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炜:“英文”学科也许会衰落,但英语仍是通用语
最后更新: 2023-11-15 08:38:227月11日周二
让人昏昏欲睡的大会发言
上午听了荷兰Croningen大学Richard Landsdown 的“Carl Schmitt and Isaiah Berlin: Radical and Liberal Reflections on Romanticism”,香港中文大学Simon Haines的 “Doing Character in Language:Austen, Smith and Moral Sentiment”。前者貌似学理新鲜、深奥,其实了无新意,同样的话已被政治哲学界说了无数遍;后者讲的是奥斯丁与亚当·斯密对道德情感的认知及呈现,认为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即,都用外在“situation”而非内在“良心”来建构人物的道德自我形象,故而有新意。两个发言者的陈述本身可谓完美,明显好过一般会议上的presentation。
中午和下午跟香港一位大陆背景的学者聊了聊。这二十几年他一直在香港。对中央政府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做法,他的看法明显不同于一般大陆背景的学生或学者。
下午一个大会主旨发言是哈佛大学教授James Simpson的“The Shock of the Old: Recognition and the Humanities”海德格尔式的玄乎,有点像哲学,又有点像修辞理论,空对空讲了一个多小时,让人昏昏欲睡。答问环节,不止一个学者挑战了recognition这个概念。学术会议的游戏就是这么玩的。
全民皆兵的瑞士
会后的酒会(Reception)很有意思。最初与美因兹大学的Alfred Hornung聊。他做transnational 文学研究,与我所谓“跨文化小说”属同一类型。这个路数明显不同于一般英文学者,要求对英语国家乃至西方以外的文化和族裔有较多、较深的了解,所以眼界更宽阔。后来瑞士弗里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ibourg)的Thomas Austenfeld加入。他为人随和,很能侃,思路明显比Alfred Hornung活跃。
聊了聊瑞士的政治体制,认为瑞士不是个nation,而是一个federation。这一点一般人都知道,但他还说瑞士无中央政府。什么中央政府?它完全就是个空架子,因实权即财权都掌握在各个canton或邦手里。所以瑞士既不参加北约也不参加欧盟,一直中立,可以不养军队;养军队,拼先进武器,那是“大玩家”们的事。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瑞士比一般欧洲国家富裕(当然物价也高企不下,以至于瑞士人常常跨境溜到德国购物)。
然而,瑞士虽然不养军队,却是全民皆兵;四十岁以下成年男士得考射击技术,一旦有事,人人都是citizen soldier;各家各户都有枪,但弹药被国家严密管控;若有事,政府会发子弹给公民,但必须一颗颗数清楚,警报解除后又得一颗颗数清楚还回去。我表示,枪支泛滥、校园枪击案层出不穷的美国应该好好学习瑞士的做法。
向塔斯马利亚人道歉?
Thomas认为北欧诸国与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士等国更有欧洲情怀,这些国家的人更有欧洲认同,即更愿意以欧洲人而非具体某国人自居。问,法国不是欧盟的顶梁柱吗?但他认为,法国的欧洲情怀不如以上国家。顺便还聊了俄乌冲突。Thomas说他们很担心美国人从冲突中撤走,他们早已厌倦了插足世界事务,已从多场冲突(如伊拉克、阿富汗等)中撤走。如果美国人在共和党上台后撤离,欧洲人还真挡不住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是,今天可以侵略这个国家,明天就以侵略乃至占领任何一个国家,如此这般,岂不天下大乱?所以“侵略”无论有何原由,都是不对的。
他和Alfred都认为,中国是俄乌冲突“最大的赢家”。我说未必,中国人其实很担心俄乌冲突升级,也担心其长期化;不断打下去,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全世界的发展会受很大影响,更不用说中美关系还可能因之进一步恶化。
乌克兰危机给欧洲带来了大量的乌克兰难民 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也聊了聊德国的移民问题,尤其是俄乌开战以来新增加的一百多万乌克兰难民。这对德国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话题转到澳大利亚,Alfred说澳洲这么大一片土地却只有两千五百多万人,可谓地广人稀,可澳大利亚人对移民竟如临大敌;欧洲各国地方小得多,接受的移民竟大大超过澳大利亚,实在是匪夷所思。
我提到英国殖民者对塔斯马利亚土著的种族灭绝。Alfred和Thomas表示,这其实是genocide,即种族屠杀,盎格鲁撒克逊人至今还未道歉。问题是,若真道歉,谁来接受道歉?塔斯马利亚人早已被灭,不存在了。向其他澳洲土著道歉?他们虽然被严重挤压,种族不旺,但毕竟没灭族。
Thomas Austenfeld是德国人,在美国拿的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工作多年,后来转到瑞士那所大学工作至今,退休后又将回到德国(瑞士物价太高,不适合养老)。他为人随和,是上一届IAUPE负责人之一(管财务),尽心尽力服务学会,口碑很好,刚刚如释重负地退下来。下午在欢迎大会上,学会对他进行了表彰,隆重颁给他一份看上去十分精致的礼物。这出乎他乃至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参会者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大会礼堂简陋,参会人数也只一百来人,但欢迎仪式做得很成功,严肃活泼,热烈有序。
7月12日周三
一百年后英语还是全球语吗?
