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榷树:伊朗人松了一口气,在核问题上正好“借坡下驴”
持续12天的新一轮以伊冲突暂时告一段落。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宣称,“必要时会再次袭击”,继续给地区安全局势蒙上不确定的阴影。
伊朗国内对这场冲突的看法是什么?对于核计划的看法是否会发生改变?后续该如何应对以色列的“再度袭击”威胁并处理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谈判邀约?
观察者网与定居德黑兰的文博工作者邱榷树先生对话,带来他的观察。
【整理/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这一轮以伊冲突暂时告一段落。美国、以色列、伊朗均“宣布胜利”。您在伊朗观察到的战后舆论氛围是什么样?
邱榷树:我觉得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在亲身经历了战争时期且自己国家损失惨重后,内心当然渴望能通过一些宣布胜利的表述来宣泄情绪。
伊朗民众也知道这一次损失很大,不光是核设施遭到袭击,一批高级领导人、科学家被暗杀、军事基地被轰炸,包括一些核材料的生产链遭到了破坏,但总的来说伊朗的政权至少存活了下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赢”了。以色列一上来说奔着所谓颠覆伊朗政权的目标发动“斩首”袭击,但是战略目标没有实现,仅仅是通过战术层面打击伊朗的军事设施。
在伊朗,民众有人对政权感到满意,也有人不满意,但说到底大家最怕的还是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导致权力真空,甚至爆发内战,这样的不确定性。
我认为伊朗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还是比较保守,不是道德文化层面的意思,而是认为安全压倒一切,不需要有剧烈的变化、让未来显得不可预期。他们现在觉得伊朗的政权挺住了,国内整体安全、社会没有出现较大的动荡,自己的财产也不会面临大的损失,所以大家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观察者网:当地时间6月20日冲突期间,成千上万的伊朗民众走上全国各城市街头,反对以色列袭击与支持伊朗政府。现在伊朗国内是否还有对以色列强硬反击的声音或主张?
邱榷树:战争时期,民众支持政府、对政府的期待很高,因为只有伊朗政府才能保护民众的安全。民间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呼声,要求打击以色列的哪些目标。但从伊朗政府的角度来说,需要不停地调整民众的期待值。当然,他们也会有一些舆论宣传上的动作,比如所谓“伊朗击落以色列的F-35战机”,我们都知道这消息不靠谱,对吧?但对伊朗的舆论情绪来说,是一种满足大家的期待、对激情的释放。
所以伊朗政府一直在调控民众的期待值。他在战争时期最大的担忧,不是说仅仅是战场上失败、政权被推翻,而是没有管控好民间舆论的期待,导致民众的不满意升级。总的来说,伊朗在冲突时期的管控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不管媒体上宣称的有多少事实,至少伊朗民众把矛头对准了以色列、美国,没有对着他们自己的政府。
当地时间6月20日,伊朗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以色列发动袭击并表达对伊朗政府的支持
比如伊朗个别议员提出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这样做伊朗自己的石油就没法出口出去了。我觉得这背后也是体现一种不对等威慑的思路。因为以色列之前曾经考虑轰炸伊朗的石油出口站哈尔克岛(Khargh Island),如果这个地方被炸了,伊朗的能源出口就完了。
所以,伊朗有一些声音暗示考虑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意思是你不让我出口石油,那大家都别想出口,一起完蛋。这样发声最终是期待能震慑以色列,打消对伊朗能源设施的攻击念头。
观察者网:这场冲突后,伊朗国内对于是否选择拥核的讨论会不会出现调整?
