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榷树:伊朗人松了一口气,在核问题上正好“借坡下驴”
而且也要注意到,这次以色列的空袭中,伊朗宗教界人士没有遇到大量或者说严重的伤亡,对于专家会议及相关的评选机制,并没有出现会导致不稳定的冲击。至于说高层遭受严重打击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我觉得最终影响也停留在:过去一个人干的活,现在需要分给好几个人干。
说到底,我认为革命卫队这样一个组织在伊朗的政治体制当中依然是执行者,是台面上的人,不是什么“独立大脑”,也并不是真正的决策者。真正的决策者是在伊朗的教士阶层智库中,以及借用美国政治的词汇,各个利益集团形成的所谓“深层国家”当中。这些人没有受到伤害。
观察者网:特朗普25日表示,美国下周将与伊朗谈判。但他的态度比较冷淡,认为双方是否达成协议“也没有那么必要”。这次空袭是否会强化美以在谈判中的立场,伊朗的立场或者说筹码会被削弱吗?
邱榷树:美国的立场确实陷入一个悖论,如果真如特朗普所说,伊朗的浓缩铀设施被彻底摧毁,那双方也没什么可谈的了。既然特朗普提出还想谈,要么是他清楚,核设施、浓缩铀还没有被彻底摧毁,要么就是想同伊朗谈别的事情,比如地区问题。
我觉得伊朗不会也不需要做出让步,因为结合过去的经验,美国肯定会得寸进尺,而伊朗也不是第一次吃亏了。在伊朗看来,恐怕跟美国已经没什么好谈的了。
观察者网:这次冲突后,许多网友也在热议伊朗在军事实力层面暴露出的短板和漏洞,您怎么看这其中出现的一些争论?
邱榷树:可能从中国的舆论看来,伊朗似乎不愿意搭理中国;但在伊朗这边看到的情况,也可能是中国不愿意搭理伊朗。
大家会讨论说,认为伊朗看不上采购中国的武器装备。但是中国在军售问题上也有自己的顾忌,就是要考虑到海湾阿拉伯国家的立场。
另一方面,伊朗原先的战略设想也是一种纯粹依靠进攻能力实现的威慑。即他把所有的资源都用于发展导弹这种进攻武器,在防空这些防卫领域基本上投入比较少。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以防御为目的的威慑。伊朗希望通过手上庞大的导弹库存建立威慑,如果以色列选择攻击,自身就会挨炸,让以色列不敢欺负到伊朗头上。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26日表示,以色列保持着对伊朗的空中优势,必要时会再次发动空袭,以确保伊朗不会重启核计划或远程导弹计划
现在看来,以色列没有按照伊朗的战略思路行动,而是顶着导弹,能拦截多少是多少,还是要先发制人。下一步,伊朗是否会在国防建设的思路上做出调整?如果他要重点发展防御性武器的话,恰恰说明要追求进攻性的战略思路,又想主动打别人,又希望不会承受对方还击造成的伤害,类似以色列的思路。
如果伊朗这样做,海湾国家会不会答应?美国的盟友会不会答应?所以这些都是制约外部国家向伊朗出口武器的考量因素。
当然,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伊朗的资源有限,科技实力、物质资源、军费等等有限。而且伊朗也不够信任外国的东西,倒不是说质量,而是担心伊朗被外国卡脖子、受制于人。所以伊朗是希望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军事装备的。只是在西方长期制裁下,经费有限,又要拿出一部分用于核计划,另一部分发展导弹,剩下的钱还要发补贴、维持社会稳定。到最后,伊朗只能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先选择一条路发展,就是搞进攻性威慑。
观察者网:结合之前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倒台、什叶派“抵抗之弧”遭受的打击,这次冲突过后,是否会对伊朗在地区的实力与形象产生进一步的打击?
