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语道破:扛住漫天要价,等待坐地还钱
最后更新: 2025-02-26 17:49:02所以现在美国的这种急速转向和撤退让欧洲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他们现在试图通过马克龙这样的人去劝服、去说服、去和特朗普沟通。这是欧洲没有办法选择的选择,因为它的实力放在这。特朗普这一侧,就我个人感觉而言,从现在开始到差不多五六月份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乌克兰什么时候对特朗普提出的矿产资源条件让步,以及乌克兰内部的政局变化。
今年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三年以前,泽连斯基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的,尤其是出乎欧洲意料的,留在了基辅,扛住了俄罗斯的第一波突击,顶住了各种压力。之前有消息称,在冲突爆发48小时之后,就有来自英国的意见,建议泽连斯基撤离。如果消息是真的,泽连斯基出乎意料地顶住了这波压力,让他成为能够将局面延续至今的乌克兰领导人,并且将俄乌冲突带到了今天的局面。
泽连斯基现在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他出乎意料地顶住了来自特朗普的压力。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限定泽连斯基一个小时签订出卖50%矿产收益的这样一份协议,最新的这份协议在措辞上变得更加强硬,希望为特朗普挽回更多尊严,要求乌克兰不仅把稀土,而且把包括石油在内的100%的矿产资源全部交给美国,但是美国不提供任何安全保障。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
泽连斯基如果能有效地顶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一些条款,或者把协议拖足够长的时间。直到它被美国用某种方式彻底解决之前,泽连斯基会持续地向全球去展示,特朗普本质上是童话里穿着新衣的国王,而他扮演的是那个大喊出声的小孩。
人们会惊讶地发现,不说美国在面对像俄罗斯或者是东方大国那样的同等类型的国家时,在外交上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即使在面对乌克兰这样的国家时,美国仍然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
美国不是无所不能的,他真正能够做的事情可能首先集中于所谓的嘴炮、精神攻击和意志性的压力,他给出的漫天要价不仅很多时候是可以坐地还钱的,甚至在必要时连乌克兰这样的国家也可以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而表示无视。我不接受你的这种疯狂的要价,我甚至不接受当你这种处于精神上特别癫狂的状态下,跟你谈判。这种方式对世界产生的冲击,或者说对特朗普这个任期产生的冲击,其直接和间接影响将远超人们的想象,甚至可能是带有某种颠覆性的重大转折点。
现在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可以用恼羞成怒来形容,大家都认为乌克兰已经触怒了“懂王”,希望乌克兰能够降低调门,赶快做一些取悦“懂王”的事。但对此,美国跟乌克兰处在两种不同的场景当中。
对于乌克兰来说,现在是事关国家生存型问题的国家安全核心利益场景。没有兴趣玩这种讨“懂王”欢心的游戏,而是希望能够用一种严肃的、认真的方式,从乌克兰的角度,去解决俄乌冲突问题,让特朗普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乌克兰的需求,或者美国中长期的国家利益诉求,去推动能解决俄乌冲突的有效方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单纯地耍宝。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遭遇到了第二重的制约,就是基于实力的制约。对于特朗普来讲,从美国的对外战略、美国的霸权等宏观的中长期维度来看,特朗普现在的主张,极其荒诞、不合理,甚至可以说不符合美国维持霸权利益的需求。
但是对特朗普来说,这是一种务实的、本能性的选择。在美国已经没有办法从地缘政治博弈中获得他想的实质性成果时,从商人的逻辑出发,或者从商人的杀手本能出发,我要快速止损。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去做,因为他完全就是一种商人的思维。
第一,停止没有价值的持续投资。因为我是投资方,你是项目组,既然项目一定要失败,那失败的是项目组,不是投资方。
第二,我追回已经付出的投资,收回应付的账款,并且我确保我收回的应付账款比真实给出钱更多,就是确保净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地缘政治和大国战略竞争当中的一种重商主义者。古典重商主义者,就是用一种货币化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国家利益。而且他追求国家利益的净增加,就是货币净流入政府,而不是国家。
所以在他看来,把关税作为主要的工具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那么这就是理性的、有利的。在俄乌冲突中,他如果能够获取乌克兰的矿产资源,那可以增加美国的经济收入,他停止向一个注定要失败的冲突当中去注入美国的援助要素,可以停止美国政府的损耗,因此这也是一种收益。
乌克兰有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图自冲突与环境观察站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停留在货币化阶段的这样一种重商主义思路视角下的国家利益博弈。这在美国的历任总统中是不多见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空前的。
首先,它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产生的直接冲击之一,展现在美国的欧洲方向。这动摇了,甚至可以说是严重动摇了乌克兰这样的国家从美国获得长期、持续、稳定、可靠、有效的安全保障的信心。
第二,它呈现出显著的孤立主义、自我中心的霸权倾向。抛开乌克兰和欧洲,单独跟俄罗斯进行停战谈判的时候,这种抛弃、自我中心和孤立主义倾向表露无遗。
第三,它明确表示不愿意继续承担盟国的安全外包义务。从一开始北约的条约要求其成员国2%的国防预算,到3%,再后来到5%。用马凯硕的话来讲就是,欧洲如果能够长期维持国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又能够实现有效的联合,那欧洲是不需要北约的。
孤立主义是影响特朗普对外战略制定、推动和行为的核心主导思想。孤身一人的霸权,不需要购买盟友的支撑,而应该用强势的方式胁迫或者是捆绑盟友,和美国国家利益绑定,这是一种更加孤立,更加自我中心,但又同时更加追求特立独行的美国例外的新霸权主义思路。
这几点可以看作是在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在美国处理俄乌冲突开出和谈条件、与俄罗斯接触、与乌克兰接触,在此过程当中表现出的美国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比第一任期特点更加鲜明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那么这个毫无疑问会对世界,会对美国和盟友的关系以及对美国自身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时这会贡献更多的分析材料,贡献更多供广大有才华的网民加工的槽点,甚至是直观的、带有戏剧性效果的一些行为。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值得我们仔细观察,持续观察,并且在此过程中体验当下国际关系历史进程地徐徐展开。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扛住漫天要价,等待坐地还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毛泽东如何挥就神来之笔,吃掉阎锡山的王牌部队“独2旅”?
2024-11-08 08:36 -
美国如何用“伏特台风”篡改证据抹黑中国?
2024-07-11 07:53 -
菲律宾是美国放在南海的“阳谋陷阱”,中国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国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