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经新闻:中美科技供应链脱钩内幕
【文/LAULY LI&CHENG TING-FANG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早晨,美国在台协会的几名官员拜访了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台北总部,这家公司是美国苹果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很明显,这次拜访与以往的礼节性拜访不同,此前美国官员也曾不时拜访这样的企业以便了解行业状况。而这次,他们开门见山,一坐下就提出了一个生硬的问题:“为什么你们不把更多的产能转移到中国大陆之外?为什么你们还不赶快行动?”
与会者形容这次谈话“严肃而令人不安”。一个与会者说:“我们感到不安。他们问了许多我们不知道是否能够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涉及到我们公司和客户公司秘而不宣的经营战略。”但这次谈话传达出的信息是明确的:他说,美国政府向他的公司直接发出呼吁,要求他的公司切断与中国大陆的联系。
《日经新闻》刊载本文
这些美国官员还会见了几家台湾顶级芯片制造商,这些公司的产品供华为使用,而华为是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华盛顿正指责华为在为北京窃取情报。多位知情人士告诉《日经新闻》,这些会面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在不断升级的中美科技战中,将这些公司拉到美国这边。
一位熟知内情的芯片业人士说:“他们来这里是为了确保我们清楚地了解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定,并向我们说明美国对华为的立场。但我们将他们的话解读为警告。”
对于台湾电子行业的高管来说,这些会面是一个信号,说明世界两大超级强国间的科技争霸战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场争霸战始于2016年美国对中国电信设备公司中兴通讯实施制裁,随后战况步步升级,对那些据说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的中国企业,华盛顿逐渐加大了压力。
一位与美国在台协会关系密切的人拒绝证实会议的具体内容,只是表示,美国在台协会与台湾企业就“供应链重组和出口管制合规”一事保持沟通是惯例。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华盛顿已经三次修改了针对华为的出口管制规定,这些变化对华为的美国和非美国供应商都产生了影响。他们说,供应商现在小心翼翼地对待美国法律的长臂管辖。在过去两年里,特朗普政府正加速将中国企业列入所谓管制实体名单,在今年,又有约70家公司和组织被加入到实体名单中。
美国政府原本只向美国公司施压,要求他们抵制具体的中国实体机构,而现在,美国政府正全神贯注地强迫非美国供应商也参与到全面封锁中国获取技术的行动中。
新加坡辛里奇基金会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高级研究员亚历克斯·卡普里(Alex Capri)表示:“为了延缓中国的技术进步,华盛顿已将技术供应链武器化,比如在半导体领域。”他说,美国的目标是“压制北京的技术独裁模式”。
按照台湾高管的理解,美国人传达的信息非常紧急:将生产设施迁出中国大陆,减少与华为等大陆客户的联系,站在美国一边,否则你们可能会遭遇最恶劣的情况——成为华盛顿的下一个制裁目标。
双边,现在
仅仅在两年前,与中国复杂技术供应链脱钩的想法还是难以想象的,毕竟这个供应链已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多年。但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使其变成了现实,在过去三年,从苹果到谷歌,各个公司都开始离开中国迁往越南、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对于全球科技产业而言,问题在于新替代供应链的生产效率能否与中国供应链年产逾2亿部苹果手机的生产效率相媲美。
在美国执行这一新政策的过程中,台湾处于关键地位,因为台湾的科技企业同时向中美两国出售产品,在这些企业中既有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台积电,又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式名称是鸿海精密工业)。他们所服务的客户既有美国的顶尖企业,如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高通、惠普和戴尔,也有中国大陆的领先企业,包括华为、联想、小米、阿里巴巴集团和Oppo。在一场中美新技术冷战中,台湾企业处于骑墙位置,现正被迫(尽管不情愿地)去选边站队。
苹果主要供应商和硕公司董事长童子贤最近在台北举办的“后冠状病毒时代”论坛上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几十年来,科技行业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密切关注国际政治动态。”
上个月,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在台协会公开重申了它私下传达的信息,即所有外国技术供应商都应该离开中国大陆。
