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万字长文!外交部驳斥美对华认知21条谬误
最后更新: 2022-06-20 16:03:53谬误10:中国宣称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却与公然侵犯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俄罗斯政府站在一起,为俄罗斯辩护。
事实真相: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秉承客观公正立场,同大多数国家的立场一致。推行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才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源。美国应切实承担起应尽责任,为缓和局势、解决问题拿出实际行动。
◆美国违背承诺,连续推动北约东扩,是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
1990年,美国时任国务卿贝克在与戈尔巴乔夫会晤时明确作出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推进”的承诺。然而在美国主导下,北约1999年后五次东扩,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30个,向东推进1000多公里,直抵俄罗斯边境,实现对黑海的“C”形环绕。
1997年,美国前外交官、苏联问题观察家乔治·凯南在《纽约时报》撰文表示,北约继续向俄罗斯扩张“将是美国在整个后冷战时代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
2014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表示,乌克兰如果要生存与发展,就不应该加入北约,不应该在西方与东方间抉择、不应该成为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前哨”,而应该成为连结双方的“桥梁”。
基辛格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会时表示,乌克兰本应成为东西方间的桥梁,但现已无法实现。400年来,俄罗斯一直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键时刻,俄罗斯一直是欧洲力量平衡结构的保卫者,欧洲领导人不应忽视长期关系。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关于北约东扩的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与俄方关系恶化,美政府应该承担相当大的责任,“美国与北约都不是无辜的旁观者”。他还表示,美国一些官员高调泄露甚至吹嘘美乌情报共享是“极其愚蠢的”。他强调,“美国挑唆俄乌冲突意味着越来越大的危险”。
欧洲议会议员克莱尔·戴利表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不断火上浇油,其目的是削弱俄罗斯,并从中牟利,而欧洲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当前俄乌冲突持续,仍然看不到和平的曙光,关键原因在于“美国并不希望俄乌达成和平协议”。
美前参议员比尔·布拉德利指出,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北约东扩。
美国前国会众议员加巴德接受采访时表示,拜登只要简单说一句保证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就可以很容易地阻止战争,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多年来,美国奉行干涉主义,肆意侵害伊拉克、阿富汗、塞尔维亚、叙利亚等国主权。联合国高级专家阿尔弗雷德·德扎亚斯在接受专访时称,从国际法角度看,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但美国和北约多年来的诸多行为其实更违反了国际法,这在国际惯例法里为当下俄罗斯的行为设立了“容许性先例”。
◆美国一直在乌克兰问题上煽风点火,不仅不劝和促谈,反而持续向乌克兰方面提供武器,推动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导致冲突扩大化、长期化、复杂化,充分暴露了美自私自利的本性。
2022年4月25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对乌克兰进行访问后表示,美国希望利用这场战争“削弱俄罗斯”。
同年5月下旬,在原有136亿美元对乌援助的基础上,美国国会表决批准向乌克兰再提供400多亿美元军事和经济援助,总数已超过2021年俄乌两国军费总和的70%。
俄乌冲突延宕至今,当欧洲正在承受沉重的政治、经济、社会代价时,美国却在收割红利,军火商、粮食和能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比如美军工巨头市值激增上千亿美元,出口欧洲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比一年前上涨10倍多。
俄乌冲突引发超650万乌克兰人涌入欧洲邻国,引发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美国2022年3月却只接纳了12名乌克兰难民。数千名乌克兰难民滞留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不少难民还被美国拘留。当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呼吁冲突尽快结束之际,美方却有人表示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同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线,奉行非友即敌的冷战思维,拼凑所谓“同盟”、拉帮结伙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制造对抗分裂有本质不同。