上午的发言很是无趣。下午香港中文大学英语系Jette Hansen Edwards作了题为“The Future of English as a Glocal Language: Insights from a macro and micro analysis of English in Hongkong”的主旨发言。这是她二十年实证研究的结果,涉及作为全球语的英语与广东话、汉语普通话的关系,以及香港人如何将英语作为其identity marker即身份标识,藉以确立其文化身份乃至社会地位。这是很有意思的分享。
问题是,缺乏地缘政治层面的宏观认知,把当前的语言间关系视为理所当然,但这背后肯定有权力在起作用,但她竟只字未提。但她提到,1974年,汉语被港英当局立为官方语言。英国人还算是有眼光的,虽有点迟,但仍在归还香港二十三年前便这样做了。现在按照法律,中小学汉语普通话是必修课,渐渐地,教授数理化、历史、地理以及其他科目都得使用汉语普通话,所以长远看,肯定是汉语占上风。
进入答问环节,哈佛的James Simpson先声夺人,问一百年后,中国、印度甚至尼日利亚都将是世界强国,美英则将沦为二三流国家,英语还有这样的地位吗?Hansen Edwards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有人发言说,我们这些将一生精力都投资到英文的学者不必太悲观,因为印度那时将是强国,而印度又因语言分裂,民族分裂,英语不得不充当国家统一的粘合剂,所以英语一百年后还将是全球通用语。接着这个话头,我表达了这个观点:的确不必太悲观;看看古地中海世界,希腊语一直是强势语言,但罗马征服希腊后,拉丁语成为头号通用语,但同时将此两种语言用作官方语言,而事实上二者之前已然是罗马帝国东西两大区域的日常通用语,故双语并用,长达近千年时间。
英文学者们对古代没兴趣
古罗马城遗址
五点至八点,按照会议安排,一当地职业导游领路讲解,一众IAUPE学者游了著名的卡皮脱尔丘(Capitol Hill)及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图拉真柱一带。效果非常好。前两次游这里就是看看,拍拍照而已;今天每个地点,每栋残缺建筑或遗址都有详细的讲解,故能更真切地领略当年罗马精英们如凯撒、奥古斯都、图拉真、涅尔瓦、马克·奥略留等的日常生活和政治上的起起落落,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这一带的变化,包括20世纪新建的威尼斯广场所带来的新面貌。零距离见识了哲学家皇帝马可·奥略留的大型骑马铜像。奥略留左右两旁为Palazza dei Conservtori即守成宫,与Palazza Nuovo即新宫,现在均为Museo Capitalini(卡皮脱尔博物馆)。这个小山丘是古罗马“七丘”之一,中世纪时仍为罗马的政治与宗教中心。不难看出,IAUPE的英文学者们对西方古代并无太大的兴趣,跟普通旅游者并无两样。
标签 中外文化- 原标题:罗马开会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以色列外长指责:古特雷斯不配当联合国秘书长
2023-11-15 08:28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主席抵达美国旧金山
2023-11-15 08:15 观察者头条 -
美方多位高级官员在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
2023-11-15 07:3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恢复委内瑞拉投票权
2023-11-15 06:41 -
习近平主席抵达美国旧金山
2023-11-15 06:33 中美关系 -
旧金山唐人街“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
2023-11-14 23:20 中美关系 -
以军:已控制哈马斯“宪兵总部”
2023-11-14 23:08 巴以恩仇录 -
拜登后院又起火,40个部门超400人联名抗议
2023-11-14 22:08 巴以恩仇录 -
捷克媒体在旧金山遭持枪抢劫,市长接见慰问
2023-11-14 21:18 APEC -
俄罗斯交易所10月人民币交易份额首次接近50%
2023-11-14 21:13 人民币国际化 -
“乌军正考虑裁撤3名指挥官”
2023-11-14 20:11 乌克兰之殇 -
习近平离京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同时出席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23-11-14 19:41 中国外交 -
保护拜登孙女的特工,开枪了…
2023-11-14 19:24 美国一梦 -
旧金山会晤能否为中美关系带来实质性改变?我外交部回应
2023-11-14 19:15 中美关系 -
以议员阴阳怪气:西方应继承悠久历史,接受加沙难民
2023-11-14 19:05 巴以恩仇录 -
“为啥华为遭美国制裁,小米却没有?”外网这一回答火了
2023-11-14 17:34 华为 -
“以总理对美国发出可怕的警告”
2023-11-14 17:27 巴以恩仇录 -
加州州长回应旧金山市容整治:就是为了开APEC,这是事实
2023-11-14 17:23 APEC -
他提议乌克兰“部分入约”,梅德韦杰夫嘲讽值拉满...
2023-11-14 16:42 乌克兰之殇 -
“预计10万人”奔赴华盛顿,美政府“一级”戒备
2023-11-14 16:12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158“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32“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45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25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123最新闻 Hot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美国特使:乌克兰可能会“像二战后的柏林一样”被分区驻军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美债抛售潮继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01年来最大涨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