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智慧:担心人类没尊严?看看科幻中的人工智能如何回答
关键字: 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AlphaGo人机大战弗兰肯斯坦星球大战(17)1980年,日本人打造的机器女孩又来了。鸟山明的阿拉蕾并不是美少女,而是一个脑子不太灵光的萌女孩。阿拉蕾和机器猫的不同在于,机器猫歌颂了科技和未来,阿拉蕾表现了对工业时代的怀疑和嘲讽,阿拉蕾喜欢在不断感慨“到底是城里呀”并大闹一场之后,兴高采烈地回到了“世外桃源”企鹅岛。
爱玩便便的阿拉蕾
(18)1982年,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问世了。2019年,复制人开始暴动,侦探德克负责追杀六个复制人,在淫雨霏霏的阴暗都市里,我们看到了智能与情感都超越人类的复制人被残忍杀害,看到了德克内心的挣扎与困惑,也看到了整个世界的压抑与冷酷。六个复制人,毫无疑问都被干掉了,但,德克自己,也许就是一个复制人。
到底谁是克隆人啊
(19)1984年,“I will be back”的“终结者”出现。未来世界人类与机器人进行着残酷的世界大战,机器人“终结者”回到过去来杀戮人类领袖的母亲。该系列的最大特点则是无穷无尽的逃跑-追杀与毁灭。影片中出现了“善”“恶”人形机器人的对立,人类的倾向也是不言自明的。未来战争的人类领袖约翰·康纳缩写为JC,和耶稣基督相同。
听说这几天不少人给约翰·康纳的农行账户打钱了
(20)1999年,沃卓斯基兄弟执导的划时代的《黑客帝国》首部上映。Matrix是无所不能的HAL,所有人类都是他的电池。我们其实看到了《罗素姆人造机器人》的“1984”版后传,当人工智能统治世界时,人类成了被奴役的群体。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翻身农奴最终要把歌儿唱。但是,当被奴役阶级翻身之后,谁来保证这是一个没有压迫的新天新地呢?
这是一场颜值的比拼
(21)《海伯利安》四部曲信息量超级大……总体上来说,作者丹·西蒙斯还是一个技术乐观派,因为人类将和人工智能一同进化。人类和人工智能在彼此视对方为敌的漫长岁月里,斗争,生活,冒险,繁衍,创作……最后共同走向了多样化的未来。作者坚持认为,只要有移情/爱的能力,人/非人都不是问题。
非常好看。前两部的二手,有人要吗?
(22)《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在1978年诞生时,是模仿《星球大战》的末流电视剧。2004年重制的13集电视剧比较精美,视觉场面也很宏大。1978年的版本就有很多暗示摩门教信仰的情节,2004版中,机器人“塞隆”们似乎拥有了一种宗教性狂热,救赎人类和机器的堕落的方法,是消灭人类,或人与机器杂交(《海伯利安》也是这个意思……)。
花纹挺有宗教感的
当然,以上的总结并不能穷尽所有科幻作品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但是这些不同类型的讨论,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已经提供了很多的想法和可能。忧患和焦虑也许是正常的反应,但在忧患和焦虑之前,我们不妨要自我承认,无论看待他人还是机器人,“我”是始终不曾变动的坐标,这种不曾变动,是物理意义上的,是生物意义上的,也是伦理意义上的。也许只有有一天,当“我”的位置发生了位移和撕裂,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才会彻底改头换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