2022年2月4日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呼吁捍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及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践行联合国和安理会发挥核心协调作用的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实现世界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中国一直在为世界和平奔走,为国际安全尽力,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局势降温。中方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中方的立场客观公允,同大多数国家愿望一致。
◆世界上233个主权国家和地区中,185个未参与对俄制裁。联合国190多个会员国中,包括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在内的140多个国家未参与对俄制裁。世界上不参与对俄制裁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同参与对俄制裁国家人口之比为65亿:11亿。其中,明确反对制裁的人口为48亿。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调查显示,全球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在乌克兰问题上不支持西方立场。
谬误11:美国在“印太”地区成立新的联盟,加强“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启动促进繁荣的“印太经济框架”。美国与“印太”地区国家和人民有共同愿景:建立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事实真相:美国所谓建立“自由和开放印太地区”的愿景,本质上就是一个制造分裂、煽动对抗、破坏和平的战略,同亚太地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美国政府“印太战略”说一套做一套:声称要推进地区“自由开放”,实际上却在纠集盟友摆出“五眼联盟”“四边机制”、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双边同盟、“印太经济框架”的“五四三二一连环阵”,大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强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
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大张旗鼓帮助澳大利亚发展核动力潜艇,合作开发高超音速武器,挑动地区军备竞赛。“四边机制”打着反非法捕捞、维护供应链韧性的幌子,大肆推进军事合作和情报共享。美还推动北约染指亚太。这些都是在千方百计拼凑“亚太版北约”,推进对华“一体化威慑”。
◆“印太战略”引发国际上尤其是亚太各国越来越多的警惕和担忧。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2021年4月,新西兰外长马胡塔表示,新西兰对“五眼联盟”通过向中国施压扩大权限感到不舒服,仍然倾向于同中国发展双边关系。在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上,东盟国家共同强调要和平、要合作,不要选边站队,不要分裂对抗。
◆美国声称要通过“印太经济框架”确保美在21世纪的竞争中胜出,说明“框架”首先服务于美国经济。美国长期搁置亚太自贸区建设,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不参加《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完全是从美国自身利益考虑,“合则用、不合则弃”,只有私利,没有共赢。
“框架”是美国维护地区经济霸权的政治工具,实质是通过把控供应链价值链和掌控新经济新业态,刻意把特定国家排除在外,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意识形态化,用经济手段胁迫地区国家在中美间选边站队。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公开宣称,“印太经济框架”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公开表示,“框架”标志着美重塑地区经济的领导力,为地区国家提供“替代中国”的方案。雷还称,“框架”将包括协调出口管制等“毒丸”条款,比如“限制向中国出口敏感产品”等。
“框架”企图建立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重组产业链体系,让地区国家与中国在经济与科技上“脱钩断链”。很多地区国家对此感到担忧,认为同中国“脱钩”会付出很大代价。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表示,任何排除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联盟都不利于加强“印太”多边贸易合作,美方不将中国包括在“框架”内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框架”尽管美其名曰“菜单式”合作,但并不关心地区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在关税减让、市场准入等方便让利发展中国家的领域几乎“一毛不拔”,而是强迫各国接受美国所谓的高标准和自身单方面议程,只顾自身关切,不顾各方需求,没有什么互惠性可言。
美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印太经济框架”的地区视角》报告指出,“框架”只体现扩大美在地区经济存在,而未能解决地区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地区国家普遍担心“框架”只是美方单向受惠,地区国家加入后会背上沉重发展负担。
谬误12:中国宣布要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势力范围,在南海推进非法海洋活动,破坏和平与安全、航行自由及商业活动。美将继续反对中方在南海、东海采取进攻性、非法活动。美将与盟友、伙伴一道,支持该地区沿岸国主张自己的海洋权利,支持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也将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航行与飞越。
