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达利欧:为抵抗中国的技术威胁,美国正采取行动
最后更新: 2022-07-08 08:39:30这场战争将会如何恶化?
一般来说,贸易/经济战最危险的举动是,一方切断另一方的必需品进口。
二战前夕美国和日本的案例,对中美关系现状有所启示,因为地理态势和所涉问题是相似的。例如,如果美国切断中国从美国或其他国家进口石油、其他必需品、技术和/或其他必要的进口,那么这将是清晰明显的战争升级信号。
同样,中国升级战争的方式是,切断通用汽车(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量高于美国)、苹果等公司的业务,或者切断美国进口稀土,稀土是生产许多高科技产品、汽车引擎和国防系统所必需的。
稀土新材料公司工作人员展示钕铁硼永磁体(资料图/新华社)
我不是说这样的行动将会发生,但我想明确一点:任何一方采取切断必要进口的行动,都标志着局势的严重升级,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冲突。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局势就会按照正常情况发展,中美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将主要根据各国竞争力的变化而变化。
出于这些原因,两国,尤其是中国,开始进一步转向国内生产和“脱钩”。[1]正如习近平所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已经获取了这一能力。在接下来的5年里,我们应该会看到两国对彼此的依赖程度降低。在接下来的5~10年里,中国会以比美国快得多的速度,降低对可能被切断的外部供给的依赖。
技术战
技术战要比贸易/经济战严重得多,因为谁能赢得技术战,谁就也可能赢得军事战和其他方面的战争。
目前,美国和中国是世界大型科技行业的主导力量,而这些大型科技行业是朝阳产业。中国的科技业迅速发展,为中国人提供服务,在国际市场上也变得有竞争力。与此同时,在技术上,中国仍然高度依赖美国和其他国家。因此,美国很容易受到中国技术日益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影响,中国很容易受到美国或其他国家切断关键技术的影响。
总的来说,目前美国的技术能力领先,但各类技术领域的领先程度不同,且正在失去领先地位。比如,美国在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开发方面领先,但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方面落后。
5G测速(资料图)
以下数据粗略地反映了这一点:美国科技公司的总市值约为中国的4倍。这一数据低估了中国的相对实力,因为它不包括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如华为和蚂蚁集团)和非企业机构(如政府)的技术发展,而中国这些机构的规模大于美国。
中国目前在一些最重要的技术领域领先。例如,中国拥有40%的世界最大民用超级计算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竞赛和量子计算/加密/通信竞赛的一些方面领先。中国在其他科技领域也有类似的领先优势,比如,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和移动支付的交易金额目前位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美国。可能中国还在秘密开发一些技术,甚至情报最灵通的美国情报机构对此也不了解。
中国可能会比美国更快地提高技术和(受益于这些技术的)决策质量。因为大数据+大型人工智能+大型计算=卓越决策。
中国的人均数据收集量远远高于美国(而且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中国还大量投资于人工智能和大型计算领域,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中国投入这些领域和其他技术领域的资源比美国多得多。在资金投入方面,风险投资家和政府正在向中国技术开发者提供几乎上不封顶的资金。在提供人才方面,中国从事科技工作的STEM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大约是美国的8倍。
美国在整体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在某些领域落后),当然也有一些新的大型创新中心,其大多在顶级大学和大型科技公司。虽然美国仍然具有竞争力,但其相对优势正在下降,因为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加速提高。请记住,37年前的中国人还对我送给他们的手持计算器惊叹不已,想想看他们37年后会怎样。
为了抵抗这些技术威胁,美国不时做出回应,阻止中国公司(如华为)在美国经营,削弱中国公司的国际业务,通过制裁阻止中国公司获得生产所需的物品,这可能损害中国公司的生存能力。
美国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中国利用这些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地区从事间谍活动,或者是因为担心这些公司和其他中国科技公司变得更具竞争力,或者是对中国不允许美国科技公司自由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报复。具体原因值得讨论,但毫无疑问,这些公司和其他中国公司的竞争力正在迅速提高。为了应对这种竞争威胁,美国正在采取行动,遏制或摧毁对其构成威胁的中国科技公司。
有趣的是,虽然美国正在切断获取知识产权的途径,但在不久前,美国在这方面的实力更强,因为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中国已经开始以同样的做法对待美国,这将带来越来越大的伤害,因为中国知识产权正在许多方面变得更好。
- 原标题:瑞·达利欧:为抵抗中国的技术威胁,美国正采取各种行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新增感染122805例,死亡1184例
2022-07-08 07:44 美国一梦 -
王毅会见俄罗斯、印度外长,谈乌克兰局势
2022-07-08 07:41 中国外交 -
英媒:英国最早将于9月初选出新首相
2022-07-08 07:12 -
王毅:中印这样的大国绝不会随波逐流,而注定要秉持战略定力
2022-07-08 06:53 中国外交 -
涉事前警察被判处21年监禁
2022-07-08 06:45 美国一梦 -
约翰逊同泽连斯基通话
2022-07-07 23:30 不列颠 -
新西兰总理不点名警告:不要“孤立中国”
2022-07-07 23:02 -
乌克兰人不开心了…
2022-07-07 22:59 -
美国疫情谁负责?他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2022-07-07 22:26 美国政治 -
中国太空项目由军队运作而美国为民用?外交部驳斥
2022-07-07 21:46 中国外交 -
法国铁路工人罢工:通胀,涨工资!
2022-07-07 21:44 油价 -
美方称中美外长会晤目标之一为加固两国关系“护栏”,外交部回应
2022-07-07 21:32 中美关系 -
美国又在叙利亚盗运石油
2022-07-07 20:58 -
俄罗斯:他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不喜欢他
2022-07-07 20:41 不列颠 -
约翰逊宣布辞职后,英国外相首次发声:他做了正确的决定
2022-07-07 20:25 不列颠 -
美军5枚导弹掉进太平洋了…
2022-07-07 20:10 -
“捕鼠大臣”也来了…
2022-07-07 20:03 -
最新民调:约翰逊最可能的继任者是他
2022-07-07 19:50 不列颠 -
约翰逊发表辞职声明,仍将留任首相
2022-07-07 19:43 不列颠 -
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辞职声明
2022-07-07 19:37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