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孟:春节返乡返村,农村疫情防控该怎么抓
最后更新: 2020-01-25 09:27:4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田孟】
春节是人口大规模、高速流动的特殊时期,此时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对全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极重大考验。春运前半程,人口流动的基本特征是由东向西、由城向村,在加强对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之外,还要特别注意疫情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控。
在推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加强对外来重点人群(特别是从武汉等重点区域返乡人员)的基本信息采集、体温检测和行为劝导,这对于防止疫情在农村地区扩散具有十分基础性的意义。
其次是要加强对在村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与疫情有关的科学知识和理念,及时准确地发布消息,并严厉打击传谣和造谣,避免引起群众恐慌。
最后是要高度重视农村“老弱病残”等易感群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最易受到疫情冲击。
春节返乡车站人流量大,务必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图片来源见水印)
与城市相比,农村疫情防控具有特殊性,故而特别需要注意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众所周知,农村地区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薄弱环节,不管是作为供给方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还是作为需求方的农民群众,在应对新型肺炎疫情的基础能力和观念意识等方面都有待加强。
在此背景下,需要特别强化以下三方面的举措,巩固提升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基础能力:
首先,要特别发挥乡镇政府、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乡、村、组)三级基层组织的优势,强化对农村全人口的信息登记和管理工作。
目前,在健全的乡镇政府和行政村建制以外,绝大多数地区都还保留有村民小组的建制,并配备有村民小组长等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员,每个村民小组的居住较为集中,约有20-30户,共计100余人,并且是一个熟人社会,能够非常迅速、全面地掌握村民小组范围内的人员流动等基本情况。
即使是没有村民小组长的地方,一般也都配有网格员或信息员,其职能与村民小组长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加强农村地区疫情的防控,需要积极利用乡、村、组三级组织特别是村民小组长或信息员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要积极利用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农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乡镇政府、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三级组织的干部缺乏与公共卫生和疫情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只能开展一些行政性和群众性的辅助工作,当涉及到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便需要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特别是乡村医生。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院东头村乡村医生张德庆为村民曹淑兰看病(图片来源新华网)
乡村医生是最深入农村地区的医务人员,他们也可以被看成是农民群众中最具有现代医疗卫生知识的代表,被誉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体系”的“网底”,是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战线的“桥头堡垒”。
乡村医生在医疗卫生防疫的“上传下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他们把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意图传递给农民,也可将农民的实际情况和诉求自下而上地搜集、反馈给政府。
我国目前有90余万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员,每个行政村平均有1.67名,每1000农村人口有0.97名,积极发掘和发挥这个群体的作用,将能够给农村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效能。
而对于那些已经没有了乡村医生的“空白村”,可尝试在乡镇卫生院医生指导下,临时安排村妇女主任、村主任、或已退休的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卫生防疫员及教师等人员替代。要积极利用前段时间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成果,助力新型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第三,要积极发挥返乡人员的作用。返乡群体不仅可以做好其自身的疫情防控工作,而且也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公共舆论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返乡人员当作带来麻烦的“嫌疑人”或“制造者”,还要特别注意到他们往往也是农村的“精英”,更容易知晓与疫情相关的情况,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并转化为行动,因此,他们也可以成为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和“组织者”。
尽管新技术带来了新风险,但也给人们应对新风险提供了新渠道。目前,有不少村(甚至是组)都建有微信群或QQ群,这些外出人员往往是群里的活跃分子,并具有一定的威信。这些返乡人员可以通过不接触的方式,积极宣传相关的信息。
总之,由于居住模式、文化观念和专业机构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差异,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具有与城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要特别注意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农村疫情的防控除了要借助专业性机构以外,还要特别注意调动其他组织(如本文提到的政权组织)的力量和普通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要调动普通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需要特别注意与普通农民最近的村组干部、乡村医生和其他农民精英。他们既在其中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又能够将政策落到实处。以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为契机,在农村地区掀起一场广泛的爱国卫生运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10只口罩竟卖850元,北京一药店将受高额处罚
2020-01-25 09:01 依法治国 -
上海新增13例
2020-01-25 09:00 -
武汉“小汤山”靠近水源地要换址?真相来了
2020-01-25 08:55 医学 -
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政府的担当比专家的判断更重要
2020-01-25 08:48 -
总书记给全国人民拜年啦
2020-01-25 08:46 -
联播+丨喜迎新春,聆听习近平的奋进之音
2020-01-25 08:38 -
“不孝有三,辟谣为大”?他们可能没用好策略
2020-01-25 08:30 中国科普博览 -
国家卫健委:累计确诊1287例,死亡41例
2020-01-25 08:24 医学 -
感染病专家:这类药物对新冠肺炎治疗有效
2020-01-25 08:20 医学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国模式的一大优势
2020-01-25 08:04 扶贫攻坚战 -
多个省市启动一级响应,为何湖北不是最快的?
2020-01-25 07:58 -
武汉4000名车主自建医疗支援队,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2020-01-25 07:48 暖心闻 -
湖北新增15例死亡病例
2020-01-25 07:23 -
-
今夜虹桥机场注定无眠,天佑逆行者,武汉,我们来了!上海首批医疗队今夜出征
2020-01-24 22:51 -
唯一没有彩排过的春晚节目
2020-01-24 21:56 春晚 -
国家卫健委派出21个督导组深入各地医院、疾控机构
2020-01-24 21:42 -
【视频】“放下年夜饭筷子拍完全家福,白衣壮士出发!”除夕上海首批医疗队将驰援武汉
2020-01-24 21:21 -
护航春晚!央广总台严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2020-01-24 21:19 春晚 -
“我可以”,这个除夕最让人感动的三个字!两个月不能回家,110名护士三小时集结
2020-01-24 21:12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