事实真相: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美方炒作“中国威胁论”,以所谓的“航行自由”为借口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真正威胁。
◆中国历来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尊重各国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不寻求建立什么势力范围。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中国发展军力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针对任何国家。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为中国历代政府所坚持,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二战结束后,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规定,中国收复被日本非法侵占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领土,并通过编制地名、公布地图、行政建制、军事驻守等方式宣示主权,加强管辖。中国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既是对历史上形成的固有权利的正当合法继承,也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一部分,得到包括美国在内世界各国普遍承认。
◆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各方坚持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强对话、妥处分歧、深化合作、增进互信,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为地区及全球安全稳定繁荣注入正能量。疫情以来,各方以线下方式召开了落实《宣言》高官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了10次联合工作组会,持续推进“准则”案文磋商。近期,各方克服疫情困难,在柬埔寨举行疫情以来首次线下磋商。这些积极进展充分展现了地区国家坚定推进“准则”磋商的决心和信念。
◆中国尊重和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与飞越自由,积极维护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和畅通。事实上,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海上通道之一。全球50%的商船和1/3的海上贸易航经该海域,每年10万多艘商船通过该海域。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从来不是问题。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巡航执法,是中方依法行使主权的正当举措,也是针对日方侵权挑衅行动作出的必要反应。中国政府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国家、任何势力都不应对此有误判。同时,中方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和解决问题,为稳定海上局势作出了巨大努力。2014年,中日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其中就管控钓鱼岛和东海海域局势作出明确约定。
◆美国热衷于“门罗主义”那一套,搞强权政治和霸权霸凌,肆意破坏国际海洋秩序,目的是维护其海上霸主地位。美国在建国以来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军费常年高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军费总开支约1/4,相当于其后9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近来美国又提交了约8130亿美元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草案。常年维持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美国才是对全世界构成“步步紧逼的挑战”。
◆美国罔顾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和客观事实,蓄意挑动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挑拨地区国家间关系,是南海稳定的最大破坏者和南海军事化的最大推手。根据专业机构统计,较之十几年前,美对中国的抵近军事侦察次数增长了一倍多。当前每天有5艘左右舰艇在中国近海游弋。今年以来,美军舰平均每月穿越台湾海峡一次,大型侦察机对华抵近侦察高达800余架次,并多次侵犯中国领空。美方还鼓动其盟友和伙伴也把军舰开到这片海域,唯恐南海不乱。
2021年10月2日,美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地区潜航时发生撞击事故。事故发生一周后,美方才发表了一份语焉不详的声明,说核潜艇撞上了不明物体。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美方又说撞上了“不知名的海底山”。直至2022年5月23日,美国海军才公布事故最终调查报告,但始终没有对核潜艇的航行意图、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是否在别国专属经济区甚至领海、究竟有没有造成核泄漏以及破坏海洋环境等外界严重关切和疑虑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说明。
◆1979年美国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达成前推出“航行自由计划”,就是要在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维护美国军事力量横行各大洋的“自由”,挑战新的海洋秩序。所谓“航行自由计划”不符合公认的国际法,无视众多沿海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严重危害地区和平稳定,其实质是以“航行自由”为名,推行美国的海上霸权,一向遭到国际社会广大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
