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石:革命英雄主义的一缕血脉——记红西路军的高台、临泽之战
关键字: 董振堂西路军马家军高台临泽黄超秦基伟据秦基伟回忆,当时他得到的唯一信息是:固守待援——等待红三十军来援。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自1月19日红八十八师一部与骑兵师一部驰援高台失败之后,西路军总部再也没有派出部队向临泽增援,实际上也无法派出部队增援:红军是步兵,只能靠徒步机动,而“马家军”是骑兵。红军要走大半天儿的行程,“马家军”一两个小时就能疾驰而至,而饥寒交迫徒步机动的红军战士们在毫无地形可以依托的平原旷野之中迎击敌骑兵集团的冲击,实在是勉为其难。
这两天里,孤立无援的临泽的守城战斗,称之为艰苦卓绝,毫不为过。
第三天是临泽守城战最激烈残酷的最后一天,战况更为惊心动魄:
第三天,敌人从几个方向,同时向我们发动了更疯狂的攻击。敌人的骑兵、步兵在城外团团转,拚命地喊叫;炮兵拚命地轰击我们的城墙,我们所有的人,连负伤的同志都一齐涌上了城墙。整个临泽城,一会被炮弹的爆炸声湮没着,一会又被喊杀、喊打声湮没着。当我们刚把城西北角的敌人打退后,敌人又在城东北方向一个缺口架上了四、五架梯子。
我立刻带着机动排,急忙奔跑过去。这里,英雄的战士们正与敌人短兵相接,顽强地打击着敌人。一个战士,握着马尾手榴弹后面的长绳,抡节鞭一样,向爬在梯子上的敌人打去。另一个战士,手握长矛,把一个正要爬上城墙的敌人戮翻下去。忽然,我看到那位胖胖的女同志,头上缠着绷带,把一块大石头用力举过头顶,一面骂着,一面狠狠地向一个刚把头伸进城墙的敌人砸去。我跑上去向外一看,只见四、五架梯子上都拥满了敌人,梯子底下敌人拥挤着,吵嚷着,梯子后面,敌人的督战队,抡着马刀,在逼着士兵上梯子。就在这时,警卫连连长和一些战士推着敌人伸到城墙上的梯子头,喊了一声“掀”四、五架梯子,同时被掀到半空中。
接着,敌人又把梯子推回城墙,红军战士们推下石块猛砸,“咔嚓”一声,梯子断成数节,爬在梯子上的敌人,象摔死狗一样从半空中摔了下去。战士们抓紧时机,拿起步枪、手榴弹,一齐向敌人打。密集的敌人,被打得东仰西歪,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敌人混乱了,溃退了。
秦基伟也是在那天下午负了伤:一颗子弹打在机枪上又弹起来,削伤了他四个手指。
这几天里,他抱着挺机枪到处转来转去专朝打得热闹的地方凑,想不被敌人盯上也难。
来自敌方的记忆:危城竟然也是坚城
来自敌方的亲历者回忆可以从对手角度映证了这次血战的残酷真实。
时任马步芳第一○○师第二九八旅第五九六团团长的刘呈德老先生回忆道:
“……临泽城虽小而整齐坚固,四周都是开阔地形,进攻极其不易,可是马元海说:“这样一座小小城池,怎么攻取不下呢,那怕花费十天半月的功夫,一定要攻破。”
在马元海的严令下,马家军展开了攻势,利用两门山炮的轰击和周围部队的掩护,令我团和马步銮团分头猛攻,守城的红军以密集的枪弹和炸弹迎头阻击,以致涌进城根的我军部队死亡枕藉,虽经后继部队在炮火烟雾中三番五次地激烈攻城,终未得逞,死伤了不少官兵。
其间旅长马禄曾对我说:“临泽城虽小,好似铁皮包扎一般,我们部队已经死亡不少,真不容易攻取了。”马元海虽遭到了两次的惨败,仍不甘心,旋即改变方略,从西城角进攻,先用山炮轰开了城头的一处垛口,我方五六十人乘机爬上城头,亦被红军推倒云梯,以致多数人当场死伤。
在这前后几次的攻城中,我团营长韩得明、营副马希仲、团附官马成龙等都受了伤,连排长中受轻重伤的也有二十多人,士兵被击毙的约一百人左右,受伤的亦不下三百余人,其他各部队官兵的死伤,也为数不少。其后城内的红军,在一个晚上,乘我军夜间不常进攻的空隙,退出了临泽城,直至当夜夜半,我方始行发觉,即将稀稀拉拉留作掩护的红军二十多人击溃,大部队随之入城,将未及走脱的一些工匠和伤病人员,以及骆驼二百余峰俘获,解交马元海。
军阀马步芳
他又向马步芳、马步青报捷说:“红军势穷力蹙,我军攻克临泽县城。”并令各骑兵团继续追击,即在城东南沙滩间,双方混战了一小时,大部红军冲出了包围圈,径往甘州南乡倪家营子,与第三十军会合。
时任青海电讯社社长的陈秉渊老先生后来也写下过这样的文字:
二十二日马元海以马步銮团、刘呈德团、骑兵第五师马禄旅为主力,先向临泽河北及城南各庄堡分头进犯,继由南郊猛扑南门,激战甚烈,已将云梯数十架搭于南城城墙,立被守城红军机枪击退,复行硬攻,爬上城头的又被红军击坠于城根。这时混战中红军多用石块拒击,势如雨发,有些女战士在战斗中英勇异常,不稍退让,尤为马元海所惊叹,明知守城红军弹药已缺乏,可是铁墙铜壁,可望而不可及。随之仍溃退原驻地。当夜十时许,风雪交加,马元海乘夜暗苍茫,又迫令部队民团攻城,城头仅放出一阵枪声,即行沉寂,得以又搭云梯披城。这时红军已由西南门撤出,临泽已成空城,遂落于马元海之手。
马步芳部自己编写的《剿匪纪实》中虽然有不少自吹自擂的夸张,却也能从对手的视野中,看到红色战士们在这场血战中英勇不屈的身影:
迫至晚十时我军即在暮色苍茫中,乘风雪交作之际,率兵掩进,我军之举动非常神秘,先以数百草人作士卒打扮,矗立于东南田野间,并以骑兵数百在关外喊杀,诱匪认错目标转移主力,以便我军潜伏入城。我军四人为一组,共百余组,匍匐前进,毫无声息,直抵城根搭上云梯数十架,甫行攀援登城,已被匪之哨卒窥见,则狂呼失声,匪即转移目标向北城奔来。此时我军已登城数十,即将少数哨兵砍杀,但闻一声枪响,我军指挥下令总攻,我军无不咬定牙关,肉搏血拚,置生命于不顾,匪则猝不及防,我军乘胜追杀,解决大半。
