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面对眼下的以色列,“维和部队”还能坚持多久?
最后更新: 2024-10-13 09:33:0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中东局势又一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在以军过去一年的军事行动导致加沙地带超过4.2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约9.7万人受伤后,黎以边境又成了以军军事行动的新方向。以色列、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三方“回合制”交锋之后,部署在黎以边界上的联黎部队的安危又成了新议题。
而在印太方向上,因为中国航母“辽宁”舰出人意料地与“山东”舰在三亚某军港内的“同框”,外界对中国航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的期待也水涨船高。
联黎部队何去何从
以色列从2024年9月23日开始加强空袭黎巴嫩境内目标,以军在两周多的时间里反复轰炸包括贝鲁特市中心和南郊在内的真主党各处重要据点以及人口稠密地区。
9月27日,以色列空军对贝鲁特市区发动了空袭行动。以军出动F-15I战机,向四座高层建筑投掷了多达数十枚(不同报道的说法从60到85枚不等)包括 GBU-31(v)3在内的重磅钻地炸弹,将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及多名真主党高层炸死。
以军9月27日空袭所留下的弹坑
以军持续的空袭行动杀害了黎巴嫩真主党90多名高层和中层领导人,同时也造成巨大的平民伤亡。根据官方数据,已有超过1200人因此丧生,逾1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
与以军大规模空袭针锋相对的,是真主党和伊朗对以色列的大规模报复袭击。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近200枚弹道导弹,根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表的声明,伊朗导弹击中了以色列境内的军事战略中心和以色列空军和雷达基地。有美国媒体根据一些视频分析称,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总部和一处空军基地遭到袭击。考虑到报道相关新闻的美国记者事后被以色列警方以“涉嫌危害国家安全”为由逮捕,相关打击的有效性似乎值得肯定。10月11日,真主党向以色列海法市中心发射了超过150枚火箭。
10月1日晚间,伊朗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导弹攻击
伴随大规模持续空袭的则是以色列陆军的地面行动。根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军之前在利益边界待命的4个师:第36师、第91师、第98师和第146师各自派出部队,向黎巴嫩南部地区试探性的发动攻击。这几支部队从黎巴嫩南部的东部、中部和南部方向出动,在缴获驻守当地的真主党武装的同时,各自控制了一小片黎巴嫩领土。
对于2023年10月7日以来的以军而言,不管是大规模炮击、轰炸居民区,随意杀伤平民在内的非战斗人员,有计划地攻击医疗设施和基础设施,杀伤新闻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都已经不算骇人听闻的新闻了。但当以军开始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时,世界对以色列在本轮巴以冲突中能突破的下限有了更新的认识。
根据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即联黎部队)的报告,以军近期已经多次有针对性地对其发动了袭击:
10月9日,以色列士兵蓄意破坏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监控摄像头。以色列国防军还袭击了曾举行三方会谈的联合国1-32A阵地,破坏了照明设备和通信中继站,并向纳库拉角的联合国1-31阵地开火,击中维和人员避难的掩体入口,造成车辆和通信系统损坏。一架以色列国防军无人机甚至飞抵该阵地,逼近掩体入口。
10月10日,以色列国防军向总部的一个观察塔开火,直接命中,导致两名维和人员从塔上坠落受伤。两名受伤士兵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
在本轮军事行动中,以色列坦克一度抵近联黎部队的爱尔兰UNP6-52营地
联黎部队最初由安全理事会在1978年3月设立,以证实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出,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协助黎巴嫩政府恢复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2006年,安理会在黎巴嫩与以色列冲突后通过第1701号决议,呼吁全面停火,并决定扩大对联黎部队的任务授权,增加兵力配备,以维护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安全。这支部队目前由来自48个国家的10541人组成,包括近万人的军队力量。
联黎部队的职责是防止边境地区发生违规事件,并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虽然维和人员配有武器,但他们通常只能在自己或平民的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时才使用武力。他们负责确保“蓝线”黎巴嫩一侧的安全。而所谓“蓝线”是联合国为结束以色列和真主党先前战争而通过的决议所确定的事实边界,长达75英里(约120.7公里),总兵力万余人的联黎部队则部署在蓝线以北的南黎巴嫩地区。
联黎部队截至今年8月的部署情况态势图