9月4日,美国在台协会处长布伦特·克里斯滕森(Brent Christensen)与其欧盟、加拿大和日本的同行共同主持了一个供应链重组论坛,公开倡导与中国大陆脱钩。这是美国第一次在台湾举办这样的活动。台湾本是一个外交灰色地带,至今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美国大使馆落地台湾,而北京则将台湾视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统一的领土。
布伦特·克里斯滕森说,国际公司“越来越认识到将本公司的未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绑定在一起是危险的”,它们已开始寻求在中国大陆以外设立生产制造基地。
克里斯滕森呼吁其他国家与美国合作,一起在其它地方重建供应链。“我们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价值观使我们成为天然的合作伙伴,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将更加强大和高效。”
但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中国不仅是它们经营已久的生产基地,也是它们增长最快的市场。苹果总收入中的20%,英特尔总收入的20%多和全世界最大的移动设备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60%的销售额都出自中国,尽管它们卖到中国的产品很多又被转口外销到别的国家。
一些大公司正尽力在渐行渐远的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左右逢源,以避免让自己陷入到选边站队的窘境。比如苹果公司就采取了两手策略以使自己在科技战中八面玲珑。自2018年末以来,该公司一直在推动供应商加速从中国撤离,同时它又积极培育中国本土供应商,使它们在中国国内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苹果这么做是想要确保自己能继续接入这个拥有14亿消费者的大市场。
在获得苹果的同意后,台湾纬创公司今年夏天将其在昆山市的苹果手机组装厂出售给当地竞争对手立讯精密工业。这一交易意义重大:这笔交易使这家中国大陆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地位获得提升,并点燃了人们的希望,即立讯有可能成长为与科技制造业巨头台湾富士康并驾齐驱的大陆本土企业。今年8月,大陆企业蓝思科技也从台湾可成科技手中购买到了一个位于泰州的苹果手机外壳制造厂,此前这个工厂一直为苹果公司供货金属手机壳。
一个熟悉苹果想法的高管说:“苹果一直在培养中国本土供货商。以前这么做的理由是,这种策略给了苹果更大的议价空间,但现在这种策略的作用是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在参加美国总统竞选之初,唐纳德•特朗普就许诺要结束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结果,他发起了一场贸易战,后来又演化成了一场科技战,导致从芯片制造商到社交媒体巨头在内的多家企业分崩离析。
· 2018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进行了相应的报复。
· 2018年9月,多轮不断加征的关税影响到了中美之间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货物。华盛顿威胁要在2019年1月加征新一轮关税,但随后又收回了决定。
· 2018年12月,华为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任正非之女,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捕。
· 2019年12月,美国开始软化其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在次年1月,与中国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 2020年5月,专为苹果公司和华为公司等全球客户生产高端芯片的台积电宣布有意斥资120亿美元,在美国设立芯片制造工厂。美国禁止包括台积电在内的芯片制造商为华为下属企业海思科技制造其设计的芯片。
· 2020年8月,美国开始推行“干净网络”计划,尝试在云服务器、移动网络设施和移动应用领域将中国排除在外。
· 2020年9月,任何在研发生产阶段与美国科技产生关联的全球科技产品供应商必须停止其与华为的商业往来,除非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在美国标识出中国企业与军方有关联后,美国要求为中国生产芯片的主要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应在向美国申请许可后方可向中国企业供货。中国出台“不可靠实体清单”,将违反中国法律和伤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外国公司列入其中。
与此同时,富士康已将部分产能迁出中国大陆,但富士康坚称自己不会选边站队。今年8月,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台北投资者大会上谈到中美关系时曾表示,“未来全球一定会出现两强共治的局面。如何服务好这两大市场,是我们一直在计划的事情。”
