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专访屈宏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要确保不从工业化的正道上脱轨
关键字: 中国经济中等收入陷阱调结构工业化亚洲四小龙新常态【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些思想误区仍然亟待破解。五月经济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持续跌落至11.4%,再创新低。照此下去,下半年经济形势也难乐观。
上月,国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关于中国跨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演讲曾引起热议。近日,屈宏斌连发数条微博,谈论他眼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他认为,极少数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他们的跨越路径有如下特征:工业占GDP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对就业的贡献比例不断上升,投资占GDP的比例逐步上升,跨境贸易和投资占GDP的比例也不断上升;眼下,中国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和确保不从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正道上脱轨。
屈宏斌还谈到舆论对于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的认识误区。屈宏斌的观点吸引了粉丝们的高度关注。观察者网就此话题采访了屈宏斌,与读者们分享他关于中国经济短、中、长期走向的思考】
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降至11.4%,创历史新低
新常态不要忘记新挑战
观察者网:5月份,你在一个演讲里面提到中等收入陷阱。当时谈的还是蛮悲观的,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远大于50%,跟楼继伟部长的说法比较接近,只是解决方案不太一样,当时你强调金融改革是破局关键。但是最近你在微博里又有不同的说法,你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确保不从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正道上脱轨。
屈宏斌:其实这个议题都是一样的,面临的挑战也是一样的,当时我强调金融改革,是因为在一个以金融为专题的论坛上,发言时间也比较短。
其实说实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认为金融改革是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首先楼部长说的是一个事实。(关于世行的中等收入陷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朱天教授,以及经济学家华生都表示质疑,他们在观察者网分别撰文详细论述,请点击阅读)。
世行的研究报告说的很清楚,从二战以后到现在,真正能够维持二三十年6%到8%高增长的经济体只有13个。同样,二战后,这13个经济体能够成功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然后再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等收入国家,严格来说只有5个。这5个里边,除了马耳他这个十分小的国家之外,剩下的就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所以,这从概率事件来讲,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其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楼部长说的我觉得其实是客气了,成功跨越的概率其实是非常小的,过去70多年100多个国家只有五六个经济体。
对于中国,当下中长期我们正需要面对这个问题。现在讲新常态的太多,我觉得在讲新常态的同时,不要忘了新挑战、新风险。短期内的挑战是通缩,中长期的挑战是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立论。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然是一个大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成功跨越的那些经济体有哪些经验,尤其是我们的那些邻邦,虽然他们体量小,但其实是我们的前辈和老师。
我们可以做一些观察,这几个经济体都有几个特点:首先就是持续工业化,然后是城市化和国际化。就是从路径来说,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或者说全球化,这个是成功跨越的一个正途。他们进入高收入不是沿着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路径,也不是沿着纯粹以内需为主的路径。他们经济结构的变化就是持续不断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
工业化如何去表述呢?工业化具体的反映就是工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升,同时工业不断吸收新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也在持续上升。城市化就比较好理解了,其表现就人口不断从农村到城市,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国际化主要就是对外贸易和投资占GDP的比重不是下降而是持续上升。
改革不是另辟蹊径
观察者网:你在微博中还提到一句,中国改革的目标是清除路障,确保不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成功路径上脱轨,而不是另辟蹊径。请你具体谈谈?