1月23日,临泽城内的总供等部机关后勤人员在城外红五军两个团接应下撤出战斗,向倪家营子的主力靠拢,在城东南沙漠沙滩地带再度遭到“马家军”骑兵集团的追堵拦截,红军且战且走,付出了很大牺牲,幸而沉沉暗夜风雪交加对“马家军”骑兵的战力有所扼制,这些血战三天三夜疲惫不堪的战士们终于在24日拂晓前与倪家营子的主力会合。
这一个晚上,他们徒步行程在百里开外。
临泽血战,传承给人民军队一缕革命英雄主义的血缘
临泽保卫战中,红军付出的代价也是很惨重的:守城战中有近400名红军将士伤亡,撤离不及的伤员和兵工厂员工也有大都被俘或被敌人屠杀,途中遭遇敌骑兵集团追堵拦截时许多队伍被冲散,牺牲者被俘者也在数百人以上。
放在整体环境中考量,临泽保卫战当然不能说是一次胜利,战斗本身在军事上价值和意义或许并不大。从西路军总部的指挥决策上检点,这些机关人员妇弱疲兵向主力转移靠拢的时机,似也应该选择在敌人刚刚开始围攻高台之时。那个时候,“马家军”正集兵于高台,对临泽、沙河堡、倪家营子均为牵制性分割,安全脱困而出的机率也远大于高台沦陷后敌人转兵围攻临泽之时。驻临泽的红五军两个团因负有保护非战斗人员众多的机关的任务,难以向高台驰援,高台被围之后坐守临泽已无意义。既如此,那就应该尽快掩护这些非战斗人员脱离危城,向倪家营子的主力靠拢,尔后再与主力集兵一处轻装上阵,或围魏救赵,或驰援高台……
高台从被围攻到失陷,前前后后有8天时间,应该还是有脱困机会的。
当然这也有落后的通讯联络手段的原因。但手中有电台的红五军政治委员黄超在这么长时间内,既没有设法侦悉高台战况,也没有就临泽城中的总供机关人员如何脱困向总部提出建议和作出有效措置,是无论如何也难辞其咎的。
然而,这些“事后臭皮匠”的得失检点并不影响我们对临泽之战本质意义的解读。
笔者认为:临泽之战最本质的意义是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革命英难主义精神!这支军队“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也绝不向敌人屈服”,许许多多红色战士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这是这支军队此前此后所有的敌人都难以企及惶论达到的精神境界:这支军队曾经量不如人、器不如人、技也不如人,之所以能在长时期的革命战争中屡创以弱击强,以劣胜优的赫赫伟绩,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一连串令世人瞠目的神奇传说和保留剧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缘于这支军队代代传承的这种革命英雄主义血缘!作为临泽之战幸存者之一的秦基伟将军,后来又成为了上甘岭上的那支胜利之师的英雄指挥员,那是绝非“偶然”二字可以完整诠释的。
血缘啊血缘!临泽血战那些红色战士的鲜血,传承给了我们这支军队一缕珍贵血缘!让我们永远记住把这缕珍贵血缘传承给我们的前辈先贤吧!
(翻页请看尾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9-04-11 07:52:00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
选举产生官员是反民主的,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曾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2019-03-25 17:38 观学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英雄和烈士们敬礼!”
2019-02-17 22:47 -
长城城砖被撬坏60余延长米,谁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时代之声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学院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时代之声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时代之声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时代之声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
发现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国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国家宝藏》第二季要来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综艺政治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87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