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洋:核潜艇与均衡舰队,谁欠谁的账?
关键字: 中国海军核潜艇反潜均衡舰队【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前阵子,有关中国海军乃至世界范围里核潜艇反潜作战模式的应用,在观察者网上引发了争论,从核潜艇反潜的数量需求,到反对核潜艇最佳反潜平台的驳论,再到反对“潜艇制胜论”的貌似公论。从对中国海军水下作战力量未来的展望演化到以所谓的“平衡舰队论”批评正面评价核潜艇作战能力。笔者觉得,中国海军的潜艇作战力量结构极为特殊,如果光是谈美俄两国的核潜艇作战体系,显然无法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国核潜艇的现状。想要厘清中国海军需要什么样的水下舰队,就得从中国海军的反潜水平和核潜艇技术说起。
均衡的舰队与必须的核潜艇
怎样的反潜手段才是最好的反潜手段?时代进展到今天,单一武器反潜制胜的论调除了在做驳论时要拿出来当做不堪一击的靶子外,大约已经没有人会当真了。无论是拥有大甲板航空母舰的全球海军、只有轻型航母的地区性海军,还是只有驱护舰的普通海军,建立一支均衡的海军作战力量,通过各类水面反潜舰艇、航空反潜机、潜艇以及各类固定和非固定水声监听设备的配合,对敌对力量的潜艇实施立体的侦测和攻击早已成为共识。
建立一支均衡的海军作战力量,通过各类水面反潜舰艇、航空反潜机、潜艇以及各类固定和非固定水声监听设备的配合,对敌对力量的潜艇实施立体的侦测和攻击早已成为共识
对中国海军而言,均衡的舰队反潜作战思想同样早在建国初期构建“空、潜、快”型近海海军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虽然上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海军几乎没有什么需要面对的水下威胁,当时的常规潜艇也没有反潜作战的能力,但中国海军仍然初步建立了以驱护舰、猎潜艇和水上飞机组成的空海协同的反潜体系。
之后,中国海军的反潜体系历经多次装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加上核潜艇的实用化以及常规潜艇反潜能力的具备,到上个世纪末,虽然整体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并不强,但中国海军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套了均衡的搜潜反潜作战体系的架子,包括以051、052型导弹驱逐舰和053系列导弹护卫舰为主的近海反潜力量,以037系列猎潜艇为主的近岸反潜力量,以091型核潜艇、039型和035型常规潜艇为主的水下反潜力量,以及以水轰-5(当然其数量和性能都只有象征意义)和直-9舰载反潜直升机为主的航空反潜力量。
进入21世纪,特别是随着以052C/D型导弹驱逐舰和054A型导弹护卫舰为代表的新一代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服役,中国海军的反潜作战体系也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始了更新:排水量更大也更先进的056型护卫舰,093型攻击型核潜艇和039A/B、“基洛”型常规动力潜艇,“高新六号”岸基大型反潜巡逻机、卡-28和新型直-9、直-8反潜直升机。特别是当辽宁舰以及首艘国产航母合拢下水后,航空母舰也为远海舰队的反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是当辽宁舰以及首艘国产航母合拢下水后,航空母舰也为远海舰队的反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不过正所谓“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水桶的容量”,虽然这是一个均衡舰队、综合反潜的架子,但是平心而论,中国海军并非在每一个方面都实现了相同幅度的增长,而考虑到这些领域原本基础的差异,这一不均衡就显得更加突出。在水面战斗舰艇领域,中国大中型驱护舰如今已经基本实现了一线舰队(即6个驱逐舰支队)水面舰艇的现代化;而近海作战力量的核心则随着几十艘056型轻型护卫舰的相继竣工和服役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伴随着水面舰艇质量改善的是舰载反潜直升机部队的规模,而航母等大甲板载机舰的服役更为大型反潜直升机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大型岸基反潜机虽然目前数量还较为有限,但也实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全面突破。
至于潜艇这一水下反潜力量,则出现了相当多的新变化。一方面,从装备换装的角度看,无论是核潜艇还是常规潜艇,中国海军都已经实现了相当数量的更换。但如果从整体的反潜作战环境来看,问题就并不是简单通过换装能够解决的。
对于潜艇作战来说,尽管其作战原则和基本作战形式是相通一致的,但在当下的技术水平情况下,常规潜艇与核潜艇的作战特点。核潜艇因为具备基本上无限的续航力,在水下可以长时间保持相对较高的航速机动,其机动性能在某些条件下甚至还优于一些航速不快的水面舰艇,因此其作战行动以在水下持续机动,并利用高航速保持对目标的接触,或占据有理阵位发起攻击为主要特点。相比之下,常规潜艇虽然水下最大航速也不低,但因为潜艇上只能依靠蓄电池提供水下航行的动力,所以除非遇到极端情况,否则堵上全部电力豁出命去,全速航行一小时的行动一般不可能发生。大多时候,以静音低速在提前占据有利阵位,并且持续“蛰伏”以等待有利作战时机才是常规潜艇的标准战法。
大型化远洋常规潜艇的设计意图是充当“小核潜艇”用,但实际在作战中与核潜艇的战斗力差距依然巨大
尽管中国新一代的大型常规潜艇采用增加蓄电池、配备AIP系统等手段延长潜艇在水下的作战时间,但是机动性上的根本差异却改变不了。在近海反潜作战中,因为海域深度较潜,且海区相对狭窄,常规潜艇凭借数量和安静性的优势,的确可以以提前设伏“守株待兔”的方式实现对海区的控制与反潜作战。但随着远海深度增加、海区范围迅速扩大,能够在水下高速航行的核潜艇在这种状态下还有较好的作战效率,而低速常规潜艇设伏所能覆盖海区的比例则迅速减小,其作战效能也直线降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