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法齐:躁动的德国预示着欧洲的未来
【文/托马斯·法齐,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在默克尔任内的大部分时期,德国都是常年风雨飘摇的欧洲的经济与政治稳定之岛。然而,那些日子似乎已经是遥远的回忆。欧洲依然处于危机之中,但德国现在成为了危机的中心,又一次被贴上“欧洲病夫”的标签。
反政府游行在德国并不多见。因此,去年12月中旬,当数百位愤怒的农民开着拖拉机驶向柏林,抗议新一轮财政紧缩政策中削减柴油补贴与农用机械税收减免的计划时,很明显有大事要发生了。德国政府显然有所顾忌,迅速宣布撤回这项计划,将继续保留税收减免,承诺会在数年内逐步淘汰柴油补贴而不会一次性废除。但是,农民们表示这还不够,并威胁说,除非政府完全放弃相关计划,否则就会加大抗议力度。
他们言出必行:接下来的几周,不仅在柏林,成千上万的农民还在德国多个城市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甚至封锁了高速公路主干道,令整个国家陷入瘫痪。于是,德国政府使出了政治游戏剧本中最古老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宣称极右翼势力在幕后煽动这些抗议,试图否定农民上街的合法性并吓退其他民众。
只不过,这一回,那些招式没有奏效。抗议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声势越来越浩大,甚至吸引了来自其它行业的工人——渔业、物流业、酒店、公路运输、超市,还有普通市民参加。
德国农民在柏林街头抗议
结果是,最初因削减柴油补贴引发的抗议演变成对德国政府更广泛的反对。示威中最常见的口号包括:“‘红绿灯’联盟必须下台!”这指的是由德国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和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与2018年因油价上涨引发的“黄背心”抗议类似,农民的行动表达了政治层面的深层愤怒。
正如一位农民对美国《华盛顿邮报》表示:“最开始,我们希望彻底取消对农业补贴的削减……但现在我认为,这场抗议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感到不满的不仅仅是农民,也包括其它行业的人。因为柏林发布的政策正在伤害我们的家园,尤其是经济。”即使这样的表达也很委婉了:生活成本飙升,实际工资水平急剧下跌,大规模裁员与不断蔓延的住房危机正令朔尔茨政府的民调支持率跌至历史新低,德国人正变得焦躁不安。
除了农民的抗议活动,过去一个月以来,德国还发生了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几次罢工:货车司机、地方公共交通员工、机场安保人员、医生以及零售业从业者,他们都要求提高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预计未来几周会有更多工业领域的罢工活动。这尤其令人震惊,考虑到德国长期以来都因为罕有冲突的劳资关系而感到自豪。这种劳资关系模式历来强调工会与雇主联盟之间的相互配合。
问题在于,德国社会的和谐是基于曾经备受赞誉的“德国模式”(Modell Deutschland),如今这种模式已经无法延续。德国21世纪的经济成功建立在两根支柱之上:廉价的原材料和能源(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进口以及全世界的巨大需求。然而,过去几年来,由于全球经济放缓与乌克兰战争的冲击,这两根支柱都已荡然无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德国是2023年全球表现最差的主要经济体,目前正徘徊在经济衰退的边缘。工业产出已经连续五个月下跌。正如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BVMV)首席经济学家汉斯-于尔根·弗尔茨(Hans-Jürgen Völz)去年7月形容:“人们有时会听到‘悄然上演的去工业化’这种说法——好吧,现在已经没有那么‘悄然’了。”
令人震惊的是,这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德国领导层自己导致的。首先,他们选择跳上制裁俄罗斯的战车,与本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国脱钩;接下来,他们又通过推行联合政府中两大党派最痴迷的政策(清洁能源与财政紧缩),令危机雪上加霜。取消燃油补贴的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源于德国联邦法院的裁定,政府试图绕过自己制定的财政规则,将原本用于抗击新冠疫情的600亿欧元转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是违宪的。因此,德国政府完成财政与气候政策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削减补贴。政府传递的信息已经令人习以为常:“我们别无选择。”
当然,这两个目标都是自我强加的,它们是政治决策的结果,不符合普通德国人更加熟悉的常识。他们不愿再接受以虚假的二元对立主张所定义的政治,德国政治中经常使用这种策略来确保不受欢迎的政策免遭非议。事实上,抗议者正在利用这种逻辑做出还击,正如德国绿党(他们一反常态地支持农民抗议)成员、有机农场主马丁·豪斯林(Martin Häusling)向《法兰克福汇报》表示:“农民们除了操纵柴油拖拉机以外别无选择。目前还没有电动拖拉机可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西班牙首相会见王毅:感谢中方支持西维护领土完整的努力
2024-02-20 08:07 中国外交 -
特朗普打破沉默:这让我意识到…美国的衰落和失败
2024-02-20 08:03 特朗普 -
巴西召回驻以色列大使
2024-02-20 07:02 巴以恩仇录 -
“不能输给中国”,美议员又想对中企下手
2024-02-19 22:38 中美关系 -
韩国医生集体辞职反对扩招,仅首尔已逾千人
2024-02-19 22:38 三八线之南 -
“把所有火炮,都给乌克兰!”
2024-02-19 22:09 欧洲乱局 -
他宣布:卢拉为“不受以色列欢迎的人”
2024-02-19 22:09 巴以恩仇录 -
“俄罗斯如此富有,全赖美国的战略伙伴印度”
2024-02-19 20:24 能源战略 -
欧盟启动红海护航行动
2024-02-19 20:10 -
“为援助乌克兰,美国陆军考虑从其他项目抽调资金”
2024-02-19 19:23 乌克兰之殇 -
遭俄通缉后她又挑事:应在美大选前没收俄资产
2024-02-19 17:48 欧洲乱局 -
巴布亚新几内亚爆发部落冲突,已致至少64人死亡
2024-02-19 17:11 -
FBI局长指责中方在美基础设施网络中植入恶意软件,我外交部驳斥
2024-02-19 16:41 -
如何看待普拉博沃将成为印尼新领导人?外交部回应
2024-02-19 16:41 -
有德企考虑放弃在新疆的商业利益?外交部回应
2024-02-19 16:26 -
外交部:对小泽征尔逝世表示哀悼,向亲属表示慰问
2024-02-19 16:01 中日关系 -
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去世,中方:不评论俄内政
2024-02-19 16:01 中俄关系 -
王毅:赞赏西班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024-02-19 15:58 中国外交 -
以色列继续袭击拉法地区,中方回应
2024-02-19 15:58 巴以恩仇录 -
“我们从美国来到这,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见”
2024-02-19 15:58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0“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1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9“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