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科特·肯尼迪:拍了这部纪录片, 才知道卖有机食品的势力这么大
关键字: 转基因食品粮食安全反对转基因有机食品粮食作物崔永元而且这个问题依然非常复杂,我们需要根据进一步的具体案例分析出更多数据。在南非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和各位科学家一起来讨论如何更好地在非洲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在我看来,目前情况下,如果当地农民能够进行种植转基因粮食的话,其实是能够对他们带来好处的,当然前提是让每个农民都要自主决定。
记者: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运用过程中,一直有两种声音——支持和反对,这两种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个中国媒体人拍的转基因的纪录片。如果你看过,是如何评价的?在你的转基因纪录片里面,如何去公正地呈现这两种声音?
斯科特·肯尼迪:关于您提到如何公平公正呈现这两方观点是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以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例子。
美国媒体报道气候变化时通常会请不同的人阐述自己的观点。一个是科学家,他们会给大家讲这个气候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必须要谨慎地去处理这个问题。可能旁边还会有另外一个专家,他会讲气候变化根本是不存在的,我们不用去听他的这些想法。还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个科学家否定这种气候变化情况存在,还有99个科学家认为这个情况是事实。所以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去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确实是比较困难的。
纪录片截图
当然我们希望能非常公正地代表那些在纪录片出现过的每一个人,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个体。但是在电影中大家可以看到,有一些反对转基因食品技术的人,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他们的控制欲非常强,他们非常卖力地向大家传递这些恐怖情绪,与此同时又在推广一些其他产品理念,比如一些天然食物或者有机食物。
我们当然是要公平的呈现两方的观点,但是在呈现过程中也能看出来,其中有一方并没有用一些很合理的信息去赢得转基因辩论。
记者:中国的这个媒体人叫崔永元,他的转基因的纪录片是赴美拍摄的,当时应该是自筹了100万经费。这个纪录片当时也是采访了很多反对转基因的人,对于正面支持转基因观点的人采访的非常少。我可以随后找这个视频发给你看看。以后肯定还是很多人想拍摄关于转基因的纪录片,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问一下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斯科特·肯尼迪:先问您一个问题,虽然我没看过这个纪录片,但是您看完之后有没有觉得它真正地阐述了事实呢?
记者:中国转基因舆论的情绪比较复杂。对了解转基因技术的人来说,看完了之后会觉得这个纪录片有失偏颇,但是对于反对转基因的情绪非常强烈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这个纪录片迎合了他们某种想法,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可能跟美国不同。
斯科特·肯尼迪:首先非常感谢您刚才提供的信息,其实在美国和欧洲其实也都有这样的情况——相关的电影或者纪录片传递的信息可能并不正确。但是我们认为观众在看的时候也在问这个问题:这个电影是不是在真正的讲述事实。
所以观众在看的时候一定要留心这些影片传递的信息是否有科学依据。比如说他在向公众传递信息的时候,是不是有相关科学证据去支持他的观点,这是很重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有两重思考,一种是直觉的思考,另外一种是深层的去寻找相关证据和证明的这种思考,所以我希望观众看影片的时候都有这两层思考。
另外一点是我对其他的制片人会有什么建议。我认为大方向还是应该支持转基因食品研究,在拍摄过程中勇敢地给大家呈现事实。当然在拍作品的时候,把剧情变得非常夸张可能会比较吸引人。但是我们要掌握一个平衡点,一方面不要让影片变得太枯燥,让大家看不下去;另外一定要讲述真正科学的依据是什么,无论是做转基因食物还是其他的主题电影都是这样,要遵循这样一个态度。
我们作为纪录片的拍摄人,希望解决世界上一些复杂困难的问题,但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可以寻找那些真正在解决问题的人,去呈现他们的工作,这是给未来其他一些拍摄者的建议。
记者:这部片子在美国应该已经有多人看过了。那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原来支持转基因的人,看了这个片子更加深了自己这种观点。但是还是对转基因反对的人,可能他一方面不太会看这个片子,但是即使看了这个片子之后,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这种想法。怎么打破这种壁垒?换句话说,如何让反对转基因的人看完之后转而支持转基因?
