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特蕾莎·梅何以重蹈卡梅伦覆辙?
关键字: 英国英国大选英国首相梅特蕾莎梅梅姨卡梅伦保守党法国大选政治小鲜肉马克龙也没有多少从政经验,但凭借“运气”和形象,还是成为第五共和最年轻的总统。
所以法国和美国选出的都是缺乏经验的领导人,而且一个过老,一个太年轻。美国的特朗普已是古稀之年,是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而且从未在政界待过一天。马克龙年轻,他的政党更年轻,只有一年的历史。他唯一的从政经历是两年多一点的经济部长。而且这个部长也是一步登天式的,没有任何这一领域的历练。
某种程度可以说,西方民主政治的品质决定于选民,但西方正面临着选民一届不如一届的窘境。
经验对任何行业都是极为重要的,但在西方,政治的专业化正在丧失。特朗普是政治素人,他任命的政府中实际的二号人物、主要负责外交的国务卿蒂勒森同样是一个从未担任过公职,也从未从事过外交工作的商界老板。其他如财政部长史蒂芬·姆钦(华尔街资深银行业者)、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阿拉巴马州的参议员)、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亿万富豪和投资家)、能源部长里克·佩里(前德克萨斯州州长)、卫生部长汤姆·普莱斯(佐治亚州议员和前整形外科医生)、住房部长本·卡森(神经外科医生)、内政部长赖恩·辛克(国会议员)、劳工部长安德鲁∙帕兹德(餐饮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农业部长索尼·帕杜(兽医)、环保部长斯科特·普鲁特(奥克拉荷马州的首席检控官)、小企业管理局局长琳达·麦克马洪、驻联合国大使尼基·哈利(南加州州长)都没有相关领域的历练,都是外行领导内行。
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仅有两人:退伍军人事务部由副部长大卫·J·舒尔金担任、交通部长是曾担任过副部长的赵小兰。另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和国土安全部长约翰·凯利是军人出身,教育部长贝琪·狄维士过去数十年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美学校改革。他们虽然没有相关领域的行政历练,但勉强可算得上半个专业人士。
虽然不能说没有相关经验就一定不胜任,但这和官僚体系专业化、国家治理专业化的趋势相违背。绝大多数人既缺乏政界也缺少自己主管部门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而由于年龄原因,既很难避免过去领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经验的影响,也很难再重新学习。
法国也同样。马克龙总统缺少从政经验,他任命的总理爱德华·菲利普仅担任过边远小市的市长和国会议员,其经验比马克龙更少。更不可思议的是,就在马克龙胜选成为总统后,他还在激烈抨击马克龙的政策,但转眼间就接受总理的任命。其组成的22人内阁,第一次担任部长的就高达18人,其中9人是纯粹来自社会:有民间环保人士、记者、奥林匹克击剑冠军、医生、出版社首席执行官。
就是有过部长经历的,也都转行。比如前国防部长勒德里昂转任外交部长、司法部长贝鲁过去两度担任过教育部长。经济部长勒梅尔过去担任过农业部长,但他也是一直强烈批评马克龙的经济政策。
唯一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是劳工部部长佩尼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她就开始在法国劳工部工作。
由于非专业化,也由于体制因素,内阁成员往往缺乏不稳定性。
奥朗德政府五年中换了三位总理。第一次更换是因为许多社会党议员不赞同他的政策,他自己在国会中成为少数。第二次则是因为当时的总理瓦尔斯要竞选总统,主动辞职。其他部长也有类似情况。比如重要的内政部长和经济部长分别五年内四次、三次换人。外交部长是两次换人。
如果从整个法国而不是某个领导人的任期来看,哪么从2011年到现在,法国这个国家从总理到外交部长、劳工部长、教育部长、文化部长、体育部长都已经更换了五次,最短的任期仅有4个月23天。由于更换太过频繁,维基百科对他们的介绍甚至连照片都没有。
特别是法国面临经济和安全两大迫在眉睫的挑战,结果极为重要的经济部长竟然更换了六次,内政部长更换了7次!经济部长最短的任期不到一年,还有两位不到两年,曾担任过经济部长的马克龙则是两年零四天。他辞职后干脆由财政部长兼任了九个月。虽然说法国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很多,但主管经济的部长如此频繁的更换,一个国家的经济怎么可能好呢?
内政部长最短的只有1个月19天,还有一个3个月15天。在恐怖袭击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负责安全的部长如走马灯轮换,这个国家的安全还能有保障吗?
本来组成政府的人员就缺乏专业性,需要相当的学习时间,但同时更换又是如此频繁,岂不是每个人刚进入状态就被换掉,怎么可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当然有人会说,政府里面还有很多公务员在干实事,他们是不会轻易更换的。但谁也无法否认部长的重要性——不然岂不是承认选领导人、再由领导人任命内阁成员,都只不过是一场戏?也无人能否认,频繁更换部长对国家治理所带来的伤害。
现在马克龙已经组成了第一届政府,但假如随后举行的国会大选败选,这个政府将立即解散,再次由新人组阁。这将创下第五共和前所未有的历史。而且只要马克龙无法赢得国会多数,整个五年都将不得不和其他党派联合执政,其政府更迭的频率将更高,法国将不仅仅是继续空转的问题了。
所以西方的体制从下面的选民到上面的部长,都存在不稳定的隐患,因此出现脱欧、特朗普现象以及今天梅首相的重蹈覆辙都不令人意外。体制不改革,这一切都将是常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