谬误13:中国政府官员传播虚假信息。
事实真相:中国是虚假信息的最大受害者,美国是散布传播虚假信息的最大源头。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尖锐对立,政客撒谎成性、相互攻讦、甩锅推责已经成为美国一种政治生态。根据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和芝加哥大学皮尔森研究所开展的一项调查,近半数受访者认为美国政府对散布虚假信息负有责任。
◆美国曾多次利用虚假信息在全球发动了多场战争、实现霸权图谋。美国时任国务卿鲍威尔当年凭一管“洗衣粉”作为证据指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白头盔”摆拍视频指责叙利亚政府对本国民众使用生化武器。
2019年,美国时任国务卿蓬佩奥曾公开宣称:“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2022年5月4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你知道谁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虚假信息传播者吗?美国政府。”
◆美国政界操弄媒体,严重伤害媒体的公信力。盖洛普公司2020年一项调查显示,高达六成的美国民众不信任媒体,其中对媒体完全不信任者高达33%,比2019年高出5个百分点。
◆美国多次就新冠病毒溯源、涉疆、涉藏、涉港、民主人权等问题炮制了大量谎言谣言,如“实验室泄露论”“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等,这些谎言均已被事实戳破。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为推卸北约东扩引发冲突责任,不断散布涉华虚假信息,对中方进行无端指责和攻击。比如,《纽约时报》发表报道援引“来自美国匿名高官”的消息称,中国事先知晓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美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会议上称,中国散布虚假信息支持俄罗斯。这完全是捏造污蔑。同时,美国大肆围堵异己声音,对转发中国媒体报道链接的推文添加“特殊标识”,对真正造假的西方媒体却视而不见。
◆美国将虚假信息作为对中国攻击施压的政治工具,已经形成“黑金、黑论、黑嘴”反华舆论产业链条。表面上,反华言论出自部分媒体、政客,而实际上,其背后隐藏着庞大的资本驱动链条。部分美西方机构和组织提供政治“黑金”,源源不断资助反华团体和个人。一些智库和学术机构炮制“黑论”,通过西方话语霸权塑造反华国际舆论。政客和媒体充当“黑嘴”,广泛散布涉华谎言谬论。
上述涉华谎言“制造工厂”的典型代表就是大量涉疆谎言的始作俑者郑国恩和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
郑国恩实为美国政府成立的极右翼组织成员,也是美国情报机构操纵设立的反华研究机构骨干,其所谓涉疆报告毫无信誉和学术价值、学术操守可言。
据媒体披露,美国国务院、军工企业是ASPI主要外国“金主”,仅美国国务院一年资助就近140万澳元,并且全部用于反华项目。ASPI在病毒溯源、涉疆、数据安全等问题上散布了一系列谎言和虚假信息。
◆美方不仅惯于散布涉华虚假信息,而且以虚假信息为依据,出台打压遏制中国的措施,颁布涉华法令,实施对华制裁。2021年12月,美方以所谓担忧“强迫劳动”为借口,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签署成法,全面禁止自新疆进口产品,恶意诋毁中国新疆人权状况,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方用事实数字说明真相,拆穿美方制造散播的谎言谣言,不是散播虚假信息,而是以正视听。美方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将同美说法不一致的言论一概称为“虚假信息”,实质是舆论霸权霸凌。
谬误14:中国规避或违反贸易规则,通过经济操纵让美国工人失去数百万份工作,伤害美国和全球的工人和公司。美国将抵制中方提供政府补贴、设置准入壁垒等市场扭曲行为,制止中国政府继续通过这些方式获得竞争优势。
事实真相:中国忠实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美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对中方的无理打压是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损人不利己。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多年来,切实履行世贸组织承诺,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开放的服务部门增至近120个。
2021年10月,世贸组织进行第八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成员们充分认可中国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参与世贸组织工作所做努力,赞赏中国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联合国贸发会议负责人表示,过去20年来,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全面参与世贸组织谈判,引领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等谈判,推动世贸组织规则与时俱进。
◆中国顺应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同世界各国加深经贸往来,积极对外商签自贸协定,加快自贸区建设。目前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
◆中国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占全球削减钢铁产能的114%。中方仅安置钢铁工人就达28万人,超过美欧日钢铁行业就业总人数。