但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像世界级大公司苹果和富士康那样,拥有跨越分歧、左右逢源的能力。他们说,现实情况是,芯片研发企业仍然依赖少数美国芯片制造和设计工具供应商来制造最先进的芯片,如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KLA、Synopsys和Cadence design Systems。
这就迫使全球所有芯片供应商都要向美国政府申请向华为供货的许可证。这一政策已于9月15日生效。自此以后,所有科技供应链公司几乎都会陷入到动辄得咎的境地,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同时取悦于中美两国政府。
台湾经济研究院高级科技供应链分析师赵世芳对《日经新闻》说:“一般来说,跨国科技公司不想在美中贸易战中选边站队,但他们仍需为可能恶化的形势做好准备。”。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反应一直很冷静,但没有几个科技公司高管相信北京会一直保持克制。一家科技供应商的高管告诉《日经新闻》说,他们已收到了更多与中国当地官员“喝茶”的要求,在见面后,官员们会要求他们保证不会将企业撤出或裁员。
一些供应商已被要求在其厂区内部设立由中国共产党管理的办公室。他们说,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当局希望更多地了解供应商的动向,并防止供应商大规模外流。为了避免受到中国地方政府的关注,供应商大多选择谨慎地不公布其生产多元化计划。
与此同时,在 9月19日,中国还创建了本国版的美国贸易黑名单:“不可靠实体名单”,任何不公平对待中国公司的外国企业都可能进入这个名单,判断标准由中国政府决定。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企业被列入黑名单,但有中国官方背景的民族主义报纸《环球时报》在5月表示,苹果、高通、思科系统和波音公司都可能会被列入中国的黑名单。
“在这场(美国和中国)巨象之争中,我们试图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一位供应链高管如此表示,他们此前一直想悄悄处置一些中国资产,然后将资金撤出中国,投资到东南亚地区。他还说:“我们担心,如果美中紧张局势继续恶化,我们在中国的资产有朝一日会被扣押作谈判的筹码。”
- 原标题:NIKKEI ASIA-Lauly Li&Cheng Ting-Fang: Inside the US campaign to cut China out of the tech supply cha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国货营销新出路:不会外语也能向全球直播!
2020-10-21 16:22 -
戴森:老板成英国首富,不是中国顾客捧起来的
2020-10-21 15:55 大公司 -
滴滴加磅社区团购 网约车CTO调任橙心优选
2020-10-21 14:11 商业 -
天猫双十一增至4天,蒋凡:商家对“双11”有更强期待和预期
2020-10-20 22:36 -
滴滴回应明年港股上市:没有任何明确计划或时间表
2020-10-20 17:13 商业 -
西瓜视频加码“中视频”:未来一年补贴20亿元,与抖音深度联动
2020-10-20 11:00 -
杀入红海:OPPO电视S1发布,售价7999元
2020-10-20 10:27 商业 -
京东:双十一将备货超2亿件5折商品,投入30座亚洲一号仓
2020-10-19 21:29 -
B站与BBC达成战略合作,将联合出品《绿色星球》等纪录片
2020-10-19 14:35 商业 -
小米、OPPO囤积日本零部件并大幅增产
2020-10-17 15:18 商业 -
美国媒体忍不住说了实话:制裁蚂蚁?仅有象征意义
2020-10-16 16:42 大公司 -
讲日本故事的真国产“MINISO”,赴美上市了
2020-10-16 15:29 商业 -
蚂蚁上市再进一步,港股IPO新增簿记管理人
2020-10-16 14:13 大公司 -
华为发布PowerX 2025能源目标网 助力运营商数字化转型
2020-10-16 12:18 产业万象 -
5G的最大敌人是电费?华为为此投入3000人研发团队
2020-10-15 23:39 华为 -
淘宝台湾年底停运,阿里回应:尊重其决定
2020-10-15 16:59 大公司 -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正在向服务业转移
2020-10-15 14:29 中国论坛 -
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
2020-10-15 13:04 商业 -
“5G+云+AI”融合,将产生聚变效应
2020-10-15 09:28 产业万象 -
全球最大IPO有变?蚂蚁回复上市推迟
2020-10-14 13:52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8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5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2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2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