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洋:客机大战——庞巴迪挨闷棍,中俄能学到什么
关键字: 庞巴迪C919CR929客机民航机波音FAA1998年庞巴迪宣布上马的“BRJ-X”(庞巴迪支线客机延展计划)就是一例,这款窄体双引擎客机使用与MD-80系列一样的2-3座位布局,计划瞄准85-110座级别的市场,并宣布将在2003年投入运营。不过最后在综合考虑了研制成本和技术难度后,庞巴迪公司最终放弃了这一项目,转而宣布在当时已有的CRJ700项目的基础上加长机身,衍生出载客量90座的CRJ900以及104座的CRJ1000。
乍看起来,CRJ系列在延长机身后也覆盖了BRJ-X的相关载客级别,但在技术上,CRJ系列作为标准的小支线客机,使用的2-2的每排4座客舱,要进一步增加载客量的话,其机身就要长的过分了,而且2-2的小客舱一旦太长就会给人一种隧道般的压抑感,因此CRJ1000差不多已经是这一级别客机载客量的极限;而BRJ-X采用的是2-3布局,每排5座,压抑感要比4座减轻不少,机身长度控制得也较短,未来只要加长机身,载客量也能轻易突破110座的限制,理论上甚至可以达到MD-88那样的155座级别,从而从纯粹的支线客机进化为支线-干线两用客机。
也正是在跨世纪的这一段时间里,巴西航空公司启动了70-122座级别的E-jet计划,而空客的A318和波音-737NG-600也就是在这一时间内先后交付或者首飞,不难看出,在世纪之交,120座上下的客机领域的竞争其实相当激烈,而庞巴迪出于开发成本原因退出这一领域,多少也有些可惜。
也正是因此,在2004年,庞巴迪启动了新一代的研究计划,并在最终成为了目前庞巴迪C系列的初始方案。当时确定的方案是C110和C130两个方案,分别对应110-115座和130-135座两个机型,随后发展为108-133座的CS100和130-160座的CS300两件产品。也就是这两个方案,引发了此后波音与庞巴迪,乃至美国与英国、加拿大的仇恨纷争。
困局中的利益
从规格上看,CS100和CS300同波音市场上正在交付的737NG系列、空客A318/319系列都存在直接冲突,不仅在座位上基本同级,而且在航程上也大致接近。但是在一开始,庞巴迪的行动并没有引发太多的担忧。因为在最初提出C110和C130两个方案之后,航空市场上对这一产品反应冷淡,以至于庞巴迪在2006年一度暂停了C系列的研制,直到一年以后才宣布继续研发,并预计在2015年投入实用。
不过随着项目走上正轨,基于庞巴迪多年在支线客机领域的成就,C系列在开发阶段还是受到了不少的支持。2008年,德国汉莎航空与庞巴迪签订了60架的订单,还获得了卡塔尔航空公司和国际租赁金融公司的兴趣。2009年C110和C130正式更名为CS100和CS300,并且全面继续研究和原型机的制造。随后该机又陆续拿下了多家航空公司的420多架的订单。
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波音和空客是真正感受到庞巴迪潜在的威胁了。2010年,空客正式宣布研发A320neo系列客机,一年后,波音737MAX也宣布进入开发。虽说这两款飞机的上马本来就有互掐的意味,但是庞巴迪C系列的威胁显然也是不可忽视。
不过随后庞巴迪的C系列客机研制却遇到了不少麻烦,该系列原计划于2013年投入运营,但最后知道2013年9月才进行了首次试飞;次年5月29日,试飞的1号机在进行地面测试时引擎发生火警,需全面停飞。经调查后发现是引擎的润滑系统出现问题。2014年9月7日,装上新改良引擎的试飞机恢复试飞。2015年2月27日,较大型的CS300首次试飞成功。2015年年底,CS100的型号认证由加拿大交通部获得通过。
但在民航机领域,试飞远远不是型号胜利的标志,量产和交付才是。而庞巴迪在过去两年里的问题,却是其交货速度远远不能满足需求。2016年庞巴迪计划交付15架C系列飞机,但实际上只交付了7架;今年庞巴迪承诺将交付30-35架,但到目前为止,同样只有7架交付了用户。
与消费产品的出货拖延不同,民航客机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其投入的资本预期是要产生足够的价值的。因此如果说苹果公司的交货延迟会导致新上市的iPhone手机价格暴涨的话,民航客机的交货延迟则意味着两件事:订单的取消以及以天论数的赔款。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庞巴迪C系列在推出之初,能够获得大量国外订单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该机全新的GTF发动机,全新的气动外形设计,全新的结构、材料和系统等新技术应用,可以给航空公司节约20%的油耗,从而大幅度节约飞机的运行成本。而从2016年起,有关庞巴迪C系列使用的PW1500G齿轮传动式涡扇发动机交付延迟、产能不足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庞巴迪。
庞巴迪公司此时已经为这一项目投入了超过54亿美元,这其中还有大约30亿美元的债务,远远超过其立项之初34亿美元的预算。沉重的债务压力下,交付推迟又让庞巴迪的订单没法转换成足够的美元支付自己的欠账,反而是公司的其他项目受到影响:庞巴迪公司一度被迫暂停利尔800公务机的研制,同时推迟环球7000和8000公务机的项目,以便保障公务机部门的正常开支。
而根据瑞士信贷集团的预测,庞巴迪公司需要至少额外20亿美元才能度过难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庞巴迪甚至连出售股份给空客的想法都出了的原因——缺口之大,已经不是靠闪转腾挪所能搞定的了。
关键时刻,在加拿大这样的自由市场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是相当社会主义的:魁北克省政府拨款10亿美元投资给庞巴迪,用于资助C系列项目的研究,加拿大联邦政府也决定在4年内给庞巴迪提供2.76亿美元的无息贷款。而这,就是开头波音控告、美国商务部裁决的所谓补贴的全部内容。
谁的利益?波音还是美国
其实从市场占有率看,庞巴迪虽然已经获得了400架左右的订单,但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其实很小。在波音737NG系列在过去20年里已经生产了超过6000架之后,目前波音公司仅737NG的“尾单”就有将近600架,而从去年开始交付的波音737MAX系列现在拥有的订单数量就已经达到3800多架,未来显然还会进一步增加,就算按照波音公司每年400多架的交付速度,手里的订单也已经至少要10年才能吃完;而空客公司A320系列客机目前也有5535架飞机的订单有待交付,按照空客一年同样400多架的产能,也需要10年才能消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