邱榷树:我觉得还是要回到2023年10月哈马斯发动的“阿克萨洪水”行动上来。在那之前,伊朗扶持的“顶在以色列脑门上”的代理人武装,比如真主党、胡塞武装等等,都是处于引而不发的状态,导致以色列不清楚“抵抗之弧”的真实实力,对于直接攻击伊朗有所忌惮。
而近两年打下来,以色列确实打的比较顽强,削弱或者摧毁了伊朗的地区代理人力量,比如真主党高层遭受重创,伊朗在叙利亚的势力随着巴沙尔政权垮台而消失。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回过头来看伊朗当初宣称对于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并未提前知情,可能是实话。伊朗恐怕也没有料到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连锁反应。
从去年年底叙利亚变天以来,伊朗就已经有危机感了,因为以色列的战机可以肆无忌惮地穿越叙利亚领空,严重缩短了伊朗雷达的预警时间。我认为以色列从巴沙尔政权倒台的那一刻起,就在为这一次空袭伊朗做铺垫了。
当然,尽管伊朗这次在军事上(可能也在政治上)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地区战略还没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一方面,只要巴以问题还没有解决,地区国家对以色列的反抗会一直存在。在这件事上,并不是伊朗给代理人发钱、发枪才能组织起来的,这是阿拉伯人有自己的生存逻辑。
另一方面,以色列的战略就是不能允许任何一个地区国家有能力或潜力威胁自己。因为以色列自身是个小国,所以他不能容忍中东地区有哪怕是“正常的”中等国家存在。至少这一次伊朗挺过来了,这个国家保住了,所以战略上可以说伊朗没有输。只要伊朗的政权还在、统治阶层继续奉行不依附外国的独立地区战略,那么伊朗的核科学家还是能培养出来、导弹还是能造出来、核设施还是可以再挖出来。
当然,短期内伊朗应该会消停一阵子,在核问题上从过去比较强硬、公开的立场转为低调、保密的立场,不给以色列再度发动袭击的借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我驻澳大使:有些国家得了病,却要“盟伴”花钱买药,可笑
2025-07-01 07:47 -
马斯克批共和党:猪党
2025-07-01 07:32 美国经济 -
中国驻欧盟使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7-01 06:46 香港 -
“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2025-06-30 23:1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军确曾派出无人机侵入平壤”
2025-06-30 22:57 三八线之南 -
现场图:中国海警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
2025-06-30 22:50 南海局势 -
最新数字:以色列袭击致伊朗935人死亡
2025-06-30 22:06 伊朗局势 -
对美让步?欧盟否认:不会容忍外国干预
2025-06-30 21:5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印尼提议:可以和美国共同开发关键矿产
2025-06-30 19: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业务,商务部回应
2025-06-30 18:33 -
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2025-06-30 17:57 观察者头条 -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英国等地的不锈钢钢坯等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2025-06-30 17:16 -
“零售大变局:这些品牌仅彰显中国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2025-06-30 16:13 -
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2025-06-30 15:53 观察者头条 -
特朗普称有富商愿收购TikTok,外交部回应
2025-06-30 15:4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反对排海立场没有变化”
2025-06-30 15:43 中日关系 -
是否会邀请特朗普参加阅兵?外交部回应
2025-06-30 15:37 中美关系 -
“叙利亚不排除他俩会晤”
2025-06-30 15:07 -
印度向巴基斯坦开闸泄洪
2025-06-30 15:07 印巴冲突 -
美媒曝伊朗官员私密通话,白宫急眼
2025-06-30 13:59 伊朗局势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7“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52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37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15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找中方说个情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
马克龙内涵特朗普:这是勒索
-
欧洲企业“喊饿”,可法国稀土商接不住“泼天富贵”…
-
福特CEO:中国电动车,最让我自惭形秽
-
“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
-
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蒙面
-
“叙利亚不排除他俩会晤”
-
印度向巴基斯坦开闸泄洪
-
证监会更换LOGO,网友:解套有望
-
“零售大变局:这些品牌仅彰显中国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
打破113项纪录!从寒假放到暑假,《哪吒2》今日下映
-
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
马斯克批共和党:猪党
-
“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
对美让步?欧盟否认:不会容忍外国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