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在中美关系中,法国想让自己成为一副“好牌”
那么在今天,法美关系又是什么情况呢?
首先看全球大背景。随着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美国一家独大主导世界秩序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中美两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虽然中国和过去西方列强不同,既不对外扩张,也不输出自己的模式,但中国的成功客观否定了美国模式的唯一性。即使仅从经济角度讲,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时,人民币早晚会成为全球货币,对美元霸权构成挑战,美国自然无法接受中国的崛起。
其次对于法国来讲,冷战的结束导致它的国家地位严重下降:不仅失去了苏联和中国牌,德国还获得统一,欧盟也随之扩大,法国在欧盟的权力和份量被稀释。此外,辉煌三十年后,法国的经济增长日趋缓慢,在国力相对衰落的情况下,它更需要借助外部环境。只是冷战结束后美国独大的局面,使得法国无力可借。此时的法美关系变成了既无重大利益冲突,也无重大共同利益的状态,实际上双方是可有可无。
但是戴高乐的名言“法国如果不伟大,就不成其法国”,已经成为法兰西的文明基因,它时刻都不放弃成为大国的任何机会。
现如今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全球格局处于动荡的情况下,法国的机会再度来临。这就是为什么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三年之后,在法国长期不懈的推动下,欧盟终于正式提出战略自主。
对于法美来讲,今天某种程度是冷战的翻版:法国要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追求大国地位,美国则要一统西方对抗中国——双方的国家战略利益再次出现重大冲突。这就是为什么今年马克龙总统访华之际明确提出不和中国脱钩,台湾不是欧洲的问题。美国承认此行削弱了它对中国的遏制努力。
2023年4月5日,北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红砖美术馆发表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当然,已经吸取冷战教训的美国也对法国下了先手棋:一场俄乌冲突,就使得法国失去了俄罗斯牌,它再也不能和冷战时一样同时打苏、中牌了。因此,从利益到行动都证明法美盟友的表面之下,战略对抗才是里子。
法美关系的特殊之处在于尽管战略对抗是里,但法美仍然要在表面上维持盟友的表象,而且也时常刻意显示法美的特殊关系。法国学界对此的解释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感情,二是共同的价值观。
所谓历史感情,是指法美之间的几次生死之交:法国派出远征军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在一战时帮助欧洲打败德国、二战时解放了法国。但且不说法美都是为了各自利益,如果要论历史感情的话,美俄也有:俄罗斯拒绝英国国王出兵镇压美国革命的请求、内战时是唯一一个支持林肯政府的欧洲国家、一战和二战时也是盟友。但现在的美俄是一种什么关系?
所谓共同的价值观就更站不住脚,当初法国派远征军之时,价值观上和美国南辕北辙。一战和二战,对阵双方也不是按价值观划分敌友的。按西方的标准,俄罗斯最民主、最亲西方的时期是叶利钦时代,可是北约东扩就是在他主政时开始的。中法建交、中美走近和建交与双方的价值观又有什么关系?
归根到底,还是利益。美国对法国一是有战略利益。支撑法国大国地位的因素很多,比如综合国力、非洲法语区等,但法国之所以在美苏冷战和今天中美两极世界上能够进行平衡外交,和它的西方国家身份密切相关。或者说,苏联和中国之所以重视法国,就是因为它是西方国家重要的一员。它的立场不仅可以对整个西方产生影响,还能成为中苏打破西方统一阵线的突破口。比如中法建交当年就有六个国家和中国建交,还有更多国家和中国关系取得突破,就是美国内部也出现对华关系反思的声音。
但假如法国真的脱离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它也只是中等份量的一极。也就是说,法国只有立足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才能对其他力量有吸引力,也才能给其他力量开出最高价。从实力原则上讲,这是法国的基本盘。
二是常规重大收益。
二战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发达的国家,如果法国和美国摊牌,不仅会受到报复,还会失去分享美国各种资源的资格,这一点法国还是非常清醒的。更何况它的所谓平衡外交是要各方获利,不依赖于某一方,相反还要使各方都需要它。
比如进入尼克松时代,法国的平衡外交取得了巨大成果:不仅苏联、中国和法国建立特殊关系,美国也认可了法国的“反骨”。这突出体现在核援助上。虽然当时《原子能法》禁止美国和法国分享核技术,但美国发明出“否定引导”的办法绕过了法律:即法国科学家向美方阐述他们的思路和做法,美方指出是正确还是错误。后来美国在核弹小型化、防止核试验辐射、地下核试验、导航和动力系统、多弹头分导技术等领域都进行了帮助,直接加速了法国核力量的发展。
从美国的角度,无论是冷战还是今天的中美博弈,它也承受不起失去法国的代价。更何况法国军事独立,当它和苏联进行裁军谈判时就不包括法国的军事力量,但美苏如果直接发生冲突,法国肯定会站在美国一边。再加上失去法国也就等于苏联失去进入西方的一个窗口,这实际上起到遏制苏联冒险的作用。
除了军事,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美国一直是法国的第一大投资国,2021年累计达到1060亿美元。2023年法国吸引了1815个国外投资项目,美国以305个项目高居第一,4600家美国企业在法国创造了48万就业。
美国以305个项目(17000个就业岗位)保持FDI投资者榜首位置
