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恼羞成怒?美军对胡塞“极限施压”
“加棚”还是“拆盖”
根据朝中社的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3月25日和26日分别前往朝鲜无人航空技术联合体和探测电子战研究团队视察指导。在公布的照片中,除了以前已经露面的朝鲜“晨星-4”战略无人侦察机和每次出现都打上马赛克的朝鲜巡飞弹和无人机外,朝鲜在俄制伊尔-76运输机基础上自行改进的预警机进行了首次公开试飞,其内部至关重要的指挥控制台的布局也对外公开。
作为朝鲜仅有的3架伊尔-76之一,这架飞机被改装为预警机的过程实际上长期处于西方对朝研究机构的关注之下。该机在2023年10月从朝鲜高丽航空的货运机队中单独“圈禁”之时,西方就开始怀疑朝鲜要对其进行某种改造;2024年,当该机机背上出现改造痕迹时,外界就推测该机将成为朝鲜的某种预警机试验平台;当2025年2月,该机正式背上“圆盘”之后,外界的关注点就已经转移到了该机的试验进程上。如今该机已经确认投入飞行,那么相关的测试和调整工作自然是不可少的。
以如此迅速的状态完成改装及随后的试飞,说明朝鲜这一套设计方案里有相当多的“成熟元素”
在朝鲜之前,伊尔-76运输机已经至少在苏联/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拉克/伊朗等多国被改装为预警机,无论是从方案选择上还是工程应用上,朝鲜理论上都能获得不少经验教训的参考。
也正因此,在这架朝鲜预警机上的改装措施逃不脱伊尔-76预警机的成熟方案:选择了与中国KJ-2000布局相同的三面相控阵固定式圆盘雷达罩,增加了绝大多数伊尔-76预警机都有的两片增强方向稳定性的巨大腹鳍。与此同时,作为一款预警机,无论是A-50/100、KJ-2000还是A-50I,都会封闭机头领航舱,并在机身上安装各类电子设备,在让飞机上遍布各类电子设备天线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其作为空中电子设备平台的价值。为了支持这些设备,机上也会相应地额外增加机载发电设备和散热系统。
但在朝鲜的这架伊尔-76上,除了“大盘子”外,从外观看几乎没有其他额外电子设备,也看不到类似中、俄、印类似机型上的大型机载供电和冷却系统。这当然不能说明朝鲜的预警机是参考同样没有这些设备的伊朗预警机(原伊拉克“阿德南2”预警机)研制而来,但确能证实朝鲜对于该机的改装和使用仍在探索之中。
尽管在金正恩视察的机内照片来看,这架飞机的雷达操作显控台布局很明显在试图模仿类似KJ-2000这样的现代化先进预警机,但在朝中社的报道中,这架飞机被称为“侦察及情报搜集手段”,无疑表明该机的首要功能依然是突出侦察和搜集,或者说满足预警机的基本需求:空中雷达站。
不仅雷达等设施的“简配”,朝鲜预警机甚至连涂装都和“阿德南2”如出一辙
这么做,一方面能够简化改装预警机所面临的技术难关,另一方面也能减小该机在作战中的使用风险。从朝鲜的国土地幅和空中力量规模看,通过预警机将探测目标的信息传递回地面指挥站,再通过地面指挥站指挥各类作战兵力作战在技术上可行,同时也能避免将高价值的战役指挥节点置于容易遇袭的空中,在战时被占优势的敌空中力量攻击后损失导致指挥机关的重大损失。
对朝鲜而言,即便是一架只有“空中雷达站”作用的预警机,依然有相当的价值。它能够作为朝鲜主要的低空监测手段之一,对地面雷达站难以覆盖的低空态势进行观测,提升朝鲜对类似“战斧”巡航导弹等低空突防目标的探测和预警,从而提升朝鲜反导作战的效率。这一能力甚至能够提升朝鲜对本国自制巡航导弹试射后飞行路径的遥测能力,通过扮演类似苏联时期“976”的角色,作为某种空中测控站,改变朝鲜只能在本国近海上空飞闭合航线检验巡航导弹性能的现状。
从朝鲜的国家战略而言,尽管谁都知道核武器与常规武器不可偏废,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朝鲜对于发展相关项目的轻重缓急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发展战略核武器,尤其是攀登弹道导弹“科技树”无疑是朝鲜军工投入的重中之重。但随着火星-18和火星19两款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相继进入试射和量产,朝鲜在对美核威慑的导弹科技树上就算不是“攀无可攀”,也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主要任务。
