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奎:“民资入铁”的前世今生
最后更新: 2022-01-27 08:24:04直至1889年,在经历了20多年的争论后,特别是经历了中法战场的失败后,大清最高统治者终于在当年发出上谕:“此事(指修建铁路)为自强要策,必应统筹天下全局。海军衙门原奏,意在开拓风气,次第推行……但冀有利于国,无损于民,定一至当不易之策,即可毅然兴办,勿庸筑室道谋……”。
可以说,这道慈禧太后的懿旨为大清国的铁路建设问题定了调,标志着铁路建设正式上升为国策。同时也预示着,建不建铁路不再是一个问题,如何建设将成为大清朝野新的焦点议题。
对于如何建设铁路,马建忠,这位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的法学博士、中国语言学的奠基人,大名鼎鼎的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的弟弟,为李鸿章办洋务的左膀右臂,1879年在其所撰《铁道论》中有过比较精辟的总结分析。
马建忠,清末学者、外交家。来源:百度百科
他熟悉世界主要国家铁路建设的投融资模式,认为不出官办、商办以及官商合办三法。商办存在恶性竞争的弱点,据他所言,在光绪朝前3年(1875-1877年),英美倒闭铁路公司竟达196家。
他又重点介绍了官商合办的多种模式,如官建商营(政府建设后委托企业运营),或者商办而官助(包括贴息、负责提供土地或者运营补贴等多种方式),以及特许经营到期交回官办(基本相当于现在所谓的BOT模式)。
他认为,中国民穷国困,只能采用官商合办或者官督商办的模式。联官商为一气,天下岂有难成之事!事实上,差不多150年过去了,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也基本没有脱离这些模式。应该说,当时以马建忠为代表的民族精英对世界的认知并不逊于今日。
商办铁路的尴尬
在大清明确铁路为自强要策后,负责铁路建设的海军衙门遵旨提出了具体的修建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官办铁路,借款修路。
但在经历多次巨额对外赔款后,大清国库早空,特别是甲午战败以后,实在没有多余的银子搞建设。而且在遭多次打击后,恐洋也已成了上上下下的心病,以路权抵押借洋债被认为是卖国。
官办铁路成绩也不能令人满意,如1881年至1894年,累计修建铁路仅447公里,平均每年筑路32公里,如此进度显然不能达到光绪皇帝的预期目标。
1895年中,光绪帝发上谕称,“况当国事艰难,尤应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隐患。朕宵旰忧勤……当此创钜痛深之日,正我君臣卧薪尝胆之时,各将军督抚,受恩深重,具有天良,谅不至为难苟安”,要求地方大员提出切实的政策建议推进铁路等实业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很快就成了清廷的新国策。
1895年底,清廷再发布上谕:“铁路为通商惠工要务,朝廷定议,必欲举行……至由卢沟南抵汉口干路一条,道里较长,经费亦巨,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股千万两以上者,著准其设立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盈绌,官与不闻,如有成效可观,必当加以奖励”。显然,大清中央再次明确铁路建设的国策地位,更重要的是向社会明确支持商办的新政策。
1897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上海成立,目的是要祛除之前海军衙门官办铁路政企不分的弊端,铁总对外以企业的身份招民股和借外债,在洋债主与政府责任之间建立防火墙。
1898年8月,大清成立矿务铁路总局,中国第一次有了铁路主管机关,并且铁路建设成为了大清抓经济建设的关键,毕竟此前李鸿章的海军衙门负责铁路建设主要是着眼于国防。
矿务铁路总局成立后,很快(11月)就制定了第一部铁路法规《矿务铁路公共章程》,这可能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部门交通法。
《矿务铁路章程》第一条明确指出:
“矿、路分三种办法,官办、商办、官商合办,而总不如商办。除未设局以前,也经开办者不计外,此后多得商办为主,官为设法招徕,尽力保护,仍不准干预公司事权。”
清政府以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支持铁路商办的态度。不仅如此,对于民资办铁路,还要给予政治地位,奖以官衔爵位,以示政府诚意。《章程》还规定,“凡华人办路矿,独立资本在五十万两以上,查明实已到工,办有成效,实系华股居半者,应照劝赈捐之例予以优奖,以广招徕”。
大清肱骨之臣李鸿章不过伯爵,而投资两千万以上,即可赏一等子爵,与李中堂相差一级而已,投资五十万,也可赏三品衔,可以见清政府中央招商之急切。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撤销矿务铁路总局,铁路事宜归商部。同年,商部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进一步明确鼓励商办铁路。清政府商办铁路大跃进,到1910年,按照1906年新成立的邮传部统计,全国已设立17个商办铁路公司。
商办铁路的愿望是美好的,但铁路建设投资巨大,中国资本还在幼年,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此外,铁路并非一般实业,牵涉面甚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单纯商办困难重重,收效甚微。
从1881年至1911年,30年间大清累计修铁路9968.5公里,其中官办借款铁路4844公里,占52.1%,外国列强直接修路3733公里,占40.2%,各类商办铁路715公里,仅占7.7%。
对于如何建设铁路,清政府在各方力量的拉锯之下,政策也一直在摇摆之中。洋务运动后期的领导人,湖广总督张之洞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上奏认为:“铁路一事,虽系便商之要策,生财之大宗,然与别项商业不同,实关系全国之脉络,政令之迟速,兵机之利钝,民食之盈虚,官民知识之通塞,则必操之于国家。”
清政府在1906年也曾发上谕:“铁路为国家要政,仍应官督商办等因。钦此。”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上海公布24日本土病例溯源结果:奥密克戎变异株
2022-01-27 08: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为此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022-01-27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海军舰载机飞行教官丁阳荣立一等功
2022-01-27 07:53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医院回应
2022-01-27 07:33 -
杭州新增7例确诊病例
2022-01-27 07: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天津河北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有津南区旅居史
2022-01-27 06: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务院重磅文件:支持贵州“闯新路”
2022-01-26 23:18 中国经济 -
曾光:盲目取消或放松国际旅行限制,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2022-01-26 22: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黑龙江、河北两副部被查,一人已退休5年
2022-01-26 20:29 廉政风暴 -
主动投案的她被双开,此前曾被批敷衍整改违建小水电
2022-01-26 20:10 廉政风暴 -
黑龙江2名密接从北京丰台返回,谎报轨迹被行拘
2022-01-26 17: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何雄任郑州市委副书记
2022-01-26 17:49 高层人事 -
骆惠宁:感叹香港作用弱化的悲观情绪,只会让香港错失机遇
2022-01-26 17:39 香港 -
TVB号召最强阵容,一起献唱
2022-01-26 17:25 香港 -
青岛航空一客机地面拖移时发生意外 1名机务遭碾压身亡
2022-01-26 17:24 航空安全 -
青岛航空一机务人员遭碾压身亡,公司回应
2022-01-26 17:23 航空安全 -
辽宁女子拘留所内被扇致右耳受伤?鞍山公安:已提级调查
2022-01-26 17:08 -
杭州:确诊病例系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2022-01-26 16: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乱港分子林卓廷被判处4个月监禁
2022-01-26 16:35 香港 -
辽宁盖州回应“冻疮男孩不念书摆摊”
2022-01-26 16:26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
“我们会考虑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称,但最终要由市民决定”
-
“经济上没好消息,但他是靠这个当选的,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