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军费是怎么没的?
关键字: 台湾F35印度军队哭穷军费霍克但印军的这种“风光”背后的却是其相当糟糕的作战准备情况和同样不容乐观的国家经济形势。去年7月21日,就在中印边境对峙尚处于危险时期之时,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提交给印度议会的一份报告中称,该国陆军的弹药库存只勉强够作战十天。主计审计长公署透露,在152类弹药中有121种(约占陆军库存的80%)低于国防部按照“战争消耗储备物资”所规定的可进行40天激烈战斗的水平。这份报告还称,61类弹药库存处于极低水平,而另外83类弹药低于国防部所规定的可维持20天战争的最低可接受风险水平。
与此同时,解放军正在高原上连续进行实兵实弹演习,各种弹药泼水一样地打出去
可以说,重采购、轻使用在印度军备建设的历史上已经成了一种病,而且这种以单纯装备的获取为目的的军备逻辑到今天也没有要改善的架势。
对于大部分军队来说,采购、使用和维护保养是军队建设和使用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而比起采购装备这种一次性的投资,对装备的不断维护和投入,才是这些装备能够持续用于作战的关键性因素。但在最近几十年的印度军队装备建设过程中,由于新装备的“夺人眼球”,印度军队把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新装备的采购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装备的维护。
就拿现在看起来印度不太缺的坦克来说,印军总数3000多辆的坦克中,有大约1600辆是2001年以后开始向俄罗斯采购的T-90系列坦克,而剩下2000辆左右的则是80年代开始装备的T-72坦克。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还没有T-90的时候,这一空缺是由2000多辆T-54/55坦克填补的,但在90年代中期,印军的T-54/55坦克就已经有90%以上因为长期得不到维护和缺乏备件而陷入无法使用的状态之中。作为全世界公认简单皮实的装备,能把T-54/55系列的妥善率搞得这么低,也只有印度陆军能做得出来。而现在印度装备的T-72妥善率如何,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印度连参加“坦克两项”的T-90这种“面子工程”都能连续两辆坦克当场发动机出故障瘫在赛场上的情况看,印军的装备维护显然还是值得担心的。
凭借遥控高机和超强马力刷了一圈时髦值的T-90,两台都趴窝了,情何以堪啊
至于空军装备的更新,对印度空军来说就更加糟心了。印度空军从上世纪末开始准备筹划更新重型、中型和轻型战斗机,但是除了重型的苏-30MKI在被俄罗斯“坑成正果”之外,中型和轻型战斗机的采购都遭到了惨败。“阵风”战机虽然从引进生产126架变成了直接购买36架,但是好歹是签上了协议,轻型战斗机引进干脆因为印军不切实际的低价格和“印度制造”的几次搅局至今一无所获。
当然,很多国家引进武器装备都有类似的问题,但对印度来说,烦恼却是双倍的——印度在引进各种进口战机的同时,还有一个规模庞大、耗资不菲、效率极低还特能忽悠的国有军工系统。虽然印度的军工系统承担了不少诸如组装T-90(号称国产)或者组装苏-30MKI的工作,但他们的野心一直在于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武器装备,而且这些装备偏偏还得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引进的装备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于宝辰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