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军费是怎么没的?
关键字: 台湾F35印度军队哭穷军费霍克说实话,这次出现的“霍克”第二阶段改进型是70年代末的产品,放到今天已经40年了,加上台军没有技术能力对这些“霍克”升级,其剩余寿命显然不容乐观。如果台军没有对“霍克”进行彻底翻修的话,这些导弹用不了10年就会完全丧失战斗力。2017年台军在一次试射中连续有两枚“霍克”在发射后自爆,就很直观展现了这一问题的现实性。
当然台军嘛,即使不能用的武器,当做架子摆在那里也是要做的。台军在1958年获得的美制“奈基·赫拉克勒斯”远程防空导弹之后,一直用到1996年台海危机之后才退役,但实际上根据台军自己后来披露的材料,这些导弹在1991年试射时就已经严重老化难以执行高威胁任务,1993年3月之后完全沦为发射架上的摆设,但是台军因为没有能及时服役的替换装备,就这么“摆”了整整3年的样子,这些“霍克”的情况,很难说离当年的“奈基”差多少。
被做成纪念标志的台军“奈基·赫拉克勒斯”导弹——其实服役末期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个摆设了
可是“霍克”能退役么?不能啊!为什么不能?退役了台湾还怎么吹牛啊!
吹什么牛呢?当然是“世界防空密度最大”的迷之自信。
台军现役的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理论上有27个连(一个连一套系统),但是其中有12个连都装备了各型“霍克”导弹,虽然最后一批导弹交付于2000年,但是这些导弹系统中大部分已经服役了30年以上,由于台湾不像中俄等大国拥有对导弹彻底翻新的能力,这些“霍克”的状况实际上就非常可疑。加上台军没有进行“霍克21”这一终极升级,这些老导弹很难说能够在台海上空真正起到什么作用。至于剩下的“爱国者”系统里,有6个连的“爱国者3”虽说是反导专精,但在防空作战里的射程反而要大打折扣。剩下的导弹系统数量虽然也不少,但是一来“密度最大”这个牛皮吹不起来,二来即使按照现在台军的部署,所谓的“密度”也只是针对台湾海峡一侧,而在台海东侧,台军的总共只有3个“霍克”导弹连布防,别说“密度”了,连全部覆盖都做不到。
“总捅大人诶,你知道我们的国防政策是审摸嘛?”
“当然是保卫台湾咯。”
“错了啦,是要人相信台湾受到保卫了诶!”
“让谁啊?老共吗?……”
“让投你票的那些绿民诶!老共早知道我们国军是战五渣了啦!!”
实际上,如果把台军防空导弹的问题“拔高,那就不难看出一个根本的问题:台军装备不仅不先进,还非常地”穷”,以至于无法完成台军装备的正常换装。
台湾在过去10年里,平均军费大约在100亿美元左右,按照一般国家军队的军费结构,大约30%左右也就是30多亿美元可以用于装备采购和更新,如果这个节奏维持30年,那么台军30年内可用于采购装备的经费总额大约是900亿美元。而按照台军的主战装备估算,台军差不多有1000辆主站坦克、300架第三代战机,30艘大中型水面舰艇,40个防空武器连(27个防空导弹连+18个高炮导弹混编连),按照现在的“行情”,按照500万美元一辆坦克,8000万美元一架战机,8亿美元一艘战舰,10亿美元一个防空导弹连(这些价格基本都算是“瞎标”,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现在除了中国或者俄罗斯产品,很难买到这么便宜的)计算,这些装备的价格就已经高达890亿,军备经费就只剩下10亿美元。而那些没有被笔者计入主战装备行列的产品,比如各种雷达、数千辆装甲输送车和数万辆卡车,上千门大口径火炮和各种轻武器,以及各种武器弹药,各类导弹等等……显然不是这10亿美元能搞定的。
2016年落水的台军“勇虎”坦克
好看吗?想玩吗?没玩过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于宝辰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87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