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专访屈宏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要确保不从工业化的正道上脱轨
关键字: 中国经济中等收入陷阱调结构工业化亚洲四小龙新常态国际化也是这样。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要升级,要有更高级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一个路径的问题。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工业化的表现程度。那些国家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期间表现为储蓄率和投资率比较高,这和工业化是相应的,因为工业化就需要投资,城市化搞基建也需要投资。要投资没有储蓄就不行,所以需要大家储蓄多一点而不是消费多一点。
这又谈到了大家关心的另一个热点,就是中国经济要鼓励以消费为主还是以投资为主。
观察者网:所以我注意到你的微博,经常重温旧博……
屈宏斌:这主要是应个景,因为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很多问题都已经说过了,但是大家对这些基本的问题还在不停地争论。
中国经济结构拉美化节奏?
观察者网:你多次提到不要从正道上脱轨,后面又说改革不要另辟蹊径。三驾马车里面,现在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大幅下滑,您是否觉得这值得担忧?
屈宏斌:我为什么老是强调这些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现在我们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出现了这种思潮,有了这样一种舆论导向,包括在学者内也有这种情况。比如,鼓励服务业,觉得这是调结构的一个成果,包括官方都在这么讲。我对这个还是比较担忧的。我在微博上说得比较直白,说这一旦成为一种趋势将是中国经济结构拉美化的节奏。
包括就业,有的人说虽然经济增速放缓,第二产业不行了,但是服务业还是不错的,就业是没问题的,认为这是经济结构出现转型了。其实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包括大家对于投资的一些争论,认为现在投资率已经很高了,再提高就意味着浪费,更多的是要鼓励多消费,少储蓄、少投资。所以,我在各种场合都在强调我的观点。
当然,作为一个纯粹的争论,每个人都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论据。我是说发展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些经验都来自一些小国,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论。
但是如果你看得远一点,比如二战之前美国的崛起,在欧洲崛起后,美国后来居上,也基本上按照这一路径,也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当时,美国比英国大很多,美国崛起后,很多人也同样有这样的论调,认为大国的经验未必对小国适应。后来四小龙也这样成功了,现在轮到中国了,很多人说它们都是小国,大国未必适应,我觉得这样说是没有道理的。
观察者网:现在很多学者也喜欢拿美国比,说你看美国,消费对GDP的贡献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中国很小。
屈宏斌:这样比其实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比的是,美国从中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的那个阶段的情况,这样比较合适。现在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以它现阶段的情况和我们现阶段的情况去比较是不合适的。我们可能最终也会走到美国那样,但我们现在处于爬坡的阶段,和人家现在是不一样的。
观察者网:从我们眼前来讲,像你说的,如果继续照这个趋势下去,是拉美化的节奏了,你讲到我们要“趁势而为”,那么,具体有什么建议吗?
屈宏斌:首先,在政策上不要忽视实体经济。现在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通缩,需求乏力,经营状况越来越差。我现在比较担心的一个趋势就是,决策层觉得工业不行那就不行吧,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所以,现在觉得工厂的就业不好,那就让人们,尤其是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士去创业。
从这当中能够闻到一种味道,就是应对方式,不是去面对工业萧条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而是用服务业,用个人创业去绕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有点这个苗头。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苗头。
我前面也说过,用服务业取代工业作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部门,没有近忧也有远虑。所以,从眼下来说,我们要讲究一个“长短结合”,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对于绕开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让它这样萧条下去,不仅对短期是不利的,对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真正去解决。我觉得这是一个当务之急,首先把重视程度搞上去。
接下来是更加技术层面的,如何去解决工业所面临的问题。问问企业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无非是“三座大山”:第一就是需求乏力,那我们可以想办法从政策上解决这个问题,既然要解决需求问题,那就需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
第二就是成本过高,包括劳动力成本,比如僵硬的最低工资制度,不管经济好坏都要双位数的增长,还有“五险一金”的金额也比较高;还有一个就是融资成本高企不下,融资条件不够宽松。这些方面都需要着手去解决。
这些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如果试图去绕过这些问题,说你融资难就难吧,我就赌在就业上了,这样肯定不行。
(实习生陆闻天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政经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151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3“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5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2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