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展:越南会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越南专家却说……
4.
中国经济成长的大背景:美国的创新经济
为什么Felix会说“我们有广州”?实际上这个就是紧跟着回应的话题,中国的经济崛起究竟是怎样的逻辑?把这个逻辑搞清楚了,也许Felix的说法就相对好解释了。
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以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速度崛起,这方面的解释很多,我在我的《枢纽》里给过一个解释,有的朋友应该读到过。中国经济成长是全球大的经济结构转型的延伸,大的经济转型的起点是美国的创新经济所拉动的。
美国的创新经济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经历过一次结构性的变化。
在此之前,美国创新的新技术等等,主要是掌握在大公司手里,因为大公司有能力做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更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大公司以这个技术作为基本的竞争壁垒。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通过《拜杜法案》,对于发明创造等等的知识产权做了一系列新的权利界定,结果是创新的新技术逐渐转移到小公司甚至个人手里。
对这些掌握特别牛的技术的小公司或个人来说,最优策略是什么?
就是把这个技术卖给尽可能多的别的公司。
美国苹果公司
类似于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它的产品里没有太多自己的新技术,都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的技术,它的能力在于能够把买来的所有技术整合为一个事先谁都想不到的特别酷、特别炫的新产品出来。
这种创新不再有过去意义上的技术壁垒,因为技术本来也不是它的,掌握技术的小公司愿意把这个技术卖给更多的人。
类似于苹果这样的公司的壁垒我称之为“速度壁垒”,就是它要做到创新永远比别人快,你永远追不上我,我就能够拿出创新里面最顶层的那部分利润。
5.
承接西方大规模外包的前提:具备兼容弹性与效率的供应链网络
所谓速度壁垒,就要确保创新效率,那就必须把生产流程大规模地甩出去才能做到,于是大规模外包的需求就出现了。
供应链网络简图(示意)
紧接着的问题是,谁能够承接这个外包?
外包的承接者有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首先,干活必须足够有效率,没有效率,订单拿不着。有效率就要求,你必须足够的专业化,可是一旦你特别专业化了之后,会有一个麻烦,你会被锁死在上游特定的产品创意上,上游一变你马上就死了。
为了不至于承受这么大的风险,你必须得让自己的生产特别有弹性,而弹性的前提是什么?不能专业化,一旦专业化一定丧失弹性。
你要想能够作为大规模外包承接商,就必须效率和弹性同时满足,问题是这两个条件是彼此矛盾的,一个要求你专业化,一个要求你不能专业化,你没法同时满足。
中国找到一个办法,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彼此矛盾的条件,说的准确点,不是说中国找到了这个办法,而是中国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机缘,在市场过程中自生演化出了新的变化,这个东西靠任何人设计不出来。
演化出什么呢?首先,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可以看到大量的、极度专业化的中小民营企业,专业化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我在那边考察最极端的案例,见到生产拉杆天线的企业,一个厂只生产其中一节,另一个厂生产另一节,还有一个厂专门负责拼起来。
这种专业化到极致意味着什么?你的产品被拆解为最终产品的极为基础构成性的要素,极为基础的元器件,被拆解到这个层次后,你产品的通配性反倒会变得特别好。
就好像乐高积木,一个企业只生产其中特定形状的乐高积木,你的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单个东西没有什么用处,放在庞大的网络里和各种各样形状的乐高积木可以组合起各种形状。
无数家中小企业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其中每家企业都极度的专业化,就确保了效率的极大化,它们加在一起构成的庞大网络,这个网络内部,可以不断的动态重组相互之间的配套关系。
以网络为单位确保了弹性,因为里面的配套关系可以不断的动态重组,同时以网络里极度专业化的单个企业为单位确保效率。这样就可以把弹性和效率两个不可兼容的东西放在同一个产品上就同时实现了。
以“供应链网络”为前提,中国才获得了承接大规模外包的机会。
6.
中国在全球经贸双循环结构中的地位:枢纽
在供应链网络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变量——规模,你的规模越大,意味着供应链网络里面的单个小企业越多,分工的深度可以达到更深,效率越高;以及规模越大,小企业越多,相互配套组合的可能性越多,网络弹性就越好。
规模越大,效率弹性兼得的能力越强。我在书里进一步提出假说,这个规模一旦过了某个门槛,就会形成某种成本黑洞,劳动、土地这些要素在你成本当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对于供应链网络的管理能力,这个东西很难量化,但是在综合成本控制能力当中占比会大幅上升。
所以,一旦规模超过某个门槛,对于供应链有需求的制造业都会大规模的往这边转移,而转移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我在书中提出的另一个假说“双循环结构”。我对于贸易战的理解也是在这个假说里。
先说双循环结构是啥样的。
双循环结构
之所以制造业都会往中国转移,是西方国家确保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自然后果。
西方的比较优势是在创新产业上,我非常之不精确地把这称为广义的“高端第三产业”,为了聚焦在“高端第三产业”上,西方必须把它的生产能力外包,第二产业的中低端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中国,过程中,西方逐渐去工业化,中国和西方之间形成二三产业的循环。
非洲作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在原材料上,原材料没有办法直接和第三产业相对接,只能跟第二产业中低端产业相对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一二产业循环,而全球的经贸循环必须以中国作为中介,才能完整的运转起来,形成阿拉伯数字“8”字型结构,中国正好处在那个节点上,这是我称之为“枢纽”。
- 原标题:越南将要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济南一高速欲穿越齐长城遗址,国家文物局不同意
2019-10-18 07:38 -
央视调查:女大学生溺亡当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9-10-17 22:35 疑案追踪 -
审判长当庭怒斥区政府:漠视开发商强拆
2019-10-17 22:33 拆迁 -
乱港分子炒作少女自杀案嫁祸警方,死者母亲首度现身
2019-10-17 22:21 香港 -
@上海市民:今后在上海住酒店不用带身份证了
2019-10-17 21:19 上海观察 -
重庆大学博物馆参评专家否认参与鉴定,称只是简单参观
2019-10-17 19:48 -
重大博物馆参评专家否认参与鉴定,称只是简单参观
2019-10-17 19:33 -
丁石孙同志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2019-10-17 19:25 -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李强应勇专门察看了这个特色商品展销会
2019-10-17 19:06 上海观察 -
“搞乱香港你还能安心吃饭?!”
2019-10-17 18:47 香港 -
挪威政客提名“香港人”竞选诺贝尔和平奖 中方回应
2019-10-17 18:41 -
-
媒体暗访PUA:成为导师可月入10万,需和100个女性发生关系
2019-10-17 17:43 -
-
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9-10-17 16:5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任正非:6G或十年内投入使用
2019-10-17 16:47 华为 -
成为观察员 送观网周边好礼
2019-10-17 16:42 -
外交部:两名美国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9-10-17 16:38 -
受贿7244万余元,当庭认罪悔罪
2019-10-17 16:15 廉政风暴 -
地铁上被猥亵,女子揪住对方一路拽到警察面前
2019-10-17 16:10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