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恼羞成怒?美军对胡塞“极限施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美国《大西洋月刊》主编被莫名拉入美国空袭胡塞武装决策群的闹剧,不仅泄露了美国即将军事打击胡赛行动出炉的机密,也从第一视角展现了当下美国核心肉食者们的精神状态。而与此同时,美军围绕中东的新一轮兵力集结已经开始,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也将展现一些新的思维与变化。
同样在本周,朝鲜展示了本国研制的预警机样机,让人在感慨朝鲜自主国防无限可能的同时,也在某些层面透露出朝鲜国防思想潜移默化的调整。
对胡塞武装“极限施压"
3月24日,《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撰文披露了自己在3月13日被拉进一个美国政府高层的Signal讨论小组,并提前“被泄密”了有关美军对胡塞武装进行空袭的作战计划。白宫随后承认了这一事实。自此,围绕特朗普政府一众高官是否泄密的争论和对特朗普执政团队草台性的进一步嘲讽,成了这一事件后续的主要内容,至于此事的背景,即3月15日特朗普下令对胡塞武装采取升级军事行动,则并没有人有太大的兴趣。
尽管看起来没有任何人会因为泄密事件被处理,但外界对这一八卦的津津乐道确实说明了国际议题传播的某种逻辑
自3月15日美军对也门数十个胡塞武装目标,包括雷达、防空系统、导弹和无人机设施发动攻击以来,半个月间,根据胡塞电视台Al-Masirah报道,美国已经至少对也门发动了11轮空袭行动。
与此同时,胡塞武装也宣称,至少10次对美国海军在红海区域的“杜鲁门”号航母及其打击大队的护航舰只发动了攻击,并对以色列多处军事基地发动了攻击。尽管这些攻击行动并未对美军和以色列造成什么值得一提的伤亡损失,但考虑到就是这样的军事行动,已经能被美国海军描述为“二战以来面临最激烈的战斗”,这些行动对美国造成的军事压力似乎也不宜低估。
从2023年10月也门胡塞武装为了声援哈马斯在加沙地区的行动,开始在红海上袭击各种与以色列有关商船,并进一步将攻击目标拓展到途径红海的英美军舰以来,红海危机就对全球航运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以美国主导的多国联军在2023年12月就开始发动“繁荣守护者”的行动,出动海上力量为红海商船提供护航,并间断性地对胡塞武装控制地区进行军事打击,但正如2024年8月 ,美国中东海军行动负责人、海军中将乔治·威科夫所说,美国和英国在红海危机中打击胡塞武装的方法,未能阻止胡塞武装并阻止对该地区航运的袭击。
曼德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商船通航量自2024年初受此影响腰斩至今,并未因为联军的护航行动而明显恢复,以色列的埃拉特港更是处于某种实质性关闭的状态——抵达该港口的货船已经减少到“每两三个月”一艘。对美国而言,给予以色列从军事援助到国际舆论支持的全方位支持,既然是少数从特朗普到拜登再到特朗普政府都不会发生动摇的坚定立场,那么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大局已定”的环境下,在以色列缺乏投送能力的也门附近摆平胡塞武装,就成为美国在“巩固美以同盟”和“维护航行自由”这两个位面做出表率的重要方向。
世界银行统计的苏伊士运河交通量在2023年底遭遇腰斩,且一蹶不振
美国自然是不可能通过对话让胡塞武装放弃攻击行为。对特朗普而言,胡塞武装也无法通过增加关税来获得对话的机会。如此一来,进一步增强军事打击力度就成了极限施压的显然方法。美国自3月15日开始升级的空中打击行动,基本可以认为是这一逻辑的具体化反映。
当然,仅凭美军目前在红海常态化部署的“杜鲁门”号航母打击大队的兵力,所谓的打击力量升级充其量就是提升舰载机的出动频率以增加打击烈度,从胡塞武装非但不服软反而继续攻击美国航母编队的动作来看,这一施压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这样的逻辑,美军近期的一系列行动兵力调动,应该就是为进一步升级对胡塞武装的打击进行的准备。
目前,根据卫星图像和其他信息,能够确定美国至少已经派遣4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前往位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加上基地内已有的4架B-52H战略轰炸机以及作为保障的KC-135加油机、C-17运输机等,美军已经为进一步加码空中打击准备了充足的战略力量。
