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光| 苏联内部的张力:“文明断裂带”、民族宗教与中央集权
最后更新: 2021-12-31 11:48:08【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潘光】
转眼间,苏联解体已经三十年了。很多事情一眨眼就过去了,但历史的余震仍在不断显现。
复杂的内因外由导致苏联解体,本文着重从文明、民族、宗教角度来分析内因。
主要想讲三个问题:第一,苏联境内的文明断裂带;第二,苏联国内的民族宗教矛盾,文明断裂带和民族宗教矛盾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前者是更深层次的,而后者是比较表象的;第三,苏联在民族问题上垮塌的主要原因就是没能维护多民族宗教统一的中央集权,团结统一的支柱就是中央集权,一旦中央集权旁落自然就四分五裂。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读辞职声明。@视觉中国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曾提出过一个理论叫“文明断裂带”,就是不同文明之间存在一条断裂带。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做过一个课题“中亚-高加索-巴尔干文明断裂带”,中亚、高加索当时主要在苏联境内,巴尔干跟苏联的关系则十分密切。
中亚地区主要是四大文明交汇,东边是汉儒文明,西边是伊斯兰文明,北边是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南边是印度文明。而涉及到苏联的,主要是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赞成文明冲突论,所以一般不用文明冲突这一说法。文明断裂带,就是指两种或几种文明在某地交汇,过程中可能会有碰撞,也可能会有融合。以中国为例,中华民族大家庭就是由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在数千年的交流、对话、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断裂带”绝不是冲突,而是几种文明在这里有一条界限,围绕着界限既有摩擦也有融合。
苏联时代的中亚地区其实就是伊斯兰文明和斯拉夫东正教文明的汇合处,两者之间存在断裂带。再细究,文明差异体现在宗教、民族问题上,而这些问题在苏联内部相互挤压、作用,导致这个庞然大物走向瓦解。
我曾经访问过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现在改名叫努尔苏丹,市中心的独立广场上矗立着一根91米高的纪念柱,为纪念哈萨克斯坦的独立。早在独立前的1986年,哈萨克青年在阿拉木图发起示威游行要求独立,当时苏联军队开枪,导致流血冲突。哈萨克独立后就在此建了独立广场,边上还有一块碑,上面刻着纪念为争取独立揭竿而起的哈萨克青年。这里面有苏联与加盟国的矛盾,也有民族的冲突。
但另一方面呢,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是哈萨克斯坦的教授,她女儿是哈萨克族,女婿是俄罗斯族,类似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状况在当地很普遍。我曾问他们一个敏感问题,你们及子女参加宗教活动是去东正教堂还是清真寺?他的回答令我吃惊:两者都可以去。可见,虽有差异,但融合是文明断裂带地区的普遍现象,这是客观现实。
再讲到高加索地区,主要涉及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前者主要是俄罗斯族,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也信仰东正教或基督教,对立面阿塞拜疆就是典型的突厥、伊斯兰文化,现在跟土耳其走得也比较近。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的纳卡冲突起源于苏联晚期,一直延续至今。
在苏联时期,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冲突发生在车臣。车臣问题说来话长,从13世纪开始,车臣先后经历蒙古、帖木儿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奥斯曼进入车臣时,也将伊斯兰教带到这里。18世纪后沙皇俄国开始向高加索进军,这场征服之战断断续续打了上百年。沙皇一直把高加索地区、特别是车臣,视为最难治理的一块地方,因为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此形成一个巨大鸿沟。
1941年德军入侵,斯大林非常不放心车臣,认为车臣人可能会跟纳粹德国勾结,事实上确实有车臣人组织了支持纳粹的军队。后来,斯大林将几十万车臣人强制迁移到西伯利亚或中亚地区;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为此翻案,认为斯大林做错了,又将车臣人迁回高加索,一来一往途中死了很多人,所以车臣人对于从沙俄到苏联的统治非常仇恨。苏联解体时,马上就爆发出来了,此后车臣战争断断续续打了十多年。苏联解体前后最早爆发冲突的都是这类地区,而这类民族宗教冲突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巴尔干地区同样如此,南斯拉夫解体,就是三大宗教、六七个民族之间分崩离析,这种分裂直到现在仍在继续。南斯拉夫跟苏联非常密切,特别是塞尔维亚人,跟俄罗斯族同文同种。所以当年北约轰炸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叶利钦要派军队去支持塞族。
我们经常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根本原因就是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文明鸿沟,南边是伊斯兰文明和斯拉夫文明,北面又是天主教和东正教,比如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都是典型的天主教,塞尔维亚是东正教,相互之间的矛盾很深。
总体而言,苏联境内的文明断裂带,基本就是中亚-高加索-巴尔干文明断裂带及其辐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参议院前多数党领袖瑞德去世,秦刚:他支持中美关系发展
2021-12-31 10:16 中美关系 -
飞到一半检测出阳性,美国女子在飞机厕所隔离3小时
2021-12-31 10:15 -
南非取消宵禁,称已度过奥密克戎引发的第四轮疫情高峰
2021-12-31 10:14 非洲之窗 -
“若我们看美国脸色,可能做出错误决定”
2021-12-31 09:27 三八线之南 -
普京拜登月内二度通话,双方互抛警告
2021-12-31 09:2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史上最混乱的一年”
2021-12-31 08:52 美国经济 -
普京与拜登本月第二度通话,重点讨论安全保障议题
2021-12-31 07:56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新增确诊61.8万、死亡1515例
2021-12-31 07: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魔幻一幕:mRNA技术关键贡献者质疑mRNA疫苗,被永久封号
2021-12-30 23:15 美国一梦 -
英媒报道“眯眯眼事件”,评论竟称“中国人不就长这样吗”
2021-12-30 22:37 不列颠 -
蒙古国总理宣布将出席北京冬奥会
2021-12-30 22:01 北京冬奥会 -
日增20万又破欧洲记录,法国迎来了“疫情海啸”
2021-12-30 21:30 法国见闻 -
被批搞“新殖民主义”的扎克伯格又买地了
2021-12-30 21:09 -
他想暗杀拜登,被抓了
2021-12-30 20:44 美国一梦 -
“在座外国记者抗疫期间生活在中国,就偷着乐吧”
2021-12-30 19:48 -
伊核协议谈判之际,伊朗宣布发射一枚运载火箭
2021-12-30 19:32 伊朗局势 -
国防部:针对部分国家干涉挑衅,坚决开展军事反制行动
2021-12-30 18:50 -
在中国挨骂后他发声了:就像地球上有几千辆车,星链算个啥
2021-12-30 18:41 -
英国皇家卫兵撞倒挡路儿童,头也不回地跨过人走了...
2021-12-30 18:23 不列颠 -
为让接种者能去美国,“高端疫苗”聘请拜登顾问兄弟做说客
2021-12-30 17:31 台湾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