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最后更新: 2021-05-22 17:51:50据新华网2019年报道, “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说,新中国成立前,自己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这让他感到痛心。于是在1949年,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
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之前还在学校代教俄语的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完全靠自己摸索经验的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为此,他两次自掏腰包,前往北京拜访育种学家鲍文奎。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让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2013年10月17日,袁隆平出席在湖南永州举行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现场会。 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为国家筑牢粮仓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欧美、日本等都在开展相关研究,但只有我们应用到了大面积生产中。”时至今日,袁隆平还清楚记得当时在接受奖项时说的话,“杂交水稻还有很大潜力,我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大批优秀人才从基层单位进入中心,袁隆平还积极争取经费把他们送到国外深造。
“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那个曾经简陋的海南南繁基地,被标注在了三亚地图上,从一个偏远小农场,变成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研基地。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了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于2000年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让老百姓吃得更好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我的角度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研究当然不会止步不前。
目前,袁隆平领衔、已实施10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开始从过去强调产量,向兼顾绿色优质的目标转变。2018年,“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最显著的变化是:在30多个参与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其中不少品种的米质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些品种同时还具备广适性、高抗性和低成本等特点。
2017年9月,袁隆平院士领衔、湖南省农科院研发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可以让饱受重金属污染之困的地区,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了9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突破,而且这项技术运用起来简单易行,成本不高。”袁隆平说。去年,经过持续一年的多点生态试验,大面积培育“低镉稻”已有了技术条件,这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目前,他正在攻关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争取在未来几年时间内通过审定,进行大面积推广,并逐步替代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
“我现在已经从‘80后’变成了‘90后’,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刚刚度过自己90岁生日的袁隆平说,“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获得“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
2019年 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就在当天,一段“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来北京领奖前的视频让网民感叹:袁老可爱可敬!
在@人民日报 发布的视频中,袁隆平穿上正装,打上领带,家人纷纷说,非常好靓的很,自己照镜子看一下,袁隆平真的去认真的照了照。
一旁的亲友问:“袁老师,你今天帅不帅?”
袁隆平高兴地回答道:“帅!因为今天是到北京去领奖,而且是习主席给我颁奖,是一个非常庄重的事情,所以我要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见习主席!”
而在获得“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说:“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
据@新华视点 消息,袁隆平说,来之前他特意跟超级稻告了别,“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即使满载荣誉、年届九旬,仍心系超级稻!
此前,观察者网报道,在29日的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问了袁隆平一句话。接受记者采访时,袁隆平说:“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据@科技日报 消息,谈到在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共和国勋章,他说,在自己得到的这么多奖章里,共和国勋章确实很“重”。“很激动,也是个鞭策。”他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还要攀高峰。
标签 袁隆平- 原标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请多给我们10分钟”,“不行”
2021-05-16 14:42 巴以恩仇录 -
我驻印大使:中企正加紧生产4万台制氧机,争取尽快交付印方
2021-05-02 11: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东京奥运测试赛:中国女排3比0完胜日本队
2021-05-01 20:20 -
日增超40万例,莫迪跑去祈祷
2021-05-01 15: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汤蓓:新冠病毒溯源,该做的中国政府都做了
2021-04-27 09:13 中国论坛 -
澳方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外交部:澳方自身信誉严重受损
2021-04-22 15:43 中国外交 -
中国考虑派维和部队?美国防部这回答…
2021-04-20 22:01 美国政治 -
未婚才能演,合理吗?
2021-04-20 19:43 -
71集团军某合成旅穿戴新单兵作战系统演训
2021-04-19 16:5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FBI前翻译暴露了:我们想要再打造一个台湾
2021-04-12 22:58 中美关系 -
“世界将为之颤抖”,记者到场一看…
2021-04-12 16:41 美国一梦 -
BBC“自曝”式提问,华春莹笑了…
2021-03-26 17:05 -
华春莹: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超越美国,而是超越自我
2021-03-26 16:38 中美关系 -
华春莹拿出照片:中国美国,到底谁在强迫劳动?
2021-03-25 16:03 中美关系 -
华春莹笑问BBC:你是觉得美英的确该被制裁,对吗?
2021-03-23 17:19 中国外交 -
西藏军区直20高原复杂地域飞行训练
2021-03-21 08:30 -
中美安克雷奇第一次外交交锋,拜登政府完败
2021-03-19 23:47 中美关系 -
“当总统哈里斯和我......”
2021-03-19 16:38 美国政治 -
-
决定大国兴衰靠政治领导力,而非政治制度
2021-03-11 08:19 观学院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