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孟:带着脚镣跳舞——一个村医的故事
关键字: 乡村医生村医赤脚医生村卫生室医患关系基本药物制度【案例五】
当然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主要是医生考虑的还不够周全导致的。比如,去年有一个老人在梁医生这里打针。第一天打针的时候,做了皮试,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第二天打同样的针剂时,老人突然晕倒了。梁医生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清楚是怎么回事。后来她才意识到,由于这个老人是坐着输液的,体力消耗比较大,所以输液的时候体力不支导致晕倒。
村卫生室条件不好,梁医生只能给病人坐着输液,因此存在隐患
这主要是因为卫生室的条件不好,没有输液床,病人不能够躺着输液。而这个老人年纪又大了,还有高血压,所以在输液的时候就体力不支昏倒了。要是年轻人的话,一般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于是,梁医生对老人进行了抢救。由于事先知道老人有高血压,所以抢救药里特别有了降压药,这样才比较快地把病人抢救过来。要是由不知道这个病史的医生来抢救,有可能就没有用降压药,这对于老人来说,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这里不仅反映出村医需要考虑周全的问题,还体现了村医充分了解病人病史在抢救工作中的优越性。
三、繁琐的公卫和压倒一切的医疗:村医的日常工作
村医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块,一个是公共卫生服务,还有一个是基本诊疗。
(1)公共卫生服务
首先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湖南省,这个工作一共包括了11项具体细目。其中,①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②精神病人、③糖尿病人、④高血压病人的随访这是比较常见的事务,也是很繁琐的事务。在大池村,实际上一共有2个精神病人,2个糖尿病人,还有29个高血压病人。但是在上报的时候,高血压目前只上报了26个,数据还没有更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含了11项具体内容(图为兰村乡垅田村张桂莲医生的公卫宣传栏)
公共卫生服务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平时村民到村卫生室里来看病,医生就会顺便给他们量血压等,顺带就把公共卫生服务的事情做掉了。也有些病人会主动到卫生室里来,请求医生给他量一下血压什么的。另外,对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凡是到梁医生这里来看病的,梁医生总是也会有意识地给他量血压,算是对他的身体状况进行一个了解。所以,其实即使没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村医为了治病的需要也会给病人检查身体。尤其是那些医生本来就比较熟悉而且需要重点关注的病人,只要他来,医生都会有意识地掌握一下他的情况。梁医生说,医疗和预防其实是一体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分得那么开。正所谓“医中有防,防中有医,医防结合,预防为主”,这是基层医务人员需要面对的现实,也是独特优势。
村医看病前一般都会首先习惯性地量血压,这样就很容易地把公卫服务做好了
对于公共卫生服务中几类特殊人群的随访,上面要求的是每个季度搞一次,但是其实平均下来,梁医生基本上是每个月都搞了一次。在登记的时候,一般都是登记有问题的,或者比如打了针的;对于没有问题的,她既觉得不需要登记,也因为事情多而没有时间登记。所以,翻看登记表里体现出来的测量数据,其实远远小于她实际上给病人测量的次数。
除此之外,梁医生还需要统计全村每年度的⑤死亡和⑥出生情况,进行登记和上报。另外,⑦还要对孕妇进行身体检查。比如量血压、询问病情等。村医做这些事情很容易。比如有一个孕妇,在家没事就天天到村卫生室玩。大家年龄相仿,比较有话说,因此可以随时给她检查身体。村医的公卫责任还有一项是要⑧通知打预防针。以前由村里打预防针的时候,由于老百姓白天都在外干活,没有时间打针。所以当时梁医生都是在晚上到村民家里打预防针。当时这种做法得到了村里老百姓的一致认可。大家觉得这个医生真不错,确确实实考虑到了老百姓的实际情况。现在,国家都是交给卫生院负责打预防针了,村医只是负责宣传、通知和协助。由于梁医生对村里比较了解,需要打预防针的人她一般都有电话,于是就用电话通知他们哪天来打针。打针那天,卫生院来专门的医生,她就在边上帮忙。卫生院的医生一般是在白天上班时间来打预防针,而这个时候很多农民也在干活,所以打预防针的积极性并不高,导致打预防针的覆盖面反而没有以前由村医来做的覆盖面大。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越来越细致繁琐。以前公卫只有很少的要求,而且规定的也没有现在这么细致。后来,公共卫生服务就要求得很细致了,每个月都有安排,要求把工作落实。到现在,这些工作基本上都能够落实到位了。梁医生觉得,其实公共卫生服务没有必要搞得这么繁琐。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的随访,乃至冠心病等特殊疾病的掌握还是必要的,但是这个事情其实村医为了治病的需要,都会自觉掌握的,脑袋里都有一本清楚的账。而对于像全村人的健康档案之类的东西,其实是没有必要也没有多大用处,反而占用了村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大家的健康保健意识比较强烈,一生病就会找医生,甚至要求住院,所以可以借这样的机会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不要像现在这样专门来搞。
(2)基本诊疗是村医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笔者以前以为,村卫生室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对于诊疗方面应该比较少了。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诊疗其实还是占了村医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梁医生说,考虑诊疗还是公共卫生服务占比,不能仅仅看所占用的总时间,还要看这两项事务的重要性。对于诊疗来说,只要是病人上门,不管医生在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停下来,首先给病人看病。这说明诊疗在村医这里也是主要的工作。公共卫生服务则是放在比较零散的时间来做的。虽然可能在花费的总时间上,公共卫生服务占的比较多,而诊疗占的较少,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公共卫生服务比诊疗重要。恰恰相反,作为向村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一线人员或最基层的机构,村卫生室的重点还是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甚至可以说,诊疗是压倒一切的。而公共卫生服务则不会专门来做。比如,就在前几天,梁医生正在做健康档案,有一个病人上门。这个病人80多岁了,患有肩周炎。于是梁医生只能放下手上的事情,给他治病为先。弄好了之后才继续做健康档案的事情。梁医生认为,病人来了,就应首先以病人为先。村医首要的任务还是给病人提供初级的治疗,解除病痛,确保病人健康。
梁医生在输液。为村民提供基本诊疗服务是村医工作中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基本诊疗之所以重要,还因为这关系到村医的收入问题。现在,村卫生室的报销政策是,每次门诊报销的起付线是10元,低于10元的由病人自己支付费用。超过10元的,给予报销。其中没有涉及到输液打针的,每次的诊疗费报销是5元;有输液打针的,每次在报销5元诊疗费的同时加收5元材料费,因此一共是10元。比如,一个病人看病,需要8元,低于起付线,那么这8元就需要病人自己支付,不能刷卡报销;而若是费用是15元,而且没有打针输液,那么报销5元,病人自己支付10元的费用。文件规定,每个人每年的门诊封顶线是200元。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管理。这5元的诊疗费是村卫生室的收入。但不是纯收入,因为里面有包括治疗所需要耗材,如输液器、棉签、碘酒、处方签等。大池村卫生室每年的门诊量按照每个月200人次来算,大概是3000多。当然也存在一些没有登记的情况。这主要因为基本药物制度的问题,用了非基药不好登记上去。因此不登记的也不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223“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57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3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