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克·布莱恩特:当美利坚合众国不再伟大(一)
关键字: 美国BBC特朗普里根不过,当时流行的爱国歌曲还是李·格林伍德(Lee Greenwood)的《上帝保佑美利坚》,当时的政治也不像今天这样极化(“极化”一般指两个政党之间在意识形态和政策立场上的差异越来越大,同时两个政党各自内部在意识形态和政策立场上的同质性越来越高,中间势力或温和派越来越少,两党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小——观察者网注)。虽然民主党人、众议院议长奥尼尔很反对里根提出的“涓滴经济学”(这位众议长曾将里根称为“自私的啦啦队长”和“面带微笑的赫伯特·胡佛”——原注),可当涉及到国家利益时,这两位爱尔兰裔美国人还是能顾全大局并致力于达成共识的。
二人都很清楚,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设计这套施政体系时已将妥协的元素内嵌其中了,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政治家们若缺乏妥协精神,华盛顿是一天也运转不下去的。最终,他们还是达成共识,共同推动了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两项改革。
当时的美国正处于上升期,不像50年代那么偏执,不像60年代那么躁动,也不像70年代那么消沉。历史从来不是线性发展的,它总是充满着曲折。虽然时代不会自行展现自己的特征,但今天看来,从1984年至2016年的32年可以被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的最后16年是美国的霸权时代(American hegemony),而在本世纪最初的16年里,很多美国人心中感受到的却是国家地位的衰落、社会机能的失调、人生目标的幻灭以及对生活的诸多不满。在今天美国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人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两个阶段之间巨大的差异。
主导全球的时代
在上个千年步入尾声的十几年里,美国在世界上所拥有的主导权,与美国队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所拥有的主导权颇有几分相似。就在里根要求戈尔巴乔夫推到柏林墙两年之后,东西方之间意识形态的高墙也被推倒了——美国赢得了冷战。在随后出现的全新的世界秩序中,美国成为了单极世界中唯一的超级大国。
1991年,美国领导下的联军以闪电速度赢得了第一次海湾战争,越战失利的阴霾被一扫而光;随后,俄罗斯改革派领导人叶利钦入主克里姆林宫,国际社会对俄罗斯进行民主化改革充满了期待;此后不久,中国也开始拥抱市场经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他1989年发表在《国家利益》杂志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的终结》一文中提到:“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标志着人类社会文化演进的终结,并且将成为人类政府的终极形式。”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大多预测日本将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而美国拒绝让出自己在金融和商业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结果,索尼并未能称霸世界,加州的硅谷反而一枝独秀,成为全球高科技新经济的旗手。
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誓言要搭建“通往21世纪的桥梁”,他的话最终兑现了。不过,帮助他建成这座桥梁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大多来自Microsoft、Apple和Google等几家科技巨头。在将星条旗插在月球表面的“静海”(the Sea of Tranquillity,月球上众多“月海”之一,位于月面中央的宁静盆地内,面积约为42万平方千米,低于月球表面1700米——观察者网注)30年之后,美利坚不仅主导了外太空,而且也成为了全球互联网世界的领袖。
当然,美国主导全球的这段历史并非风平浪静。1992年,洛杉矶爆发了骚乱(非洲裔美国人罗德尼·金因超速驾驶被洛杉矶警方追逐,被截停后他遭到四名白人警察用警棍殴打,而法院判决实施暴力执法行为的白人警察无罪,这引发了持续四天的震惊世界的洛杉矶大骚乱,在这期间大约有50至60人死亡,发生纵火600余起,大约1万人被逮捕,被捕者中约42%为非洲裔、44%为拉丁裔、9%为白人——观察者网注),这起大规模骚乱揭示了美国社会内部存在已久的极为深刻的种族裂痕。
在华盛顿,比尔·克林顿遭弹劾事件体现出美国政治中党派主义的极端化趋势,而极端党派主义对美国整体政治生态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人们满足于通过有线电视收看24小时滚动新闻的那个时代,政治动态开始具备了第二个功能——供人消遣的肥皂剧。随着1999年12月31日的逐渐临近,“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表述不再受到任何质疑了。比尔·克林顿在国家广场主持千禧年庆祝活动的那个夜晚,我也在华盛顿,盛大的焰火划过了林肯纪念堂的上空,华盛顿纪念碑的影子倒映在池水中,看起来就像一个阿拉伯数字“1”或者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遭到重创的自信
跨入新千年不久,美国的国运却出乎意料地急转直下。虽然“千年虫”问题并未造成太多麻烦,不过美国好似被某种病毒感染一般,开始表现出一些令人不甚乐观的症状:互联网的泡沫在2000年被戳破;当年11月,小布什与戈尔之间充满争议的竞选活动严重损害了美国民主的声誉,一位津巴布韦外交官甚至认为美国应该允许非洲观察员对佛罗里达州重新计票过程进行监督。而在美国以外,全球局势也开始展现出不祥的预兆。1999年12月31日,正当千禧年的焰火在夜空闪耀时,弗拉基米尔·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了俄罗斯总统的权杖。
2001年9月11日,在纽约发生了比“珍珠港事件”更加严重的惨剧。后911时代的美国变得不再友善,这个国家开始到处都弥漫着猜疑的空气。小布什政府发动的“反恐战争”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迁延不决,造成无数美国士兵死伤,国家财富也被消耗大半。
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随之而来便是经济大衰退,这波金融海啸对美利坚民族内心所造成的破坏甚至比纽约世贸双塔倒塌带来的震惊更加持久。911事件破坏了美国人对国家安全的信心,而2008年金融危机打击的却是美国人对经济安全的信心。
美国梦开始褪色,因为为人父母者不再确定下一代能够比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美国人曾相信,只要遵守法律、努力工作,就能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而如今这样的信念已不再可靠。从2000年到2011年,全美家庭财富净值一直在缩水。2014年,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除美国最富有的10%的人口之外所有其他美国人所占有的财富规模。
- 原标题:尼克·布莱恩特:当美利坚合众国不再伟大(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