美国也是法国的主要投资地,2021年法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累计已达3260亿美元,共有5000家法国企业在美国设厂。法国还是美国在欧盟国家中的第二大、全球第九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货物和服务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而且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法国第一大产业是旅游业,每年接待游客8000万以上,有超过200万人就业,占GDP比重为7.5%,一向被法国视为战略产业。这其中美国游客长期高居各国之首,2022年高达240万。2023年更是由于美国游客的拉动,法国旅游业一举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
总之,美国既是法国维持其全球大国地位的支柱之一,也是唯一能损害法国主权和独立的国家。为此,在苏联或中国存在的前提下,一方面法国要不断对美国说不,另一方面却无法脱离西方阵营。这就是为什么俄乌冲突爆发后,法国只能放弃战略价值更大的俄罗斯而选择弱小的乌克兰。
总的来看,在美国仍然是全球霸主的情况下,法美关系的结构性因素就不会变化。法国既需要留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中,又立足于美国对手实力的基础上对美国说不,从而谋取最大的国家利益。这种特殊关系将随着美国被超越或者美国的对手消失而改变。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在中国超越美国之前,或双方摊牌之前,中法之间战略性结构性需求就会一直存在。法国也一直能够发挥在西方阵营中阻挠美国的作用,尽管法国是出于自身国家利益需要而并非为了中国。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中美博弈远离欧洲,欧洲相对可以保持某种程度的中立。这和冷战时欧洲是主战场不同,这种地位可以让法国和欧洲同时从中美两强获利。比如中国做了巨大让步的中欧投资协定、美国放弃对参与北溪二号欧洲企业的制裁都是如此。
二是要避免法国和欧洲卷入中美冲突,从而付出巨大代价。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令欧洲和法国失去俄罗斯,成为最主要的利益受损者,欧洲和法国无法承受再失去中国。所以法国倡导欧洲不选边,就不会形成阵营对抗。
三是借对美国说不,突现自己的独立性和大国地位。这个“不”既是对中国进行利益交换的筹码,也是对美国利益索求的筹码。2023年12月马克龙访美,希望美国在能源价格和《通胀削减法案》上做出让步,但被美国拒绝。于是2023年4月他在中国访问期间就公开说出不和中公脱钩、台湾不是欧洲的问题,直接“叫板”美国,并迫使美国总统拜登打电话和他沟通。这其中有多少交易外界不得而知,但不可能只是交换看法的电话。
但中法和法美之间是有红线和底线的,即中美必须斗而不破,否则法国就只能站在美国一边。斗而不破目前看有两个具体指标:一是不军援乌克兰,二是不武统台湾。只有在这个空间内,中法和中美三角关系才能维持。就如同如果没有俄乌冲突,法国就可以一直和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甚至军事安全合作,比如出售武器。但一旦战争爆发,法国就只能站在美国一边。也就是说,在中国不具备和美国摊牌实力或没有摊牌的时候,法国是中国的一张牌。一旦摊牌,法国就成为美国反对中国的力量。
至于人权、经济摩擦等其他问题,都不是影响中法双方关系的根本因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令人发指的罪行,美国与俄罗斯人民站在一起”
2024-03-24 08:54 -
美国:强烈谴责莫斯科恐袭事件
2024-03-24 07:40 -
俄恐袭事件嫌疑人招供细节公布:为了50万卢布无差别杀人
2024-03-24 07:40 -
荷兰首相下周访华,“ASML在华售后服务或成重点”
2024-03-23 22:57 -
王毅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
2024-03-23 22:54 中国外交 -
俄音乐厅恐袭已致133死,普京誓言“找出幕后势力”
2024-03-23 22:23 俄罗斯之声 -
联合国安理会推迟对非常任理事国加沙决议草案投票
2024-03-23 21:19 巴以恩仇录 -
扎哈罗娃指责乌克兰长期对俄进行系统性恐怖活动
2024-03-23 21:15 俄罗斯之声 -
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24日为全国哀悼日
2024-03-23 20:42 俄罗斯之声 -
美媒发现:这项AI竞赛“关键指标”,中国超过美国成全球第一
2024-03-23 20:12 人工智能 -
现场视频:菲律宾船对中国海警举白旗
2024-03-23 19:52 南海局势 -
RT主编称死亡人数升至143人,“已超过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
2024-03-23 19:46 俄罗斯之声 -
恐袭嫌疑人被捕画面公布,自称有人出100万卢布买凶
2024-03-23 19:09 俄罗斯之声 -
俄方证实曾收到过美方警告“但没有具体细节”
2024-03-23 18:33 俄罗斯之声 -
哈马斯:强烈谴责在莫斯科发生的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
2024-03-23 17:43 俄罗斯之声 -
我海警对菲律宾向仁爱礁运补实施拦阻,外交部回应
2024-03-23 17:27 南海局势 -
“种族主义武器化!”美国这州也要对中国人设限…
2024-03-23 17:20 -
中方回应:深感震惊,强烈谴责
2024-03-23 17:07 中国外交 -
莫斯科州音乐厅恐袭已致93人死亡
2024-03-23 16:31 俄罗斯之声 -
俄音乐厅恐袭死亡人数升至133人,已有11人被捕
2024-03-23 16:3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48“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3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4“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