与此同时,3月21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命令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在红海地区再延长部署一个月,并且下令将“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大队也调往中东地区。3月24日,正在亚太部署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停靠关岛,随后于28日离港前往中东,毫无疑问,该舰在停靠期间必定为接下去的中东部署任务进行了人员调整以及物资准备。得益于今年进行服役期内最后一次部署的“尼米兹”号和已经转隶部署到日本的“华盛顿”号,“卡尔·文森”离开亚太水域也不会影响美军在这一地区的兵力失衡。
3月24日正在靠近关岛的“卡尔·文森”号航母
“杜鲁门”加上“卡尔·文森”两艘航母,以及“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大队内的2-3艘护航舰携带的“战斧”导弹,还有部分美国媒体将正在返回法国本土,可能经过红海区域的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和舰上的22架“阵风”也算到账上,美国海军有可能在未来一周左右时间里,在曼德海峡两侧集结起2个航母打击大队,上百架战机的作战力量,并与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群配合,实现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升级。
从空中打击力量的“显著升级”来看,美军的调动可算完成任务,但对于胡塞而言,仅仅空中规模上的提升能否让其发生政策上的全面变革,至少目前依旧是一个未知数。毕竟这样规模的兵力在中东地区只能持续一个月左右,一旦胡塞武装挺过了这轮打击窗口,当美军的作战兵力随着“杜鲁门”号航母的离开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时,如何进一步给胡塞加压的难题,会让已经为”泄密门“焦头烂额的赫格塞斯更加头疼。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施佬 
-
特朗普极限施压:大量B2抵达迪戈加西亚
2025-03-26 14:36 -
首架F-35B完工在即,日本组建首个临时舰载机飞行队
2025-03-25 18:01 -
美尼米兹号航母前往亚太:退役前最后一次部署
2025-03-25 17:35 -
台军扩大教召规模:退伍超8年老兵仍会被召回
2025-03-25 17:31 台湾军事 -
美专家直说了:特朗普这个计划,就是个笑话
2025-03-23 14:36 凉战 -
一周军评:号称“专打中国高超”的日本电磁炮,找上30岁的“明日香”
2025-03-23 09:48 一周军事观察 -
又假装“偶遇”?疑似台舰接受美舰补给视频曝光
2025-03-21 21:19 -
堪比“小汉光”台军立即备战操演都演练了些什么?
2025-03-20 20:02 台湾军事 -
无人船载无人机,乌称用FPV袭击克里米亚俄军目标
2025-03-20 16:53 -
“中国卫星会狗斗”,美太空军上将称太空优势正在缩小
2025-03-19 21:02 -
韩陆军一大型无人机同直升机相撞 两机烧毁
2025-03-18 21:17 -
“从库尔斯克撤退的就像一部恐怖电影”
2025-03-18 21:17 -
盲目蛮干弄坏新舰?钢缆卷入螺旋桨,台军舰大轴变形
2025-03-18 21:15 -
中国“登陆奇观”驳船现身海滩引外媒关注
2025-03-14 19:09 -
韩国为美海军维修的第一艘补给舰交付
2025-03-14 19:09 -
美称中国正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国防部回应
2025-03-14 16:19 中国海军 -
“解放军集结阶段为何不见美军?”
2025-03-13 18:53 -
台媒传“055”锈迹斑斑,一看都是美海军“脏乱差典型”
2025-03-13 18:29 -
如何重振美国造船业?“先涨工资”
2025-03-13 17:08 -
不需要“一键关机”按钮 停飞F35方法多得是
2025-03-13 09:04
相关推荐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2“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89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2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9“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又一顶尖化学家,从日本回中国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