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舸:弱地方政府不是弱在没有自由裁量权,而是……
二、需要提升的能力
1. 敢于担当,各尽其责
对于谁该承担延误疫情的责任。最初舆论矛头大多指向地方政府,后来武汉市长接受央视采访以及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后,舆论焦点又转向了国家疾控中心。不过,又有人提醒,虽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发布疫情权力在国家卫生部门,但是早在2006年国家卫生部门就通过部门法规形式将这项权力授予了省级人民政府。总之,争论甚多。对外人来说,这件事毕竟太复杂,很多情况至今不为人知,处于罗生门状态,现在就下定论为时尚早,找出靶点并不容易。
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么大的事件发生,显然很多地方都出了问题,而不会只是一个环节有偏差,其他所有环节都是尽职尽责。
例如,即使疫情不能发布,并不等于法律禁止地方政府或医疗机构在地方两会期间发布病例通报,否则地方政府从12月起就已经违法了,更不意味着需要把疫情当作舆情来处理。1月23日武汉封城当然不是地方政府就能作出的决定,但是查封可能的传染源海鲜市场、取消大型聚集活动并不需要启动疫情响应,也不是中央政府的权限范围。对具体承担治理任务的人或部门来说,好的治理能力至少是先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是互相等着看,“反正你也没干好,所以我就没责任”的逻辑是不成立的。
最后,1月30日突然出现的铺天盖地对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只知道发论文”的指责,我觉得在逻辑上至少有两个漏洞。第一,从个人层面来说,虽然这些年科研量化考核导向确实有些问题,但是最有论文发表动力的是我们这种职称乃至各种人才工程还没评完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一篇顶级期刊论文意味着很多好处。但是,高福已经是院士了,在国内已经是彻底到头了,在国际上好像也没有冲击诺贝尔奖的机会,所以即使是顶级期刊论文对他也没有激励作用,而且这篇论文他即非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
第二,从机构层面来说,疾控中心当然有不少和我一样想发论文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例如这篇论文的众多共同第一作者们),但是他们权力是很有限的,而且发布疫情和发表论文并不冲突。与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两名教授在此次疫情上的论文发表争议不同,向全社会发布疫情、启动应急响应(20日之后的情况)并不涉及研究的原始数据(病毒结构、特性等等),完全不用担心数据被别人抢走。而且,从我国政府层级结构来说,我也不相信一向弱势的、仅有厅级级别的国家疾控中心有压制省级、副省级地方政府的能力。疾控中心肯定有没做好的地方。但是,指控这些科研人员为了发论文,就不顾人民死活,恐怕是联想过度的。
2. 干部队伍
另一个问题,这次疫情暴露出一些干部能力不能胜任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例如,1月30日刚刚发生的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面对国家督察组对“医院有多少床位”等(对她这个岗位来说的)基础常识都一问三不知。略微让人欣慰的是,她被火线免职了。由此需要思考的是,这样的干部是怎样被选上来?
原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面对督查组询问,一问三不知
对此,我看网上有不少言论都去怀疑她有关系、有人提携。但是,从她的简历来看,显然不是有关系的人。简历显示,唐志红在2005年就担任副处级的黄冈市档案局副局长(从副科的麻城法制办副主任到副处的黄冈市档案局副局长,应该是公选的结果,她的学历背景放在当时还是很有优势的。但是这种越级提拔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最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已经明确禁止了),2006年交流到黄梅县担任副县长。当时,她刚刚30岁出头,又是女干部,年轻女干部在基层是很紧缺的。真要是还有关系加持,不至于到2017年才晋升正处级的黄冈市卫计委主任。相反,她的提拔反映出一些地方干部工作中存在另一个导向有问题的非正式惯例——“某某副处都干了十几年了,也该给解决正处了”,于是就找了卫健委主任这个岗位给她解决。
在地方政府中,虽然教育、卫生都是大系统,两者加起来占了财政供养人员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但是,从治理角度看,往下,有院长、校长等专业人士负责日常运转,往上,卫生系统的大任务(医改、新建医院、布局调整等等)都是由党委政府总体把控甚至直接操刀。因此,卫健委常被视为不太重要的部门,可以用来安排干部。安排的干部即使能力不足,平常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将帅无能,就很容易拖累三军了。
进一步而言,十八大以来,中央着力强调“推进探索构建干部能上能下机制”,针对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贪污腐败,现在干部上了就很难下去。例如,唐志红是被“免职”。在干部工作中,“免职”属于组织调整,是中性操作,不是纪律处分。她的正处级别依然在,因此“免职”之后,地方党委还得想办法给她重新安排个岗位,比如去个更冷门的部门当保留正处级的副职,可是再冷门的部门也是有工作职责的。即使最差,按惯例也要给她安排个一级调研员(对应正处)的非领导职务,这可能不会影响具体部门工作,但是会占用黄冈市总体的领导职数编制,影响更有能力的干部提拔。
最后,在这次疫情中,我看到很多人同情唐志红以及其他一些人,觉得他们是运气不好、倒霉,如果不碰上疫情,就能继续岁月静好到退休,甚至步步高升。这“同情心”泛滥的有点过头了吧。与其同情唐主任和其他人,还是多同情同情疫情中的死者、患者以及生活工作也都被严重影响的我们自己吧。
领导干部这个岗位本身就是要承担很多风险的,有的事可能永远不发生,但发生了就是要承受,没什么好抱怨运气的。如果不想承担风险,就不要当领导干部,好好做个键盘侠,岁月自然会一直静好。我一直认为,知道自己不行就不上,安心做个键盘侠并没有什么丢人的。相比之下,对社会更是有益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湖北慈善总会公示捐赠物资
2020-02-02 23:09 -
“令人折服的中国执行力”:一个法国人的隔离日记
2020-02-02 22:10 -
湖北辟谣上海医疗队物资匮乏
2020-02-02 21:55 -
【便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沪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给您支招→
2020-02-02 21:46 上海观察 -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 军队抽组医疗力量驰援武汉火神山
2020-02-02 21:40 -
130辆军车集结!驻鄂部队今起支援武汉生活物资配运
2020-02-02 21:17 -
最多一天!武汉金银潭医院37人出院
2020-02-02 20:58 -
钟南山:疫情应该不会全国性爆发 可能只为局部爆发
2020-02-02 20:53 -
在金银潭医院,首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这样工作
2020-02-02 20:42 医学 -
33图见证央企神速!火神山医院这样建成
2020-02-02 20:39 中国模式 -
贵州征集民族民间治疗新冠肺炎秘方验方和技术方法
2020-02-02 20:35 -
湖北养鸡龙头饲料危机初步缓解
2020-02-02 20:30 -
43名“90后”女护士:该是我们这一代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2020-02-02 20:30 -
要挟港府“封关”:90护士集体请假,3000医护投票罢工
2020-02-02 19:34 香港 -
联播+丨为了人民 打赢这场战“疫”!
2020-02-02 19:30 -
儿子眼里的李兰娟院士: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2020-02-02 18:53 -
湖北省长:检测机构要立军令状 两天消化检测存量
2020-02-02 18:33 -
国务院紧急通知:地方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调用医疗物资
2020-02-02 17:50 -
加拿大:不会跟随美澳限制中国人入境,特鲁多为中国打气!
2020-02-02 17:36 -
“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 ”
2020-02-02 17:28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中断访美行程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