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奎:业务扩张导向之下,Uber安全报告没能照亮车厢里的黑暗
最后更新: 2020-01-09 08:45:31托尼先生列举的或许都是事实,他想证明美国社会不是什么人间天堂,对于女性而言甚至处处充满危险,但这并不能成为Uber开脱责任的藉口,平台有能力、有责任为大家创造更安全的小环境,更安全的社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恰恰就是Uber这种将安全责任推给社会的理念放大了平台存在的各种安全漏洞。
美国科技网站BuzzFeed从Uber负责客服的前员工手里获得了2012年12月-2015年8月期间发生的有关性侵投诉的查询数据,2016年3月6日将之公之于众。BuzzFeed曝出的投诉截图显示,不到3年时间,Uber的客服系统共包含6160条“性侵”投诉及5827条“强奸”投诉。与其相近的词条也包含多个投诉,如搜索“侵犯”有3524条投诉,搜索“强奸侵犯”显示有382条投诉。
然而Uber在报道后不是正面回应,反而是一方面立即搜查在Zendesk客服系统检索了“强奸”和“性侵犯”关键词的客服代表,意欲查出泄露内部数据信息的员工,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一些可笑的解释来掩盖问题的严重性,辩称英文强奸(rape)是个多义词,如抢劫,或者是客服拼写错误,如将rate(评级)误写成为强奸(rape),甚至诡称一个司机或者乘客的姓名或邮件地址里包含“强奸”的字样,如“Jason Rape”或“Don Draper”。这样的解释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信。从这次报告的数据来看,BuzzFeed在2016年的报道应该是可信的。掩盖问题,自然也不会下决心去解决问题。
不只是对媒体的报告是这样的态度,事实上,Uber已经因为安全问题被多个安全机构予以重罚。2016年4月7日,在历时2年的诉讼后,Uber被迫同意向洛杉矶和旧金山政府支付2500万美元和解费用,向两地的检查官承诺不再向社会提供虚假安全宣传,而两地检察官起诉的缘由就是检察官发现了25名Uber平台上的驾驶员有严重的刑事犯罪记录,这些驾驶员包括性侵犯、盗窃犯、绑架犯、抢劫犯和杀人犯。检察官还认为Uber宣传其驾驶员背景审查优于传统出租车驾驶员的指纹审查以及宣称Uber是最安全的出行均属于欺骗消费者。
Uber在加州被重罚确实不冤枉,Uber敷衍安全监管已经多次被发现。如2017年科罗拉多州的监管部门在应警察部门案件调查时,对Uber提供的107名驾驶员进行了背景复查,竟然发现57人不符合州有关网约车驾驶员的从业规定,如一些人之前犯有重罪,这些人对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显然,Uber公司并没有认真执行驾驶员的背景审查要求,或者Uber的背景审查程序存在严重漏洞,11月20日,科罗拉多州监管部门依法对Uber公司施以重罚890万美元(每一个不合格驾驶员每日处罚2500美元)。
也是在2017年,马萨诸塞州的发现则更加惊人。马萨诸塞州在2016年11月通过了由州政府进行驾驶员指纹背景审查的法律,这是美国第一个类似的州级法律(除纽约市外,其他城市大都由企业自行审查)。4月,马萨诸塞州警察部门对平台提交的70000名驾驶员进行了背景复查,结果发现高达8000人不能通过审查,包括1500人有暴力犯罪记录,性侵犯者也高达51人。
图片来源:CNN截图
不过那些平台上的犯罪分子相比恐怖分子就是小巫见大巫了,2017年10月30日,受ISIS(伊斯兰国)指使,塞波夫(Sayfullo Saipov)在曼哈顿世界贸中心附近驾车制造一起死亡8人,伤13人的恐怖事件,这位住在新泽西的乌兹别克移民,刚在7月通过Uber的背景审查成为一名网约车驾驶员。可见没有线下的日常管理,仅仅依赖网络的背景审查并不可靠。
显然,平台并不是安全报告里暗指的背锅侠,平台的价值选择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安全水平。
打脸安全报告
如果说,之前Uber被揭发的安全隐患都是在创始人克拉尼克(Travis Kalanick)的领导下发生的,2017年8月27日后,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科斯罗萨西已经承诺要改变Uber公司存在的“冲冲杀杀”的企业文化了,那么之后Uber真的脱胎换骨改变了吗?
