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洋:核潜艇与均衡舰队,谁欠谁的账?
关键字: 中国海军核潜艇反潜均衡舰队但是作为一款核潜艇,093系列的一个不小的问题就是动力不足。由于其研制之初的进度需求,其核反应堆本质上是第一代核反应堆的升级改进型,虽然提升不少,但性能和潜力都十分有限,也导致了潜艇的水下航速始终只能徘徊在25节左右,在与航速35节甚至更高的别国攻击核潜艇对抗时处于劣势,在跟踪别国最高航速24节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时也难度不小。另外,其艇载武器数量的不足,以及水声设备与西方先进产品的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但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另一个往往为人所忽视的原因——大直径潜艇耐压壳制造技术问题。
耐压壳的尺寸决定了潜艇的基本尺寸,也决定了潜艇内部有效空间和可以容纳的设备大小。当代美、英、俄三国的攻击型核潜艇无论使用单壳体还是双壳体结构,其耐压壳体尺寸都已经超过了10米级别,这也赋予他们在潜艇内部设计和设备布置上的极大便利;而我国因为长期没有突破10米级别的
大直径耐压壳,潜艇耐压壳直径只能在8米级别徘徊,使得潜艇无法采用更大型的反应堆,功率迟迟不能获得根本性突破,使得潜艇的吨位被限制在6000吨,航速也难以大幅突破25节;主动声呐基阵因为尺寸的限制无法扩大,限制了水声系统的性能和探测距离;武器的携带量也显著不足,大型化的艇载武器携带极为苦难,093B型为了在艇内安装垂直发射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甚至只能让发射筒伸出耐压壳主体结构,在艇身上形成明显的突出结构,而国内为了能让潜艇容纳更大尺寸的核反应堆,更是在耐压壳结构上探讨了千奇百怪的“脑洞”设计……可以说,大直径潜艇耐压壳体的缺位,已经成了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核潜艇性能快速提升的关键渠道。
虽然只是脑洞,但是这种耐压壳结构的提出,多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比起技术上不足还要难以弥补的,则是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的作战经验上的相对缺乏。诚然,比起印度这样断续租用别国核潜艇来训练本国核潜艇艇员的方法,新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利用本国核潜艇培训自己的艇员队,而且一直对训练要求严格。
在上世纪90年代唯一的092型核潜艇在“巨浪1号”潜射弹道导弹定型后,由于406艇长期没有任务,海军还专门对其艇员队进行了包括发射鱼雷在内的攻击型核潜艇训练。但由于早期核潜艇“三岛潜艇”的坏名声,虽然其续航力理论上几乎没有限制,但绝大多数训练和试验都在近海展开。比如中国海军引以为傲的核潜艇90天的长航试验,航程23625海里,几乎都能进行一次环球航行,但实际航行的位置基本都在青岛外海。
直到本世纪初,中国核潜艇才开始相对频繁地在第一岛链附近的水域出没,而到印度洋、太平洋甚至大西洋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巡航任务,则已经是2010年以后的事情了。尽管常规潜艇和核潜艇艇员队的训练在许多方面有许多相似,但二者无论是在具体设备的运作还是潜艇本身运用原则都有相当大的不同,对有着规模可观常规潜艇艇员储备的中国海军来说,在短时间内培训出合格且足够的核潜艇艇员的基础非常好,但要让他们都熟谙冷战高峰期“猫鼠游戏”的各种技巧,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寻找新的出路
对于当下的中国海军而言,核潜艇的使用实际上还处于刚刚放开手脚的情况。无论是进入大洋进行长期巡航,还是为新生的航母编队提供高速的水下屏护,或者给刚刚开始执行例行战备巡航的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长达几十天的伴随护卫,对于中国海军而言,都是一个接触不到10年的新科目。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新科目的存在,中国攻击型核潜艇得以真正找到了只有核潜艇可以执行的关键性任务,并让核潜艇从一种“性能上比常规潜艇好”的舰种上升为远洋海军不可替代的关键性舰种。
要知道,海军虽然是核潜艇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但直到上个世纪末,海军在总结091和092工程的得失时,并没有对核潜艇的水下高航速和大续航力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反而对核潜艇工程的研制经费过高意见不小。毕竟在当时的海军潜艇部队看来,无论是出第一岛链的所谓“远航”,还是在中国近海进行反舰反潜作战,核潜艇都不存在常规潜艇无法取代的独特优势。长期在海军内主张发展潜艇的声音,也大多没有有针对性地区分核潜艇和常规潜艇。
从这一点来说,随着中国海军“下饺子”和“造航母”的进程不断加速,中国的“核潜艇”才真正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而大力发展以核潜艇为核心的水下力量,并非与建设均衡海军舰队、发展大型水面舰艇背道而驰的零和博弈,而恰恰是均衡海军舰队的需求召唤更加强大的远洋水下舰队。从这点出发,才是中国扩张海军核潜艇部队的题中之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66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1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8“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