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语道破:为何被清算?马斯克把USAID的底色逼出来了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新年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马斯克的裁员以及特朗普的新政。其中一个焦点是关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马斯克给出的裁员方案是把它关掉,并且宣称已经得到了特朗普的同意。
而特朗普内阁上的另一位正式成员、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给出了不同看法。他没有说把它关掉,而是说希望做USAID的代理执行署长,其实暗示的含义就是要把USAID并入美国国务院。
USAID这个机构的变迁过程本身非常长,简单来讲,它是一个与美国国务院关系紧密,但是又独立于美国国务院之外的机构。从表面上来说,它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美国政府部门,他更多地强调民间和专家的属性。但是从它的工作流程上来说,USAID所派遣的所有项目主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都要向所在地的美国大使去提交报告,而大使要对USAID具体项目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估。
所以我们可以把USAID理解为:一个表面上看似相对独立,但事实上向美国国务院负责的机构。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前署长安德鲁·纳西奥斯(Andrew Natsios)向媒体透露的信息——针对马斯克对于USAID的指责,他给出了相反辩驳——我们基本可以理清USAID自冷战结束以来,发展的基本轨迹、核心特征、主要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安德鲁·纳西奥斯在小布什执政期间分管USAID,在他的管理以及冷战结束后的大背景下, USAID的预算翻了一倍,达到了140亿美元,全球员工数达到了8,100人,覆盖的范围达到80个国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USAID是一个美国的机构,但是根据安德鲁·纳西奥斯的说法,其中3/4的雇员都不是美国人,而是外国人,是USAID进行活动的所在国家的当地人。它主要建立了三个方面的功能:
美国国际开发署前负责人安德鲁·纳西奥斯指责特朗普和马斯克破坏该机构网络截图
第一,为美国在全球范围,特别是开展项目活动的所在地建立一个对美国亲近、友好、推崇的环境。
第二,为美国在当地获得经济上的影响力。
第三,获得政治上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直接表现为对当地精英的影响——确保在USAID有工作经历的人能够成为当地的高层政治精英。
安德鲁·纳西奥斯接受访谈的时候,举出了两个例子:哥斯达黎加的第一位女总统是一位外交官出身,在成为外交官之前,她是USAID的员工,在USAID里做了10年;萨尔瓦多第一位女副总统也是类似的经历,先是在USAID做了10年的员工,然后成为女副总统。
用安德鲁·纳西奥斯自己的话来讲,他到一些国家去视察和访问那些在USAID当地项目工作的精英的时候,他的第一个问题通常会是:你们中有谁准备去竞选公职吗?
他鼓励他的员工去竞选当地的公职,进入当地的政治体系,去拓展和扩大USAID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可以把USAID的功能理解为:第一,插眼。就是在这个地方布一个局,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变化,该组织可以第一时间在当地获得可靠的信息来源。第二,扩展繁殖同化影响力,像可以扩展的菌毯一样把自己的影响力一点点铺散出去,然后这之上活动的任何东西我都能够有清晰的感知。同时,美国要在当地投送影响力的时候,有了这层菌毯,它可以活动得更加丝滑和顺畅。
当然要做到这些的话,是需要一些支撑条件的。
首先,就是去官僚化和专家评估。USAID里面雇佣的人不是所谓的通才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决策者,而是各领域的问题专家,且这种雇佣是通过项目制的形式。我们大概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某种做项目转包和分发的大型中间承包商。美国国务院和美国政府批出各种各样的对外援助经费,然后给到USAID的具体项目。USAID的各种项目在当地进行总体项目经费管理,然后分散到各个当地的具体运营商和项目负责人手中。USAID在中间对这些项目的运行进行评估和总体管控,所以它雇佣专家对项目进行管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决策者。
第二,它独立于美国的国务院系统和美国的公务员系统,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它能以10年到25年这样的时间长度在特定的项目领域进行深耕,专注于同一个项目持续赋予美国的动能,比如说性别议题、人权议题、特定类型的环保议题,它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当地进行教育培养、网络建设活动,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活动的核心,对当地几代人的认知、思想和理念进行有效管控。
第三,构建灵活的包装,即非常具有弹性的口号。在这次冲击中,马斯克指责USAID是一个激进、左翼的机构,内部充满了各种各样和美国国内政治不相匹配的口号和理念,所以它必须要被裁掉,因为它和美国国内政治格格不入。
2025年2月3日,员工和支持者在美国国际开发署总部外举行抗议活动。CBS News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毛泽东如何挥就神来之笔,吃掉阎锡山的王牌部队“独2旅”?
2024-11-08 08:36 -
美国如何用“伏特台风”篡改证据抹黑中国?
2024-07-11 07:53 -
菲律宾是美国放在南海的“阳谋陷阱”,中国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国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58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2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3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