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纪念日。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大陆自然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邀请了与黄埔军校关系密切的两岸各界人士参与。
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台湾地区却出现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岛内也搞了不少“黄埔百年”的纪念活动,另一方面,台湾防务部门、台军“退辅会”等机构却在想方设法“劝退”试图前往中国大陆的岛内“黄埔军人”。
百年黄埔为何会让台湾当局“爱恨交加”,又如何成为两岸一种特殊的“共同纪念”?这自然要从黄埔军校本身的历史说起。
谁是被纪念的“黄埔人”
1924年6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广东国民政府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正式成立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作为孙中山在世时广东国民政府所做的最后几件大事之一,创办黄埔军校是他在辛亥革命后领导一系列革命十余载,在依靠军阀打军阀的失败与陈炯明叛变革命的教训中总结出来,打造属于革命政权自己革命武装的关键一步,也是他听从共产国际建议,践行国共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准备北伐战争的重要标志。
从1924年至1926年,黄埔军校先后招收五期学员,他们不仅成为之后北伐军的中坚力量,也成为日后国共两党高级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
1927年起,随着北伐的进展以及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以及随后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作为国民党“庶出”军官培养基地的陆军军官学校,一面历经本校从广州到武汉,武汉到南京,南京到成都,成都再回南京的迁校过程,一面进行着包括潮州、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分校的拓展。最终在1949年,随着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在中国大陆的全面溃败,黄埔军校所代表的“陆军军官学校”在中国大陆的历史最终划上了句号。
不过黄埔军校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并未终结。1950年3日,国民党政权宣布黄埔军校在台湾“复校”。随后,国民党政府以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高雄县凤山镇的原日军基地开设的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为校址,正式建立起台军的陆军军官学校,开班即称第24期,以明示自己是对黄埔军校在中国大陆23期办学经历的直接继承。延续至今,陆军官校成为当代台湾陆军各类军官和专业人才的必经之地。
无论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大陆,还是在国民党丧失全国政权后败退的台湾,“黄埔军校生”都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
仅以大陆时期的黄埔军校算,从1924年至1949年共计招生23期,有在本校入学的正期军校生,在黄埔军校各地分校入学的军校生,有以其他学校名义入学,在毕业后经核定等同于黄埔某期的“比叙”学生,有用于培训杂牌部队军官的“高等教育班”,有招收各种来路青年培训的“特训班”,有对部队行伍出生者进行培训的“军官训练班”,有针对军政部化学兵进行培训的“特科干训班”,有抗日战争爆发后短期培训基层军官的“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林林总总,总数可达20万人以上。
如果算上其他各种学员、学兵及附设于黄埔的其他五花八门的训练机构人员,数量自然更加庞大。考虑到早年参加黄埔军校的学员们尽管绝大多数早已去世,百年黄埔的纪念活动要邀请他们的后代亲人参加,规模也不算小。
而在台湾地区的陆军官校,除了从1951年第24期学生总队开始招收的正期生外,还从1966年开始开办“专修学生班”,1978年开始开办“陆官专科班”,加总也有数万人之多。
如此一来,黄埔军校在大陆和台湾的两段经历,各自对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时期与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重新建政”,目前仍在运行中的台军陆军官校还在为当代台军提供军官。两岸都有足够的“黄埔人”,无怪两岸对“黄埔百年”的纪念都相当隆重。
孙中山视察黄埔军校
一个黄埔百年,两个“精神家园”
对于大陆而言,黄埔百年的历史意义简单而清晰。
一方面,作为北伐战争之前广东国民政府最重要的革命军事学校,黄埔军校为当时的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骨干,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重要贡献不容忽视。
而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直接体现,尚处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为黄埔军校的建设投入了大批干部,从筹创之日起,即有共产党员在其中工作和学习。列名于“最初组织官长表”的,有10多人是共产党员。第一期学生入校前已加入共产党的有30多人;中山舰事件前,该校有共产党员占前四期学生总数超过10%;至大革命失败时,在该校工作、学习过的共产党员,共达千人以上,目前能查到姓名者,有780多人(未含武汉等分校)。中国共产党不仅成为建校、建军的中坚力量,对黄埔军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黄埔军校中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合影
另一方面,黄埔军校共产党人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壮大和发展,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曾表示,幼年时期的共产党不懂得军事的重要,但“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黄埔军校的教员和前四期学员里,走出了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林彪等一大批我党、我军高级指战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武装斗争,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人才基础。
加上黄埔军校诞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建设工作关系密切。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新中国纪念黄埔百年,就是在纪念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己的重要历史。
但对于至今仍在运行陆军官校的台湾当局,尤其是民进党当局而言,黄埔百年的意义就显得颇为复杂。作为台军最为重要的军官培训机构,也是台军自诩的某些“精神根源”,黄埔军校从大陆到台湾复校延续至今,是当下台军的重要象征,大批台军中高级将领也毕业于陆军官校,对学校有着很深的感情。无论从台湾军队的所谓法统还是对台军的拉拢来看,这“黄埔百年”都是不纪念不行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宁夏一村民驾驶铲车取土损毁宋代古城遗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5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31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9“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7“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