屈宏斌:结合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我们来看中国,实际上我们国家比较幸运,因为我们过去三十年走的就是这条已经被别人证明是成功的路径。现在我们走的这条是对的,面对未来的挑战我觉得不是去另辟蹊径,而是主要通过改革、通过调结构把这条路上可能出现的路障,或者说已经出现的路障消除掉,从而确保我们不从这条已经被证明的正途上脱轨。
我强调这个特别有现实意义,因为,现在有一些舆论,就是说要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人家过去就是这么做的(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可能别人会说,中国的改革是史无前例的。但是走以服务业为主的路子,没有被证明是成功的,而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是一条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路径。如果另辟蹊径、选择另一条路径需要慎重考虑。
这还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比如,现在很多人说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比要提升,甚至把这作为调结构的一个目标和成果。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出口需求不好,工业因需求乏力而增长放缓,相比较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显得还不错。
我觉得目前的结构调整更多地反映的是工业增长放缓,而不是第三产业在原有基础上加速增长,是相对比例上的变化。好多人把这作为一个成果。
我不客气地讲,即使没有近忧也有远虑。当然,很多人说,我们从眼前的标准,从就业的角度,服务业取代工业,创造了比较多的就业,这样即便工业有一些裁员,增速在减缓,但整体上没有出现大面积失业。他们觉得这挺好,。但我觉得这样虽然在数量上避免了大面积的失业,但是就业有个质量问题。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来讲是高于第三产业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虽然在量上的就业是保住了,但我们更多的是用低劳动生产率的就业岗位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高的岗位。这个如果成为了一种趋势并持续较长时间的话会有问题,这实际上说明了你从工业化上道路上脱轨了。
越来越多的新增就业都到了低劳动生产率的劳动部门,那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将会放缓,整体可持续的增长速度也将放缓。所以我要强调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
当然我们必须要改革。这条路我们走了三十年,使得我们脱了贫,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收入国家。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上了轨道,只要再往前走就行了,其实这里面还有更多的障碍,甚至后半段可能更难。
比如,城市化到了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就必须解决一些制度的障碍,包括户口制度问题,要有一系列的制度让进城农民工能够市民化。这些都需要改革。
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也不能停留在过去十几年的技术水平,它不仅是一个量的增加更是质和量的同步推进。技术的升级换代需要在教育方面、人员培训方面进行改进。此外还要创造更公平的平台,引进充分竞争,鼓励新企业不断成长。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observersnews.com/QuHongBin/2015_06_12_323056_1.shtml
- 责任编辑:苏堤
-
1英国地铁车厢犹如蒸笼!为何不装空调?评论 196 赞 1252讲真:如果伊朗现在就买歼-10C,那才是彻底走错了路评论 181 赞 123全国第一豆橛子大省:吃到崩溃,无路可退评论 173 赞 174如何对西方伪史论一剑封喉?评论 155 赞 75乌克兰征兵办被俄乌平民一起针对,棉花絮分析10年后乌克兰将成为一个失败国家评论 129 赞 186暑假作业特别多,开学后交上去老师好像也没批,做暑假作业是否是浪费时间?评论 119 赞 37巴军前参谋长:击落印度“阵风”太容易,不如和中国演习过瘾!透露哪些信息?评论 84 赞 408如何看待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前,冒着高温随着儿子前往某餐厅出席开业典礼?评论 79 赞 59从长衫脱到裤衩,差点忘了自己以前是干嘛的评论 71 赞 1010“干净又卫生”,这就是食物中毒超级大国评论 69 赞 12最新闻 Hot
-
“不确定哪个更侮辱人,是关税,还是美国派他当大使”
-
“还当我们都是没上过学的乡下人?!”非洲人怒了
-
电动车模式上太空?“中美太空竞争发生重大转变”
-
他信首次公开回应:洪森给我女儿“下套”,“兄弟情”已破裂
-
“亚洲国家刚被课税40%,谁搭理鲁比奥那套中国说辞”
-
尬…特朗普称赞“非洲小美国”总统英语不错:哪儿学的
-
布局印尼,“别怀疑中国人的能力”
-
菲律宾被上调关税,美前官员先急了:还要不要跟中国竞争了?
-
又下黑手!美“中国委员会”要美高校停止与中国合作
-
“中方多次建议不听,现在撤回为时已晚”
-
政府“没跪”,日本经济大拿反批:让特朗普感觉被背叛了
-
特朗普“垂涎”非洲这五国,自吹“我们比中国更好”
-
警惕!“美企竟这样绕过禁令,偷拿中国关键矿物”
-
中国30天免签政策太香,有人催英国赶紧加入
-
石破茂:决不能被美国小瞧
-
和特朗普抢时间,“原本运往中国的也在转向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