在此之后,各类常规武器装备的研制同样需要跟上,而在空军的装备领域,以预警机为代表的先进指挥系统,以防空导弹为代表的先进防空系统和以歼击机为代表的战术航空兵体系,自然是朝鲜在这一领域需要全面更新的三大系列。考虑到3月29日金正恩刚刚观摩了朝鲜最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进行综合战斗性能检验试射,预警机的定位和技术来源虽然有些土法上马的成分,但确实既是朝鲜防空装备所需,又是朝鲜搭建本国新一代“天棚”的关键支柱。
尽管外界对这些过于认真的模仿颇有调侃,但对朝鲜而言,“有”和“无”在这些领域天差地别
不过相比这些与大国装备外观上明显对应甚至“严格对应”的大件装备,反倒是一系列看着就普普通通的投弹无人机、自杀式无人机和巡飞弹受到了更高级别的“浑身打码”待遇,一些马赛克甚至“僭越”到了金正恩身上。
在这些无人机进行的攻击演示中,不仅出现了外观模仿AN/MPQ-53雷达车的靶标,一辆改装成“艾布拉姆斯”外观的天马216坦克靶车和一辆朝鲜自制的8轮122毫米自行榴弹炮靶车,也接受了无人机的直接杀伤攻击。一般来说,朝鲜的靶车要么是老旧坦克,要么是纯粹模仿外观的模型,使用这些前几年还在阅兵的新车用来实弹测试,对朝鲜而言无疑是下血本的展示。
而这种展示的意义,在朝鲜人民军参加了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行动之后已经再清晰不过:对于当下的朝鲜人民军和下一场可能的地面战争,价格低廉、数量庞大、难于发现也不好拦截的自杀式无人机,才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角色。在朝鲜所能获得的技术和资源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这些能够大量生产和装备的低价“高技术武器”,才是朝鲜能够以弱敌强的关键手段。这一结论虽然有些无趣而了无新意,但确是朝鲜从俄乌战场上体验到的最颠扑不破的真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施佬 
-
特朗普极限施压:大量B2抵达迪戈加西亚
2025-03-26 14:36 -
首架F-35B完工在即,日本组建首个临时舰载机飞行队
2025-03-25 18:01 -
美尼米兹号航母前往亚太:退役前最后一次部署
2025-03-25 17:35 -
台军扩大教召规模:退伍超8年老兵仍会被召回
2025-03-25 17:31 台湾军事 -
美专家直说了:特朗普这个计划,就是个笑话
2025-03-23 14:36 凉战 -
一周军评:号称“专打中国高超”的日本电磁炮,找上30岁的“明日香”
2025-03-23 09:48 一周军事观察 -
又假装“偶遇”?疑似台舰接受美舰补给视频曝光
2025-03-21 21:19 -
堪比“小汉光”台军立即备战操演都演练了些什么?
2025-03-20 20:02 台湾军事 -
无人船载无人机,乌称用FPV袭击克里米亚俄军目标
2025-03-20 16:53 -
“中国卫星会狗斗”,美太空军上将称太空优势正在缩小
2025-03-19 21:02 -
韩陆军一大型无人机同直升机相撞 两机烧毁
2025-03-18 21:17 -
“从库尔斯克撤退的就像一部恐怖电影”
2025-03-18 21:17 -
盲目蛮干弄坏新舰?钢缆卷入螺旋桨,台军舰大轴变形
2025-03-18 21:15 -
中国“登陆奇观”驳船现身海滩引外媒关注
2025-03-14 19:09 -
韩国为美海军维修的第一艘补给舰交付
2025-03-14 19:09 -
美称中国正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国防部回应
2025-03-14 16:19 中国海军 -
“解放军集结阶段为何不见美军?”
2025-03-13 18:53 -
台媒传“055”锈迹斑斑,一看都是美海军“脏乱差典型”
2025-03-13 18:29 -
如何重振美国造船业?“先涨工资”
2025-03-13 17:08 -
不需要“一键关机”按钮 停飞F35方法多得是
2025-03-13 09:04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9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1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