◆中美经济高度互补,利益深度融合,经贸往来互利共赢。2021年,中美贸易额达创纪录的7500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美国出口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达1490亿美元,同比增长21%,为美创造85.8万个就业岗位。美国中国总商会发布的《2020年在美中资企业商业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美国中国总商会成员企业在美投资超过1230亿美元,直接雇佣约22万名员工,间接支持美各地逾100万个就业岗位。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研究显示,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使美国物价水平降低1%—1.5%,帮助美普通家庭每年节省850美元。
◆美试图将自身经济问题甩锅给中国,并借机对华搞贸易战、关税战,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对华加征的关税使美国公司市值损失超过1.7万亿美元、美国家庭每年户均开支增加1300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1年报告显示,对华贸易战导致美丧失24.5万个就业岗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报告称,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92.4%的成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认为,“美对华贸易政策彻底失败,关税对美国造成的伤害更大”。
2022年5月18日,全美零售商协会致信美国总统拜登,呼吁取消对华关税,称这将使美物价指数降低1.3%。美国财长耶伦称,部分对华关税伤害了美消费者和商家,可考虑取消,从而缓解美国内通胀。
当前中美经贸合作面临的障碍主要来自美方。美将一千多家中国企业列入不公正打压制裁清单,本届国会提出300多项涉华消极议案。正在推进的“两党创新法案”实质是遏碍中国经济发展。
◆美方动辄指责中方产业补贴政策,自己才是包括补贴在内的“产业政策”鼻祖。美多届政府都曾制定扶持新兴产业计划,通过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手段干预市场,推动政企合作和技术转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实施振兴计划,扶持航天、军工等产业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克林顿政府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这类产业政策至今仍在延续。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报告指出,美及其欧亚盟友、伙伴均在加大对本国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制药等产业补贴力度,支持本国企业做大。
◆美是全球贸易体系的最大破坏者。美奉行“美国优先”政策,拒绝承担应尽的多边贸易协定义务,不断毁约退群,严重影响国际贸易机制发展和运行。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是迄今为止最大“不守规矩者”,世贸组织2/3的违规由美国引起。美国还阻挠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新成员任命,导致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自2019年12月以来彻底陷入瘫痪。
标签 外交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美退役军官:美国火炮弹药年产量,在俄乌冲突中只够撑两周
2022-06-20 15:59 美国一梦 -
得州共和党,宣布拜登“非法”
2022-06-20 15:55 美国政治 -
英国批准将阿桑奇引渡至美国,外交部:这是面镜子
2022-06-20 15:55 美国一梦 -
“英国迫切需要打造一支能击败俄罗斯的军队”
2022-06-20 12:01 不列颠 -
“拜登政府制裁俄罗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2-06-20 11:50 -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约翰逊夫妻丑闻,被中途撤版
2022-06-20 11:06 不列颠 -
哥伦比亚第二轮大选投票初步结果公布,前游击队员获胜
2022-06-20 07:31 拉美左翼 -
美国新增确诊15119例、死亡36例
2022-06-20 07:27 美国一梦 -
泽连斯基:不会将南部地区拱手让人,将拿回属于乌的一切
2022-06-20 06:52 乌克兰之殇 -
为应对供气紧张,德国拟减少天然气发电和工业用气
2022-06-20 06:48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前财长:美国将出现经济衰退
2022-06-20 06:45 美国经济 -
耶伦:特朗普时期一些对华关税“没有战略意义”
2022-06-19 23:05 美国政治 -
印度载185人客机发动机空中起火,最终成功紧急降落
2022-06-19 22:59 印度惊奇 -
印军捍卫新征兵制:“驻边”与常规部队待遇一致,殉职得1000万卢比
2022-06-19 20:41 印度惊奇 -
谈判破裂,英国铁路系统将进行30年来最大规模罢工
2022-06-19 18:11 不列颠 -
印度抗议蔓延8个邦,砸车站、焚火车……
2022-06-19 16:45 印度惊奇 -
拜登摔倒后起身回应“是否放宽对华关税”:在下决心
2022-06-19 16:24 中美关系 -
两名亚速钢铁厂乌军指挥官被移送至俄调查
2022-06-19 15:57 俄罗斯之声 -
乌方称8月恢复与俄谈判,梅德韦杰夫:谈啥?
2022-06-19 15:47 乌克兰之殇 -
力挺乌克兰,约翰逊提了这四招...
2022-06-19 15:41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145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52“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0“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3“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9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