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智慧:担心人类没尊严?看看科幻中的人工智能如何回答
关键字: 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AlphaGo人机大战弗兰肯斯坦星球大战(5)1916年,德国导演奥托·里佩尔特拍了6集《人造人》,讲的是一位科学家造出了一个生物意义上完美的人造人,可惜后者发现自己没有爱的能力,变成了魔鬼。英俊的丹麦演员饰演了科幻小说里的“毕巧林”,我们看到了文学史上熟悉的“零余者”形象。
(6)1920年,捷克的现代主义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创作了舞台喜剧《罗素姆人造机器人》,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有家工厂专门生产机器人,用来干脏活累活,机器人受压迫久了开始反抗,反抗遭受镇压,镇压又造成了机器人全体的暴力反抗,血洗人类之后,只有本身是劳动者的人活了下来。两个在人类帮助下可以繁殖的机器人“亚当”和“夏娃”开始了新时代。这个故事可以看成是工人运动简史,社会主义寓言的形式使它有些像概念的图解,但它第一次明确点出人工智能作品中的主-奴关系和必将到来的颠覆。
工人阶级闹革命
(7)1926年,弗利兹·朗的《大都会》主题则缓和得多,统治阶级的儿子弗雷德森爱上了无产阶级的女儿玛丽亚,老弗雷德森决心用玛利亚的复制人拆散他们,复制人煽动了全城暴动,城市即将被摧毁,真人玛利亚拯救了一切,两个阶级终于可以结合在一起。《大都会》充满了宗教色彩,资本家与工人在玛利亚的斡旋中和好,看起来真是一厢情愿的“救世”愿望。复制人在这里扮演的,是不光彩的敌基督角色。
玛利亚:“我是电我是光我是唯一的神话”
(8)在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小说出现之前,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都难以令人接受,即使贡献了同情和怜悯,读者也很难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处境。本质上来说,之前的人工智能作品,人工智能是作为“他者”出现的。但自1954年阿西莫夫的《钢窟》开始,机器人终于有不被视为异类的机会了。
在阿西莫夫笔下,遵守三大定律的机器人,是将康德的道德律令内在化的生命体,他们严格执行定律,但也并不亦步亦趋,情感和与生俱来的程序的冲突,常常令读者眼含热泪,其中的逻辑谜题也令人着迷。
《机器管家》,豆瓣评分8.5
(9)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诞生于1952年,阿童木是一个会飞的机器人男孩,和匹诺曹一样想成为人类,整天飞来飞去拯救世界。不过1952年的漫画只是在本土大获成功,直到1963年开始,电视版《铁臂阿童木》的制作才使这个十万马力的小家伙在全球家喻户晓。
十万马力、七大神力的阿童木
(10)1958年,日本作家星新一的《人造美人》则有一股愤世嫉俗的情绪。一名不怎么智能的机器人女孩,将在她的酒吧里玩乐的单身男人全消灭掉了。但是,如果过度阐释一下,我们会发现“自己是自己的掘墓人”这样的深刻内涵……
在酒吧“喝水”的星新一
(11)安部公房的《第四间冰期》(1959年)讲的是超级计算机对抗人类的故事,名为“莫斯科2号”的计算机先摄取了人类的灵魂,再将人类彻底毁灭。至此,不具备人形的“邪恶”人工智能出现了。是不是一下子就想起了……
共产主义者安部公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