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美国“劝和”国共,劝了个寂寞
最后更新: 2021-06-29 11:03:51导读赫尔利,一个精于权谋算计但对中国政治非常无知的美国人,在关键性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消除了中国共产党最后一线和美国政府达成早期良性互动的可能性。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展现出了非凡魄力,在种种背信弃义之后依然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开放、客观的对美沟通渠道。但是非常遗憾,没有成功。
欢迎来到《旭日东升》系列的第三讲,今天着重于转折关头。在抗日战争进入到转折阶段,中美关系进入到转折阶段,整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进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这一段背景下,共产党和美方的互动就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名字:赫尔利。赫尔利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共和党人,在胡佛总统时期担任过美国的战争部长。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赫尔利和一批传奇军人,包括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都建立起了特殊的关系。赫尔利在两个方面具备特殊才能。第一,他在军事领域有一定的才能。在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时艾森豪威尔面临一个重要的任务:被日本的闪击行动打得措手不及的麦克阿瑟被困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上。而艾森豪威尔要解决他们从巴丹半岛撤离所需要的后勤援助等问题。并没有准备好提前介入战争的美国,这时遇到了很多后勤困难。赫尔利被指派去完成任务。他个人的风格,泼辣、果断,善于从上级的授权当中找到自己扩权和越权的机会去解决问题,而且做得不错。
赫尔利与毛泽东、蒋介石合影
第二,赫尔利长袖善舞,他并不是一位纯粹意义上的职业化官员,而更像一名职业化的政客。他没有良好的外交训练,但他对于和政治人物之间关系的把握非常敏锐。我在准备资料的时候,经常产生一个困惑,罗斯福为什么那么信任赫尔利?
罗斯福对赫尔利的信任可以从一处细节看出。陶文钊先生那本《中美关系史》上讲,大体上在1945年3月的时候,当时美国和苏联刚刚在雅尔塔会议,里面有一个涉及中国的秘密协定,这个秘密协定在当时参加会议的美国国务卿斯特蒂纽斯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在白宫的办公室里面,罗斯福就把这份报告从总统的保险柜里面拿出来给赫尔利看,从而让赫尔利提前知道了雅尔塔协定存在一个涉及中国的秘密条约。
这种信任,我之前很困惑,当然后来我在查外文资料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研究美国历史的美国学者写过这么一句话,说罗斯福政治上欠赫尔利的债,赫尔利是一个非常资深的共和党人,在俄克拉荷马州影响很大。
初步研判大体上应该是,在罗斯福争取第三次连任的时候,在美国国内竞选的过程当中,在俄克拉荷马这样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共和党州,白人居主流地位的地方,他在选举过程中,最后肯定是得到了赫尔利的帮助。那个史学家言之凿凿地指出,罗斯福当初任命赫尔利做他的私人代表,到中国或者说出使其他国家,更多的是基于这种交易。当然这也符合美国的惯例,美国的外交世界有例常部分是总统作为报酬,去酬谢他的好朋友,或者是酬谢在他的政治生涯,尤其是选举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人。
那么当赫尔利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当时在中国,围绕抗击日方其实活跃着三股力量,第一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代表正面战场。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场上的表现如何?对于历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能够在1944年、1945年打出豫湘桂战役的军队,其表现可想而知。第二是共产党以及共产党领导的,以敌后抗日武装根据地游击队为代表的一支敌后的力量;第三是美国。
当时美国派驻中国的是史迪威将军,而赫尔利是借着史迪威事件登上历史舞台的。1944年4月中旬,日军先发动了河南作战,国军一个多月内丢了400公里。5月下旬日军打湖南,6月19号长沙陷落,8月8号衡阳失守,这是1938年10月广州和武汉陷落以来,中国正面战场上又一次大规模的溃败。
