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语道破:为何被清算?马斯克把USAID的底色逼出来了
但是在安德鲁·纳西奥斯看来,这只能说是一种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说法。因为美国作为一个外部势力,如果要在当地丝滑地潜入,就需要找到一个当地能够接受的切入口。毫无疑问,除非这个国家已经是一个跟美国一模一样的国家,或者完全接纳了美国国内政治特性的国家,否则该国家所通行的政治语言、使用的话语体系以及关注的核心价值跟美国国内肯定是不相同的,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根据纳西奥斯的访谈,在这些国家里,美国的USAID就会找一个合适的项目进行包装,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和它试图要接近的那个群体持有观念相同的身份,然后用这样一种口号去吸引对方向USAID靠拢。
说实话,如果不是像安德鲁·纳西奥斯这样的人出来现身说法,一般情况下,相关材料即使是公开材料,也很少会把话讲到这个地步。你可以把这个理解为是马斯克推动USAID变革过程中的一个意外收获,就是他无意中用一种意料之外的方式逼出了USAID的底色。
最后有人会问,马斯克这样做了以后,美国人是不是就不在外面去搞颜色革命也好,或者说不在外面去推行那些有利于美国的小型行动,或者扶持这种公民社会?事实上马斯克推动的DOGE部(政府效率部),他们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美国国务院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间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采取所谓的小型社区行动项目。就是甲方金主爸爸——美国的政府,通过美国国务院,不经过任何中间人,直接把所谓的预算和责任分散给当地的行动负责人。即你不是美国政府出去的人,也不是跟美国政府有关系的人,你是直接从美国政府那儿领钱的人。潜台词就是对于这些项目和钱的审计工作,将由美国政府直接承担——我发钱,我审计,你向我领钱,我对你进行审计。
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尤其是从直观的商业成本而言,对于像马斯克这样的人,这完全符合马斯克运营公司的理念,而且他会认为这是一种极大节省中间成本的手段。
事实上USAID这次成为马斯克首当其冲的审计对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机构本身的臃肿。
USAID本身作为独立利益第三方的膨胀,使得它逾越了原先的设计初衷。原先,它应该是一个没有显著政治色彩,不为任何美国国内政治党派服务,只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白手套。但现在,它自己有了太多的独立利益,权力太大,而这种权力带来了利益的膨胀。这种利益的膨胀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权力进行滥用的诱惑。很明显,USAID并没有抵挡住这样的诱惑。马斯克披露的一些材料中显示,在一些相关国家,包括美国国内, USAID应用自己的媒体项目去为特定的政治利益站台,为特定的政治党派站台,甚至卷入美国国内两党政治,更直白地说是卷入到了针对特朗普的政治斗争中去,这才是导致这次它被清算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USAID本身在项目的绩效方面确实有经不起考评的地方,比如它所拨发的资金和所涉及的活动项目,与它最终要实现的意图之间所呈现的明显偏差。更重要的是,公开账目形式上面呈现出来的认知落差,以及美国国内政治过程、政治议题的过度敏感,使其失去了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初衷,这是导致它被清算的第二条原因。
第三条原因就是USAID最近几年的效果不好,并没有拿出几个能够让世人折服的有效案例。或者说它苦于某些原因,部分相对成功的案例并没有能够拿到阳光下来进行讨论,从而在舆论上被打了一波。
2025年2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际开发署大楼在发布了一份建议机构人员远程办公的备忘录后关闭。路透社
这几条原因导致USAID遭遇了困境,USAID的困境以及马斯克对于USAID的裁员构想以及后续将要出现的行动,凸显的是这届特朗普政府治理国家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即建立在生活直觉基础上的运动型治国。
运动型的国家治理就是用个人的直觉和生活经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治理国家的实践业务经验,来构建一种具有非常强烈的情绪冲动性特征的氛围,从而对政府部门展开一轮具有显著欺软怕硬特征的效率变革。所谓的欺软怕硬特征就是指他从一上来就避开了以美国国防部系统为代表的,或者说冗员问题最严重、预算问题最严重、涉及利益最多的那部分,而只针对相对次要、边缘的一些机构展开清理和制裁行动。
USAID在其中首当其冲,但是具有讽刺意义,或者说一个历史老人扔出的回旋镖是什么呢?单纯就美国的外交而言,现在要砍掉的USAID可能恰恰是自冷战以来,美国对外战略过程中,以非政府直属部门形式,为美国外交做出最重要间接,甚至直接贡献的一个机构,这会导致产生一个非常滑稽的效果。它不仅会让美国在软实力方面彻底走向跛脚,而且它会让美国对外战略的体系建构遭遇巨大而直接的冲击。
这对于美国从冷战中后期开始构建、形成并完善的一套,掩盖在发展名义下,对外实现间接渗透、间接干预和间接影响的体系,将会造成具有相当致命性的打击。
现在已经搞得人心惶惶了,后期在人员、预算、经费拨付、项目建立和实施方面肯定会有巨大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因为马斯克的这番动作,从声望和影响力上直接揭穿了美国过去几十年笼罩和积淀下来的那层保护性光环。对于作为全球霸权的美国而言,可能会产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当然,如果说你把今天的美国看成是一个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自发向区域性霸权收缩的状态来讨论,那么在当前美国国内政治结构的约束下,我们有可能看到某种美国式休克疗法的实践。至于说美国式的休克疗法是不是会因为马斯克而变得不同,我们可以保持密切观察,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毛泽东如何挥就神来之笔,吃掉阎锡山的王牌部队“独2旅”?
2024-11-08 08:36 -
美国如何用“伏特台风”篡改证据抹黑中国?
2024-07-11 07:53 -
菲律宾是美国放在南海的“阳谋陷阱”,中国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国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66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1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8“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