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维:建党百年,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
最后更新: 2021-04-13 10:07:43【文/ 潘维】
1. “相对贫困化”
马克思主义具有永恒真理性,也具有历史实践性。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不是原教旨主义者,不是教条主义者。
2018年2月20日在英国伦敦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和工人学校拍摄的1915年版《共产党宣言》。图|新华社
马克思对第二产业时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第二产业取代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从英国开始的,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并贯穿了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并贯穿了19世纪。马克思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是19世纪中期,他目睹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同时也目睹了制造业的蓬勃兴起,于是对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众所周知,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并在撰写《资本论》的时候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
其中有一点值得反思:为什么说所有商品都是等价交换,只有劳动力的交换是不等价的?为什么所有商品交换都是公平的,只有劳动力的交换是不公平的?针对这一问题,马克思起初并未给出明确且令人信服的说法,仅仅使用了买方市场的解释,即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导致劳动力贬值。
后来马克思意识到这个问题,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说买方市场会终结,工人的劳动力价格会提高——这一判断对于其所处的时代而言无疑是“天才的预见”。
另外,马克思还给出了除买方市场外的第二个解释,他提出,是资产阶级专政,也就是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压迫工人,迫使其接受不平等交换。也正是由于工人没有得到他应得的那么多,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了,所以资本家越来越富,工人越来越穷。但是,这种解释也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因为我们看到有的时候政府是相当支持工人提高劳动价格的,还设立最低工资标准,提供社会福利。这些现象都不支持资本家利用国家机器压迫工人获得剩余价值的论述。
于是马克思在之后又给出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说法,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同,就是“相对贫困化”理论。他认为资本家依靠国家机器压榨工人,或者工人劳动力供给过量而导致工人贫困可以称为“绝对贫困化”。但相对的贫困化与此不同,马克思在《工资劳动与资本》这部著作的开篇即提出:你知道为什么人们会感觉越来越穷吗?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越来越穷,而是因为别人越来越富,进而产生了一种相对被剥夺感。他将基于对比而产生的贫困感称为“相对贫困化”。
“相对贫困化”的理论似乎是一种心理上的解释,但是它引出了马克思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阶级斗争,以及两大阶级划分、无产阶级专政这样的说法。他预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阶级斗争空前激烈,社会将会分化为两大阶级,一个叫无产阶级,一个叫资产阶级。如果我们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教育工人相信社会主义不再相信私有制,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迅速地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2. 人类根本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批判,并对解决人类根本问题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方案。
位于德国特里尔的马克思雕像。图|新华社
什么叫人类根本问题呢?马克思认为是人类对物质丰富的需求与生产的短缺之间的根本矛盾。人类生产跟不上人类的需求,所以人们要不断生产、不断创造、创新技术,使生活更舒适、更方便。这一点容易理解。
而马克思的贡献在于,基于阶级、阶级斗争等概念对于短缺问题的论述。他敏锐地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制造业逐渐取代第一产业且处于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越来越多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人们的短缺感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反而空前强烈。为什么物质越丰富,我们的短缺感越强烈呢?