对于这场溃败,美方有评估:“日本人实际上是在没有阻拦的,沿汉口到广州的铁路进军,他们将得以在夏季结束前打通从华南到朝鲜的内陆交通线,这将意味着中国沿海省份与重庆的完全隔绝。”这话是1944年的6月中旬,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给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提出的警告。
当时美国派驻在中国的军事领导人华莱士、史迪威,以及美国驻华的使节,包括美国的国务卿马歇尔,都认为当时国民党军队和国民党政府,在1944年的中旬面临崩溃的风险。用史迪威的话来说,不是中国没有军队,也不是中国的军队没有战斗力,是国民党军队的上层以及国民政府的核心,就是以蒋介石及其亲信为代表的一小撮人不行。于是就出现了非常著名的史迪威事件,罗斯福签了一份电报,这份电报要求蒋介石把中国军队在华盟国军事力量,包括中国国民政府、共产党的,统统转交给一位外国将领史迪威来指挥。
史迪威打电报回去的时候,他认为共产党的指挥管理控制和军队战斗力都不用担心,他们唯一的缺点是武器差,因为国民党拒绝把美国援助给中国的武器装备去分给共产党。
由此,以史迪威为代表的这部分美国人,就跟功德林的招生办主任、运输大队长、擅长于微操的常凯申发生了矛盾。当时双方的摩擦是,蒋介石可以满足美方的一切要求,但是,美方不能动摇他在中国的地位。而蒋介石对于军队的绝对控制保障了他的地位。美方不能动这一条,其他都好说。
为了避免中国崩溃,调解蒋介石和史迪威的关系,罗斯福任命赫尔利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到中国来。当时罗斯福假设,史迪威跟蒋介石他们所代表的两派力量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冲突,但这两个人性格不合。史迪威是专业军官,性格比较耿直,不懂得政治,鄙视不能打的。史迪威的强势得到了马歇尔的支持,而马歇尔又对罗斯福非常有影响。9月6日,在赫尔利到达重庆没多久,双方又围绕在缅甸战场的局势问题吵了起来。史迪威希望派精锐的美械师去打通缅印公路,而蒋介石希望避免过度损耗保持兵力。
标签 建党百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罗煜森 
-
青年毛泽东为什么没出国留学?
2021-06-27 14:15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中国共产党为何在上海诞生?
2021-06-25 18:0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是5000年+100年历史
2021-06-25 08:18 中国论坛 -
斯诺经历的这个场景,拍成电视剧肯定满屏弹幕
2021-06-24 08:12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中方郑重呼吁,对美方展开三个彻底调查”
2021-06-22 17:02 观察者头条 -
俄太平洋舰队主力出动 前往夏威夷附近反航母演习
2021-06-21 15:11 凉战 -
中国科研要培养创新人才,不能用“人海战术”?
2021-06-17 07:55 中西教育 -
电视剧太降智,网友都看出了“剧怒症”
2021-06-09 18:04 中国电视剧 -
观众爱开两倍速?白玉兰奖评委:别水词儿
2021-06-08 13:47 观察者头条 -
7亿!疫苗接种跑出“中国速度”
2021-06-03 19: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海军陆战队某旅:从两栖劲旅到全域精兵
2021-06-03 09:09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称中国是“战狼外交”?想起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2021-05-27 07:59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公然为邪教组织张目!中方制裁1名美官员
2021-05-26 16:35 中国外交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2021-05-22 13:48 观察者头条 -
“请多给我们10分钟”,“不行”
2021-05-16 14:42 巴以恩仇录 -
我驻印大使:中企正加紧生产4万台制氧机,争取尽快交付印方
2021-05-02 11: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东京奥运测试赛:中国女排3比0完胜日本队
2021-05-01 20:20 -
日增超40万例,莫迪跑去祈祷
2021-05-01 15: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汤蓓:新冠病毒溯源,该做的中国政府都做了
2021-04-27 09:13 中国论坛 -
澳方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外交部:澳方自身信誉严重受损
2021-04-22 15:43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24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