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学科也许会衰落,但英语仍是通用语
一百年后,中国、印度、尼日利亚都将是世界强国,美英沦为二流国家,英语还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吗?[全文]
-
当包容的印度文明不再包容,暴力和流血便愈演愈烈
虽然传统印度社会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但向现代转型中,不同民族、宗教间的冲突日渐暴力。究其原因是印度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当传统影响力大的时候,不平等可通过宗教观念加以合理化而被容忍,但对于步入现代的印度,这种传统合法性正越来越受到挑战。 [全文]
-
古希腊办事基本靠神,才不是什么逻各斯
雅典人在收获时要祭神,在初雨时要祭神,在初晴时也要祭神;在病愈时要祭神,在饥荒时要祭神,在瘟疫退去时也要祭神。在雅典街头,随处能看到巫人、祭司、占卜者和释梦者。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是从一场占卜开始……[全文]
-
二战爆发,不能不看“文明性格”
按教科书的说法,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里,极端民族主义被忽略。发展不平衡并非不可以视为战争爆发的某种深层原因,但终归太过凌空蹈虚而解释力有限。[全文]
-
新春随感:用新思维来迎接中国秩序
中国受过欺负,曾贫穷落后过,甚至现在仍落后于西方。但与数千年卓越的表现相比,1840至1901年这六十来年的屈辱和低落毕竟是短暂的。更重要的是,中国有深厚的文明底蕴和巨大的文明规模,更有着基于这种底蕴和规模的和平主义民族性格。[全文]
-
穆斯林也试图讲理
1988年小说《撒旦诗篇》在英国出版,对先知穆罕默德肆无忌惮地嘲弄激怒穆斯林示威、焚书、悬赏诛杀书商和译者,事件升级导致伊英两国断交。但起初,穆斯林很温和,曾通过申诉,希望在书中添加一面插页,声明书中故事纯属虚构。不料……[全文]
-
猛回头,说说孔子像进退广场的往事
在天安门树一座孔子像,如此强力宣示一个经济总量已世界第一的国家的精神象征,究竟会赢得其他文明中人们的尊敬,还是恐惧?如果美国在国会大厦前面、法国在国民议会大厦前面、英国在威斯敏斯特宫前树一座巨大的耶稣像,会发出什么样的政治信号?[全文]
-
欧洲历史上的迫害和屠杀
外来宗教为历朝统治者所包容,而儒家道教这些本土宗教也总能与之和平共处、互容互涵。历史上的中国大体上不存在宗教歧视和迫害,更没有发生过宗教意义上的屠杀。对此,我们应感到骄傲。[全文]
-
如何看待近年来福山的思想转变?
较之“历史的终结”时代,福山现在的民主观成熟多了。对于中国政治体制,福山态度很复杂。中国的“强政府”,他几近盲目地推崇。法制?那当然很弱。至于中国的民主,或者说当代中国有没有民主,他三缄其口。[全文]
-
常识告诉我们,好民主要有好国家
大凡关注英美文化的人都知道,英语国家的人们天生厌恶国家主义,不信任政府。可是,同主要西方国家相比,英语国家的国家治理虽说不上最好,至少也居最有效率的前几位。比如,说发达国家的税收汲取能力强过我国,是没有问题的。 [全文]
-
基层民主追求的是善治
中华民族一直在推进对于民主的认识,近年来甚至已开始形成大体上独立于西方的民主话语。民主的本质在于对人民负责,发展出一套符合国情的约束公权力的有效机制。中国式非普选民主以善治为根本目的,作为具体操作方式的“基层民主”,是一种兼具形式和实质意义的民主。[全文]
-
要什么“贵族精神”?!
中国小康以后,社会上一些“先富”之人一直在谈“贵族精神”,对旧时代尤其是欧洲的“贵族”羡慕无比,富裕家庭之争相送子女读英美“贵族学校”。一些知识人也迎合他们,不对历史做起码的梳理,却树起一个想当然的“贵族精神”,大加赞颂,对助长坏风气起到了很坏的作用。问题是,真的存在一些人所谓的“贵族精神”吗?[全文]
-
苏格拉底非死不可吗?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争论从未停歇。阮炜教授再次撰文:苏格拉底非死不可吗?与其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是因冒犯了城邦诸神,用其新学说“败坏”了雅典青年,还不如说他死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确切地说,死于民主派的政治报复……[全文]
-
再谈希腊民主及其迷雾
一些人有意无意地美化古代民主,以为那才是真正的民主。但实际情况复杂得多,与现代民主相比,古希腊民主总体说来仍然是一种野性未泯的原始民主。以美国宪法制定的时间为现代民主的起点是不妥的。民主派历经苦难重新掌握政权以后,要他们对贵族寡头派一点不怀报复之心是不现实的。[全文]
-
长时段视野中的“东风压倒西风”
为什么西方文明率先开创了现代资本主义?是因为西方人拥有优秀的种族基因,还是因为西方文明拥有难以复制的优秀品质?若真如此,西方就不会衰落了,而各种数据却清楚地表明,100多年来西方一直在走下坡路。西方即便率先开创了现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讲,这也是作为整体的人类文明或“世界体系”长期发展的结果,而在此体系里中国一直是主角。[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