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文林、张宇燕等:待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世界也将迎来新秩序
关键字: 美国大选美国代议制特朗普西方民主【本文为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6 年11月26日,召开的“从总统大选看美国的变化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研讨会。在此发表此次讨论的纪要和部分论文,供读者参考。】
到会专家认为,应该了解特朗普横空出世的原因,他代表什么力量和社会诉求?这对研究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取向,美国未来的变化,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房宁认为,首先要研究选举本身。世界上比较完善的,典型意义的竞争性选举产生于美国,其基本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形象化。美国的政治也是最典型的现代政治形式。而且美国选举具有系统完备的、大规模的数据库,是世界唯一。
分析投票数据,投特朗普票的未必投共和党。有人将选民一分为三:投共和党、投民主党、投特朗普。2008年以来,美国有3%-5%的人口放弃就业,主要是中年男性白人,这与拉美裔、非洲裔、亚裔美国人丢工作不一样。这次63%的白人男性和53%的白人妇女投了特朗普的票,中年男性白人放弃了就业,却没放弃给特朗普投票。
美国这次选举结果出人意料,也出乎所谓政治科学专家们的预料。大面积错判,表现在四个方面违反了“政治科学”的一般规律:
第一是钱。确实民主党阵营投入的钱多。美国大选花多少钱,没有人能说清楚,公布的只是他们筹到的钱。
第二是媒体。得媒体得天下,过去两大阵营是各有拥趸媒体,这次是一边倒,从新媒体互联网看,支持希拉里的年轻人也很多。支持特朗普主要是中年白人,文化程度不算太高。
第三,就“地面选举”看。有消息说希拉里在最后一周,在11个摇摆州有200万人扫街拜票。特朗普在这方面显然不占优,因为共和党的机器不太认同他,这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四,就“可选性”(候选人形象)来说。两位优选人的可选性都不太好。最后一个月对“邮件门”的反复炒作,希拉里的形象被塑造成虚伪的老政客,导致最后决定支持特朗普的人稍多。特朗普自身的形象也不佳。但两党精英越是丑化他,甚至现任总统也出面为希拉里“站台”,却越是帮了他的忙。精英们过于低估了老百姓对现体制的愤怒。
这和英国脱欧公投非常相似。脱欧公投之前的民调差距很大,大家都认为肯定不会脱欧,但当时英国首相对老百姓不是疏导,而是恐吓,而且是借助外部力量,让美国和欧盟各国领导人表态,向脱欧派施压。实际上外部的压力激起了民众的逆反心理。
最后,这次选举的主题是“政治正确性”之争,这是过去没有的。特朗普多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出政治正确性(或教条主义),意思是,原来合理的东西现在不合理了,而且连累了国家,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美国难以为继了,要盘算一下了。他说选上选不上总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点了这个题(政治正确),而且他很有信心,认为这个运动会继续下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美国这次大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特朗普上台是有背景的,不是偶然事件。美国上百年的选举中形成的一般规律,这次全部被颠覆,看来美国教科书要重新写了。
大选结果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
精英阶层和社会草根的分裂
外交部原政策研究室研究员丁原洪认为,特朗普当选是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的突出表现,折射出美国社会的严重分裂。美国这些年推行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全球化,使社会不平等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据最新数据,美国1%有钱人占有全国财富的43%,美国0.1%最顶尖富豪占有全国财富22%。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实际上一分为二,超级富豪从经济复苏中赢得了大量奖金,而中产阶级和中小企业还在艰难地挣扎。民众实际上是借着选举特朗普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美国百姓不满的问题,还包括移民、边境管控、自由贸易、华尔街操控等。特朗普讲的都是基层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也有专家认为,白人工人的支持能解释部分原因,因为除了几个关键州,投特朗普票的多数不是穷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如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同性恋可以结婚,等于推翻了人类几千年的婚姻制度,最高法院这种所谓民主诉求,不符合多数人的观念。这样重大的决策怎么能由那几个大法官来决定?
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危机
丁原洪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企业家向世界各地投资,积累了大量财富,导致国内经济空心化,失业问题始终解决不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所有国家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美国和英国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本国贫富差距更为严重。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田文林指出,特朗普的当选,是美国资本主义处于下行周期的产物。20世纪70-80年代以后,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由工业资本主义转向金融资本主义。工业就业岗位大为减少,中产阶级的比重不断下降,阶级矛盾激化。这是金融资本占主导的明显特点。阶级矛盾也通过种族问题凸显。
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实际处于下行衰落期,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资本的矛盾难以解决。于是资本向外部转移,以获取剩余价值,维持资本主义体系的存在,但一旦向外转移的空间停滞,整个体系的问题就爆发出来。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陷入了深刻的战略焦虑,从民众到精英处于焦虑,特朗普打破既定政治禁忌、政治正确的限制,提供一个不同以往的新药方。但在现制度下,这些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上层精英的分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宇燕指出,美国有7000多个关键岗位,有6000多人,包括总统、议员、州长、将军、大学校长、大企业、媒介领袖、基金会会长等,长期把持这些岗位,导致制度僵化,结果是物极必反。
民主共和两党的分歧难以弥合。原先两党虽然争夺激烈,但是在国家发展方向的基本问题上能够达成共识。现在两党在五方面问题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第一,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以医疗问题为例,共和党保守派认为医疗是服务,是交易问题。但民主党认为医疗是人权的一部分,必须由国家承担。
第二,企业和市场的关系。美国对市场的监管程度之深、之细、规模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联邦农业部规定了西瓜上市的标准,美国每年被消费的西瓜和因达不到上市标准而被销毁的西瓜数量相当。美国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要求提供执业证书。各个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各样的法律把自己的利益固化,导致制度僵化。
第三,同化和对抗。就是能不能同化外来民族的问题。一派认为可以,另一派则认为根本不可能。
第四,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密切,但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理念等方面差别巨大。在对华政策上,美国高层有很大分歧。
第五,技术进步问题。技术创新是好事,但它给社会带来冲击甚至引起动荡。例如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以极低的成本高效传播各种信息与观念,导致人们的权利意识觉醒,降低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成本。
在某种程度上,大选结果说明“在野精英”对“当权精英”的胜利。
- 原标题:从总统大选看美国的变化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18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50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