他得出的结论是,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的根本矛盾不是物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是公平分配无法得到实现,导致最后得不到平等的分配结果。所以人类的根本问题随着工业革命发生而改变,由短缺变成了不平等。那么要想解决不平等的问题,就要消灭私有制,包括消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消灭一切统治者意识形态,消灭宗教、法律、国家机器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的这个方案是对人类根本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改变了当前社会默认的一切基本法则,成为一种永恒。因为在任何可以预见的未来似乎都难以消灭私有制,消灭家庭、意识形态、宗教、国家等。所以,马克思就变成永恒的思想家了。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的白天鹅咖啡馆内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撰写《共产党宣言》。图|新华社
我们进而会问,如果把马克思的方案直接落地行不行?直接把他的思想转成政策行不行?这就变成了当时很多人所要面对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方案的局限性。这意味着,马克思思想的永恒性及其作为实际操作政策的局限性之间出现了矛盾。
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说马克思的思想依然是指导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呢?我想这恐怕是一个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问题。后人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阶段划分:既然说人类最终要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那么就可以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而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
在今天看来,这五大阶段的划分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奴隶制社会,在欧洲曾实行非常典型的奴隶制度。但是我跟随考古学家去拉丁美洲考察,无论是南美的考古学家,还是欧洲的考古学家,抑或我们中国的考古学家,都一致认为,无论是2000年前的南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还是一两万年前美洲人的历史,在西班牙人抵达美洲大陆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实行的是奴隶制。
反观中国,虽然奴隶制曾长期存在,但是奴隶制作为一种以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基本社会制度,在中国是否存在过仍然存疑。或许找到奴隶的证据不难,但找到实行奴隶制的证据很难。所以,我们会去质疑类似“宿命论”的这种历史阶段划分。
3. 制度与治国
很多人主张制度是良治善政的基础和前提,进而提出“改变了制度就改变了所有、有了好制度就有了一切”的观点。这是西方人讲给我们听的故事。
标签 建党百年- 原标题:潘维:建党百年,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岳父杀害女婿一家三口”案二审改判死缓,四川高院:正在评查
2021-04-13 09:47 依法治国 -
香港小学教材删除“中华民国政府”
2021-04-13 09:40 香港 -
31省新增本土确诊1例,在云南
2021-04-13 08: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白马克:中国老百姓脸上都挂着笑容
2021-04-13 07:38 上海观察 -
佛山交警通报“高速路口62万车主违章”
2021-04-13 07:21 基层治理 -
云南新增1例确诊病例,为缅甸籍
2021-04-13 07: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沈阳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021-04-12 22:45 聚焦三农 -
中央巡视组原副组长董宏被开除党籍
2021-04-12 21:15 廉政风暴 -
笑起来真好看 | 在梁家河,习近平当过扫盲班老师
2021-04-12 21:0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今天的主角,是英雄的湖北”
2021-04-12 21:02 -
第一株新冠病毒毒株由武汉病毒研究所分离并提交世卫组织
2021-04-12 20: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官方通报外卖员被救护车二次碾压
2021-04-12 19:19 -
“美国制裁正导致全球、全行业的半导体供应短缺”
2021-04-12 19:11 华为 -
今天,外交部向全球特别推介湖北
2021-04-12 18:48 -
上海市原市长杨雄同志逝世
2021-04-12 18:10 上海观察 -
“我强烈感受到了充满活力的希望和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
2021-04-12 16:2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 100个故事”今起推出
2021-04-12 16:2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蓬佩奥晒了这张照片,台湾政客又按捺不住了
2021-04-12 16:17 台湾 -
拼多多发声明处罚极兔:无特殊合作、无投资关系
2021-04-12 15:58 大公司 -
增量配网闹“电荒” ,“无电可配”怪象蔓延
2021-04-12 13:58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评论 105最后3小时,美国会通过权宜支出法案 评论 317庆祝新中国74周年华诞,超30万人齐聚天安门观升旗 评论 114对华表态后,她当面遭批:这是在玩火 评论 245“如果总聚焦在建筑本体上,我们竞争不过西方” 评论 324最新闻 Hot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
最后3小时,美国会通过权宜支出法案
-
他赢得大选,承诺减少对印度依赖
-
庆祝新中国74周年华诞,超30万人齐聚天安门观升旗
-
“美国想组团抗中,印度和越南没兴趣”
-
近5年最火黄金周!“本地人先把景区让给外地游客吧”
-
特鲁多“自作多情”?美方声明完全没提
-
国会开支僵局难破,白宫通知员工做好“关门”准备
-
帮派暴力升级,瑞典政府求助军队
-
泰国警察总署副署长疑牵涉网赌被查,每月自掏腰包用于警队开支
-
马来西亚总理:平衡东西方科技,华为将更有效参与
-
“为抗衡中国,美国要在太平洋海底广铺光缆”
-
对华征税有必要吗?朔尔茨这么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