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文林、张宇燕等:待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世界也将迎来新秩序
关键字: 美国大选美国代议制特朗普西方民主美国传统主流媒体的失败
清华大学教授胡钰和北京大学教授王维佳都指出,这次美国选举,媒体知识分子一边倒,立场和倾向很鲜明,支持希拉里,反感特朗普。大选结果揭晓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等大报的头版,不约而同地刊登了支持希拉里的选民的惊愕的表情。《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撰文,对特朗普的描述极尽诋毁,说他代表了美国的缺陷,代表美国的衰落,代表美国的噩梦。
这次美国选举对我们传统的新闻教学是很大的冲击。过去在新闻教学中,常讲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认为美国的媒体是客观、中立、没有立场的。美国媒体常批评中国的报道没有客观性。但这次选举,美国媒体90%都是偏向一边。主流媒体跟希拉里高度共谋、高度捆绑,说明掌握文化领导权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媒体是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一部分,绝不能把它分开来看。政治学或者传播学都不能有这样一个盲点。
传统主流媒体是否还代表民意?这次大选结束后,哈佛的尼曼新闻实验室出一篇文章,认为这次大选不仅是希拉里的失败,而且是传统美国主流媒体的失败。媒体知识分子的预言被证明基本错误,说明媒体和主流精英典型地脱离社会。所谓政党代表性的衰落,媒体在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大众媒体扮演的是精英俱乐部内塑造共识并相互沟通的角色。
选举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仅因为贫富差距加大,还有种族、移民政策等多种原因。这里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舆论场的作用。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主流媒体和新的自媒体、社交媒体,是不同的舆论场。美国各种民调,直到大选当天还显示希拉里绝对能够获胜,而在社交媒体上沉默的大多数往往决定投票结果。怎样准确地捕捉民意,这实际上是全球性的问题。
中信集团改革与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介绍,据报道,网络爆料扭转大选结果,社交媒体曝光,特朗普在推特上有1030万粉丝,脸书上有990万粉丝,12个月里,经社交媒体获得了相当于3.8亿美元的免费曝光量。相比之下,希拉里只有778万推特粉丝,480万脸书粉丝和同期1亿美元的免费曝光量。维基解密阿桑奇的指挥对准希拉里,但对特朗普说的税务问题,就回避。所以他不仅是反传统,反主流,也有倾向性。
王维佳指出,关于媒体和政治的关系,现代商业媒体有两个取向:一是经济性(注意力经济),二是专业性。西方商业媒体在多年发展中塑造了知识分子的进步意识,以自身的专业性和责任感获得社会赋权。媒体发展顺利时,其商业性和专业性进步主义这两方面还能取得平衡,可以端起架子。但现在传统媒体遇到了危机,依托信息技术的新媒体平台挤占了传统媒体传播渠道,大众更多通过社交圈获得信息,传统媒体遇到困境。受众局限在小圈子里,造成意见的极化现象和社会群体的分化。
同时,媒体知识分子(内容生产)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来媒体人的建制派精英的架子端不住了。建制派本来在调停社会冲突,避免意见激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可能推向极端化的渲染和激烈意见的表达。其后果可能带来底层的原子化和极端化,越来越不能形成公共意识,站出来一个极端分子就可以号召大众。在这个意义上,这次美国大选显现出传统媒体或建制派的危机。
对西方民主制的冲击
当代政党政治的危机
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指出,美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两个主要的候选人的认同度低于50%的现象,选举成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反映了这个制度本身出了问题。我们所接触到的美国年轻人,表现出一种耻辱感:自己的国家怎么了,选了这么一个总统出来,不好意思跟人说,好像是越战后的感觉。
当代政治的变化,形成对西方民主制的冲击,它的政党政治(政党以其代表性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念,并进行政治博弈的机制)出现危机。政党找不到它自己的代表群体,蜕变成为单纯的竞选机器。这一趋势其实从19世纪晚期就开始,今天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使得一般民众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诉求的可能性大幅度下降。
在这个情况下,不同的政治形式之间的差异的重要性下降。主要的危机是政治制度和社会之间的脱节。这个脱节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不平等的大规模扩张。精英跟基层,跟社会其他部分的脱节,政治运作越来越集中于一部分人的手里。这是代表性的断裂。
这次美国大选,主流媒体代表公共意见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最后是所有对制度的破坏性的要素出现。比如大法官、FBI、总统直接介入,支持某个候选人,说明它自身的中立性的制度处在很高的危机状态中。
因为大众的诉求缺乏直接的政治表达,只好在选举中不断地给出诺言,它已不存在清晰的政治价值了。在这种状况下,由底层对不平等、不公平的愤恨情绪所积累起来的反体制、反精英的倾向,它的政治性也是不清晰的。最后选出一个地产大亨代表大众利益,很典型地表明政治上难以形成明确的指向,而不满和批判不能获得政治化的途径的状况,才会出现如此混乱的选择。
在今天全球化、市场化,移民等条件下,原有的政党政治的基础也发生大的变化。占领华尔街运动代表了左翼政党的危机,茶党代表了右翼政党的危机,而且这两个群众运动都不是在政党渠道中获得表达的。
美国大选暴露了代议制理论的矛盾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认为,在19世纪末,绝大部分西方思想界的精英还不能接受代议民主;直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才实现普选权。
最近,丹麦的政治制度史专家汉森撰文,说普选权实现之后,西方有些人开始意识到,代议制、代议民主不能实现他们想要的东西。在西方国家持这种观点的越来越多,感到他们的政治制度和代议民主这套理论面临挑战。
从这次美国大选,可以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这次美国大选只有55%左右的选民投票(一般投票率也是55%-60%),议会中期选举的投票率一般降到40%左右,地方选举的投票率在25%到30%。得胜的一方得票率往往在50%上下,也就是只获得了25%的选民支持。地方选举胜出的候选人经常只得到10%的选民支持。他们是由很少的人选出来的。
第二,代议制假设选出来的人要代表多数人的偏好和观点。但其前提是,选民是高度的同质化,但当存在民族、种族、语言、宗教冲突的地方就出现问题了,美国是典型的例子。
代议制还假设选民有多种选择,但实际上选择范围非常小。美国只有民主党和共和党,在美国认同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人都是少数。代议制假设选举可以让选民选择最合适的人,但这次选出来的人大家都不喜欢。
最后,代议制假设选民是理性的,拥有充分的信息,具备判断候选人是否合适的能力,这一条件也很难满足。特朗普是否代表那些反体制的底层群众?特朗普把话说得很清楚,这不是1%和99%的矛盾,是美国人和外国人的矛盾,是美国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矛盾。他想将国内矛盾转到国外,这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 原标题:从总统大选看美国的变化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108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6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62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9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