作为维和部队,联黎部队虽有武装但并不享有对黎以任一一方发动军事行动的权限。尽管总兵力已经达到五位数,但考虑到以军投入的兵力规模和黎巴嫩“蓝线”的长度,联黎部队无法真正应对以色列方面的大规模军事攻击;更不用说联黎部队定期要对外公布自身的兵力部署和分布情况,对于以色列军队而言属于完全的单方面透明。从这个角度看,联黎部队从军事上完全不会成为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的障碍,而以军对联黎部队阵地的攻击攻击也毫无疑问不会是什么“误击”,而是对联黎部队的故意行动。
至于这种行动的目的,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丹尼·达农10月10日的表态非常直白,他称“因为蓝线(黎以临时边界)沿线的局势因黎巴嫩真主党的侵略而仍然动荡不安”,因此要求其向北撤退3英里(5公里)。一旦联黎部队这么做了,以军就能借机跟随联黎部队大举进入黎巴嫩南部,清剿这一地区的真主党武装,摧毁真主党的各类据点、仓库和其他设施,通过侵占和破坏黎巴嫩领土的形式实现所谓的“安定局势”。
“安鸟部队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就是安理会是个鸟!”——出自胡戈《鸟笼山剿匪记》
以色列如此赤裸的要求虽然立即遭到拒绝,但联黎部队被迫从“蓝线”沿线撤退的历史还是可能重演。1982年以军入侵黎巴嫩时,已经存在于黎以边境的联黎部队阵地并未阻挡以军装甲部队的长驱直入,而是被以色列所支持的傀儡武装“南黎巴嫩解放军”所占领。尽管“南黎巴嫩解放军”早在2000年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后就土崩瓦解,但相比当年还多少还在意“表面上的国际观瞻”的以色列,眼下因为“阿克萨洪水”和在加沙大规模军事行动不甚顺利的以色列明显已经进入“杀疯了”的节奏,对联黎部队阵地进行进一步的攻击或者直接出兵占领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问题。
“梅卡瓦”在1982年入侵黎巴嫩首次亮相时,就贡献了这样一个名场面
从以色列的安全观来看,当代以色列正从本世纪初“缓和带来和平”的策略全面向着上世纪80年代的全面控制回退。以色列在2000年从黎巴嫩南部撤军,2005年从加沙地带撤军,总体上延续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以色列与埃及达成和平协议的思维,试图通过撤出一些以军占领的原“缓冲地带”减少冲突,甚至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长期和平。虽然这种想法带有相当程度的一厢情愿,但至少以色列人自己觉得这是其让步极大。
但在“阿克萨洪水”之后,以色列上下显然对这种“高姿态”无法解决以色列安全困境的问题取得了新共识,转而试图通过对哈马斯、甚至真主党控制的地区实施彻底扫荡乃至直接高压控制为以色列获得所谓的“安全环境”。
但对以色列军队而言,眼下的战争规律早已不是上世纪中叶那样的“空地一协同,对手就溃败”的经典范式了。以军在加沙清剿了一整年,在付出了严格保密也遮掩不了的巨大伤亡之后,依然没能彻底平定,而黎巴嫩南部这一传统战场的作战行动又已拉开帷幕。
正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当地时间10月5日在一段视频讲话中表示,以色列现在正在7条战线上作战。尽管以色列在过去几十年中,在速决战中几乎无往而不利,但面对总体战的泥潭,以色列能够在美国的支持下再打多久,无疑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鲁宁 
-
中国赴黎维和部队目前安全
2024-10-11 13:56 -
“乌军开会时遭1.5吨温压弹打击,约90人死亡”
2024-10-11 02:15 乌克兰之殇 -
法防长:援乌“幻影2000”明年初交付
2024-10-09 18:16 -
-
一周军评:穿过苏拉威西海,辽宁舰“甩掉”的不只是054A
2024-10-06 10:06 一周军事观察 -
中国海警舰艇首次进入北冰洋海域,现场照片来了!
2024-10-02 11:27 -
南部战区位南海有关海域进行战备巡航
2024-10-01 12:57 中国海军 -
“安提坦”号退役,美海军巡洋舰降至9艘
2024-09-29 20:42 -
真主党使用“法迪”导弹打击戈兰高地以色列军事目标
2024-09-29 20:11 巴以恩仇录 -
南部战区位中国黄岩岛附近海空域组织例行性演训活动
2024-09-28 19:20 南海局势 -
美国空军KC-10加油机全部退役
2024-09-27 17:40 -
拜登宣布为乌提供近80亿美元军援,扩大F16飞行员培训
2024-09-27 10:47 乌克兰之殇 -
辽宁舰旁谈甲午,我们不会再像130年前那样任人欺侮了
2024-09-27 07:52 城事视频 -
这张现场图,有哪些细节?
2024-09-27 07:07 -
阿塞拜疆官宣接收“枭龙”战机,总统阿利耶夫登上座舱体验
2024-09-26 18:00 -
台军首批M1A2T坦克在美装上火车发运
2024-09-26 17:58 -
日新澳军舰过航台海,海军军事专家:让人感到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
2024-09-26 15:50 台湾 -
我军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现场图公布
2024-09-26 06:45 观察者头条 -
中英两军举行防务战略磋商
2024-09-25 20:55 不列颠 -
“新型战机即将露面”
2024-09-25 13:15 长空铸剑
相关推荐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49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67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0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5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