斯科特·肯尼迪: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对此我们在今天下午观影过程中也会做这样一个小实验。期间我们会让观众举手回答这个问题:有多少人会认为转基因食品会让自己更健康,或者说转基因对整个地球的发展是负面的?任何人都可以举手,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示。
然后在观影结束之后,我们让大家再去举一次手。过去我们有过一个情形,就是100%反对的人他们后来全部同意接受转基因食品。通常情况下这个数字能达到60%到70%,有一些人可能就是以前反对看完之后还是反对,这就是个人骨子里的观点不同,不会改变。
纪录片片段
但是在电影放映过程中,我们其实还会问大家另一个问题,在观影之后,大家是否觉得在肯尼亚、乌干达这些地区的农民,是否有权利使用转基因技术来解决他们当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大家绝大多数都是百分之百举手赞成。
但是反对转基因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会举手,我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我可能觉得他们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但是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投票结果。
当然只是单纯的劝说还是是比较困难的,我觉得科普知识宣传还是很重要的,而且正确的科普知识宣传更为重要,因为有一些知识传播的方式并不太好。
比如有一些人说,你是反对转基因产品的,但是我是同意的、支持的,所以你是愚蠢的,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科普方式。比较好的方法是我们可以问这些人,你们本身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和忧虑是什么,或者说你觉得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现在农业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和这些人建立沟通和联系。当然我觉得所有人,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我们的食物是非常安全、健康、营养的,是经济实惠的,而且是可持续的,我们要通过科学知识帮助我们去作出决策,思考怎样才能建构一个最好的农业发展体系。
记者:这个纪录片是不是在很多国家、很多地区都有观影活动?我想问一下斯科特先生,哪一场观影活动中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对你启迪挺大的?
斯科特·肯尼迪:我们在多少国家举行过观影活动,这个具体的数字可能需要随后再告诉您,需要再确认一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05-02 07:41:11
-
奠基请道士做法 甘肃这个工程究竟是何方“神圣”?
2018-04-29 21:37 科技前沿 -
观军视频第7期:巡航导弹外交新工具——JASSM
2018-04-29 16:10 叙利亚内战 -
三星等被美国消费者告了:操纵内存芯片价格
2018-04-29 14:53 -
这一核心技术被央企全球首个攻克!中国高铁要进新时代
2018-04-29 14:32 高铁世纪 -
微信回应“纪委提取被删聊天记录”
2018-04-29 13:10 网络战线 -
“中国天眼”刚刚发现毫秒脉冲星,究竟是个啥?
2018-04-28 14:27 天文 -
我国常规潜艇总设计师:我们距世界领先还差临门一脚
2018-04-28 08:39 科技前沿 -
人造肉眼可见设备首次实现量子纠缠
2018-04-27 14:58 科技前沿 -
那个三次创业“中国芯”的美籍台湾人回来了
2018-04-27 14:41 科技前沿 -
中日研发气动悬浮列车 时速400-500公里
2018-04-27 10:00 高铁世纪 -
宇宙最大天体?这个新发现的星系团质量为1000万亿个太阳
2018-04-26 18:33 航空航天 -
“过去勒紧裤腰带还造两弹一星 科技攻关要靠自己”
2018-04-26 17:41 科技前沿 -
一箭五星!我国同一轨道面发射卫星数量创纪录
2018-04-26 16:01 航空航天 -
一箭五星!长征十一号首次“专车”发射获成功!
2018-04-26 15:11 航空航天 -
国产真空蒸镀机匮缺:高端显示屏的阴影
2018-04-26 07:34 科技前沿 -
高精尖仪器被超标地铁震动影响了,怎么办?
2018-04-25 14:14 科技前沿 -
自主芯片“魂芯二号A”发布 性能超国际同类4倍
2018-04-25 10:39 IT新浪潮 -
被日本卡脖子的“国产触觉”:靠进口 10万一个
2018-04-25 10:25 -
嫦娥五号计划2019年发射
2018-04-25 08:29 嫦娥奔月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师:“天宫”部分技术或超国际空间站
2018-04-25 07:45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