党派和政客为一己私利在默克尔组阁一事上反复刁难、无事生非时,绿党却展现出求团结,愿担当,以大局为重的姿态。不管真心与否,它摸准了民众对官僚政治和党争龃龉的厌倦情绪,在选民心中树立起善意、积极、建设性的政党形象。
最后,极右翼“德国选择党”的崛起有助于绿党和环保抗议者收买人心。选择党支持特朗普,质疑气候变化,是争取气候正义运动的重点批判对象。绿党则更进一步,在环境、移民、少数群体保护、女权等一切方面和极右翼势力针锋相对。这点是联盟党和社民党做不到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绿党利用了选择党的崛起和部分德国人对极右翼泛滥的担忧,实现了自身在过去两年的快速发展和声名远播。
2017年,德国绿党与联盟党的竞选海报。 图片来自国际在线
绿党和气候变化抗议运动在2019年携手并进,为德国政坛刮来一股环保旋风,令不少观察者惊叹。然而两者想要更上一层楼,赢得更广泛的公众支持,未来的道路恐怕不会像今年这样顺风顺水。
首先,在增进影响力方面,绿党和抗议运动面临从西德向东德,从大中城市向乡镇,从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轻人向中产阶级和低收入群体扩张的挑战和阻力。目前,绿党的粉丝和环保抗议的支持者主要是那些位于经济形势较好的、西德大中城市的知识分子和年轻人。该地区和这些特定人群有关注环境问题的传统,对格雷塔或是绿党的号召一呼百应,当属情理之中。与此相对,在东德和广大中东欧地区,绿党和抗议运动身处的形势则与西部迥然不同。
第二,单就绿党而言,若想在2021年大选中参与联合组阁、甚至争夺德国总理宝座,它必须经历从单一(环保)议题主导到全方位发展的蜕变。换句话说,绿党不仅需要在环保问题上做领袖,还要在经济、民生、安全、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细化本党的政策主张。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前文提到,绿党内部人员复杂,组织松散,对具体议题的讨论极有可能使原本就分属不同小圈子的党员不欢而散,分道扬镳。
举个简单的例子,绿党党员从前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军队、反警察的、呼吁“天下大同”的。但如今为了展现建设性姿态,回应民众诉求,党的领导和地方执政者开始主张加强警力建设,约束行为不端的外来移民。这样的政策与一些党员当年加入绿党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再比如,在外交层面,绿党长期所持的基本立场是严格限制军品出口,大力增加对外援助,对欧盟实行大刀阔斧的民主改革,取消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在意识形态领域强硬回击土耳其、俄罗斯和中国的挑战。秉持这样的态度对一个在野党来说相对容易,但绿党倘要执政,就必须考虑德国的现实利益、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欧盟其他成员国的感受,丢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三个挑战是管控预期,无论绿党还是气候变化抗议运动都要解决这一问题。对后者而言,口号、示威和罢课在短时间内可以凝聚民意,但这些招数用多了只会招致大众的漠视和反感。格雷塔和她在德国的拥护者们需要明确一些更具体的目标,多做些实事,哪怕是身边的微小工作,让民众感知他们存在的意义。相反,如果只是比谁的怒火更高涨,谁的批评更尖锐,谁的主张更富革命性,那就和极端的环境原教旨主义者没什么两样,注定成不了气候。
对绿党来说,管控党内成员和党外支持者对环保工作的预期,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解决问题,同样是关乎该党能否团结其他党派共同执政的一件大事(受规模和经验制约,绿党独立执政几率很小)。2030年禁止煤电,全国高速公路限速,取消一切化石能源补贴,在全社会推行200美元/吨的碳排放税——环保抗议者的这些主张虽曾得到绿党的支持,但毕竟还不是后者的正式政策。事实上,在德国联邦州政府层面,联合其他党派执政的绿党党员已经开始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妥协之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日本防相10年来首次访华,许其亮、魏凤和分别与其会谈
2019-12-19 07:36 中日关系 -
弹劾前夜,全美举行600多场反特朗普游行
2019-12-18 21:45 美国一梦 -
美19所名校学生批印警“暴力”,印网友不买账
2019-12-18 20:27 印度惊奇 -
“在法国,周末请不要在家去世”
2019-12-18 17:25 法国见闻 -
美将限制对华出口尖端技术?耿爽回应
2019-12-18 16:37 中国外交 -
特朗普拒绝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
2019-12-18 14:12 美国政治 -
建僵尸网站,山寨正规媒体...印网军大搞假新闻网站
2019-12-18 13:47 印度惊奇 -
投票机有中俄部件 美国人又犯疑心病
2019-12-18 13:42 美国一梦 -
骨牌倒下!737 MAX停产“击中”通用电气命脉
2019-12-18 12:16 波音危机 -
“安倍御用记者”涉性侵,受害者艰难胜诉
2019-12-18 11:47 日本 -
避免政府关门,美众院“神速”通过1.4万亿美元支出法案
2019-12-18 11:05 美国政治 -
美朝鲜问题代表新增访华行程,原计划只有韩日
2019-12-18 10:05 朝鲜现状 -
弹劾前夜,他写了封怒气冲天的6页长信
2019-12-18 09:39 美国政治 -
这届国会不行:美式困境下“不中用”的涉港法案
2019-12-18 07:48 -
中马企业签约合作建设大马城
2019-12-18 07:42 海外投资 -
“在一定程度上,她就是在演戏”
2019-12-17 22:45 -
2.5万示威者计划包围国家德比球场,警方部署3000警力
2019-12-17 20:44 -
支开警卫拔管,津副总统妻子涉谋杀亲夫
2019-12-17 19:07 非洲之窗 -
630公里!罢工潮导致巴黎创纪录堵塞
2019-12-17 19:05 观网看片 -
商务部延长对原产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反补贴调查
2019-12-17 17:56
相关推荐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69“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45“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1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70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64最新闻 Hot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
“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
“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