2017年9月22日,伦敦交通部门作出Uber平台公司许可到期不再延续的决定,认为Uber不是一个“合适而适当”(fit and proper)的网约车经营者。许可不予续期也就意味着Uber不能在伦敦继续经营,而伦敦是其全球最大的五个区域市场之一,平台网约车司机高达4.8万人,用户360万,其潜在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事实上,早在2017年2月28日,Uber就向伦敦交通部门申请许可延期,伦敦交通部门经过大半年的慎重研究,期间还授予其4个月的临时许可,直至9月22日作出最终决定。伦敦交通部门不予续期的理由包括Uber向监管部门隐瞒驾驶员刑事违法行为,刻意向监管部门虚假陈述其业务流程,驾驶员体检报告弄虚作假,利用技术手段阻止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等等。
图片来源:“伦敦交通”页面截图
彼时,科斯罗萨西刚刚就任不久,经过与伦敦交通部门的恳切沟通、道歉,公司重组了伦敦的经营管理层,承诺要在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公司治理3个层面彻底改造。2018年6月26日,首席法官艾玛(Emma Arbuthnot)在判决书中写到:“从我得到的证据看,为了公司的业务增长可以不惜一切(come what may)就是伦敦Uber公司经理们的态度。……我发现Uber在伦敦交通部门作出决定前和随后的几个月不是一个合适而适当的网约车经营者,但考虑到其新的管理安排,现在依据法律是一个合适而适当的经营者。”
标签 网约车- 原标题:苏奎:业务扩张导向之下,Uber安全报告没能照亮车厢里的黑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NASA发现首个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系外行星
2020-01-07 16:23 天文 -
紫光5G超级SIM卡已适配163款手机:中低端和老机型为主
2020-01-05 17:52 手机 -
双手离开方向盘!韩国全球首发有条件自动驾驶安全标准
2020-01-05 16:12 三八线之南 -
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成功,满足未来20年需求
2020-01-05 10:40 航空航天 -
空客去年交付863架客机 8年来首超波音
2020-01-04 08:40 波音危机 -
二维冰存在及生长机制首获证实
2020-01-03 07:57 科技前沿 -
实践20号卫星跨年夜完成第四次变轨
2020-01-02 22:50 航空航天 -
达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AI等技术将现颠覆性突破
2020-01-02 10:56 科技前沿 -
“超级2020”来了,我们准备好了!
2020-01-02 07:59 -
5G基带芯片之战:五强格局初显(下)
2019-12-31 08:06 盘点2019 -
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被传已离职,联想放弃国内手机业务专注海外
2019-12-30 22:31 -
某些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国内走穴,早就成了一种心照不宣
2019-12-30 16:06 诺贝尔奖 -
华为借“WeLink”切入云市场 ,将与阿里、腾讯“三分天下”
2019-12-30 12:49 -
明年3月见!疑似华为P40 Pro渲染图曝光:开孔全面屏设计
2019-12-30 11:14 -
长五遥二发射失败内幕公开,中国航天走出至暗时刻
2019-12-30 07:55 航空航天 -
“胖五”发射队员日志首次公开:面对失利,我不想逃避
2019-12-28 09:45 航空航天 -
航天科学有险阻,“胖五”苦战能过关!
2019-12-28 09:19 航空航天 -
“胖五”带上天的实践20号卫星,一身“黑科技”
2019-12-28 09:17 航空航天 -
这么多国家造不出核武,被什么步骤扼住技术的咽喉?
2019-12-28 09:05 -
我国实现对500米以下“近地雾霾”高清探测
2019-12-28 08:14 雾霾天气
相关推荐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9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31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67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00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MAGA巨星”唱反调,“中国制造真的很棒”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