邱榷树:我之前也聊过,我认为伊朗其实不分强硬派、温和派,他们的区别只是手段不同。伊朗人本质是务实的,不会提一些让自己陷入不利的要求。在核问题上,我相信伊朗会继续选择发展核计划,不管遭受了多大的打击或损失,都会继续发展。但是他的手段会更加隐蔽,不会公开、高调地宣示他的核设施没有受到伤害。
比如伊朗外交部称,核设施在美国的空袭中“严重受损”,这也可以理解是借坡下驴,巧妙利用特朗普的虚荣心,或者是一种对停战的诉求。伊朗正好借“核计划受到严重损失”为理由,由议会叫停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这些国际机构没办法去检查他的核项目,也就很难了解到伊朗发展核能的后续信息,包括科学家团队,其它的浓缩铀地点。毕竟以前IAEA的人一过来检查,所有东西都被曝光了。
归根结底,我觉得核问题只是美以同伊朗打交道的一个借口,大家都知道伊朗不想搞核武器,至少到目前为止,始终在把核问题当作牌来打,而不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工具。如果伊朗真的这么想,恐怕十年到十五年前就造出核武器了。
而伊朗同美以博弈的目标,最终还是自身在中东扮演的角色问题,以怎样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跟邻国到底处于怎样的关系中?伊核问题的处理,本质上也取决于伊朗同西方或地区国家的互动。如果双方关系缓和了,那大家说核问题就可以妥善处理了;如果是继续保持紧张的状态,那这个事情还没完,你要继续制裁我,我就继续发展核计划。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当地时间26日表示,伊朗目前没有重启核问题谈判的计划
观察者网:这次以色列在发动袭击期间,也比较直接地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出了生命威胁。这是否会对伊朗的政治稳定产生长期影响?
邱榷树:刚刚以色列国防部长确实公开表示,他们其实不知道哈梅内伊藏在哪里,如果知道的话就会下手。之前《纽约时报》有一篇报道宣称,哈梅内伊已经指定好了三位接班人。我觉得这是很不专业的,那个记者是伊朗籍,但过去的报道记录很糟糕,也经常报道假新闻,比如宣称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司令卡尼已经死亡,但是人家活得好好的;后面又报道说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沙姆哈尼已经死亡,结果人家只是受到重伤、需要截肢,还能出来讲话。
首先,哈梅内伊的接班人不是他能指定的,而是要专家会议来选,所以“指定三位接班人”这个说法就是不对的。从现实来说也非常不合逻辑。三个候选人优先选哪一个?如果有人不服,相互之间算计甚至“借刀杀人”,自己试图上位,该如何应对?所以我觉得这个消息和记者都不专业,不符合现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我驻澳大使:有些国家得了病,却要“盟伴”花钱买药,可笑
2025-07-01 07:47 -
马斯克批共和党:猪党
2025-07-01 07:32 美国经济 -
中国驻欧盟使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7-01 06:46 香港 -
“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2025-06-30 23:1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军确曾派出无人机侵入平壤”
2025-06-30 22:57 三八线之南 -
现场图:中国海警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
2025-06-30 22:50 南海局势 -
最新数字:以色列袭击致伊朗935人死亡
2025-06-30 22:06 伊朗局势 -
对美让步?欧盟否认:不会容忍外国干预
2025-06-30 21:5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印尼提议:可以和美国共同开发关键矿产
2025-06-30 19: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业务,商务部回应
2025-06-30 18:33 -
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2025-06-30 17:57 观察者头条 -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英国等地的不锈钢钢坯等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2025-06-30 17:16 -
“零售大变局:这些品牌仅彰显中国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2025-06-30 16:13 -
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2025-06-30 15:53 观察者头条 -
特朗普称有富商愿收购TikTok,外交部回应
2025-06-30 15:4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反对排海立场没有变化”
2025-06-30 15:43 中日关系 -
是否会邀请特朗普参加阅兵?外交部回应
2025-06-30 15:37 中美关系 -
“叙利亚不排除他俩会晤”
2025-06-30 15:07 -
印度向巴基斯坦开闸泄洪
2025-06-30 15:07 印巴冲突 -
美媒曝伊朗官员私密通话,白宫急眼
2025-06-30 13:59 伊朗局势
相关推荐 -
“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45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31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13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找中方说个情 评论 176澳官员那个酸:大家只记得中国,可我们也出了钱的 评论 7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