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克·布莱恩特:当美利坚合众国不再伟大(一)
关键字: 美国BBC特朗普里根【翻译/观察者网马力】一年前,唐纳德·特朗普的当选创造了当代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悲剧。对于他这次出乎意料的胜选,我们是否能够从历史中寻找到一些线索呢?
那一天,我搭乘的飞机飞越高山,在沙漠上空开始逐渐降低高度,距离洛杉矶越来越近了,在那座城市郊外的上空,我看到地面上点缀着无数形如肾脏的游泳池,这个画面一下子把我记忆中的某个角落翻了出来。
30年前,我搭乘的飞机也是沿着同样的航线飞抵洛杉矶的。我带着一个英国少年对美国的美好憧憬来到了这个国家。在那个年纪,我一直对美国充满了想象,美国是一个遥远的国家,更是我的理想寄托之地。当我终于走进机场的入境登记大厅,看到那位曾做过影星的总统面带笑容的欢迎画像时,说我对这个国家“一见钟情”是不太准确的,因为美国已令我魂牵梦绕很久了。
英国广播公司驻纽约记者尼克·布莱恩特2017年11月3日在BBC NEWS网站刊发文章:《当美利坚合众国不再伟大》
在真正到达这个国家之前,我对美国的热情早已被点燃——那些西部片、警匪片、《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和《油脂》(Grease)这样的爱情片,还有报纸上各种充满英雄人物的美国漫画。对当时那个16岁的我来说,纽约要比伦敦更有吸引力,我甚至能叫出很多美国总统的名字,而关于英国首相,我却知之不多。就像很多刚刚来到美国的寻梦者一样,就像很多热爱这个国家的人们一样,我对这个国家很快就产生了一种归属感(an instant sense of belonging)、一种由亲切随和、不拘小节的风土人情而引发的认同感。
80年代美国的繁荣的确名副其实:多车道高速公路、巨大的家用电冰箱、汽车影院还有那些免下车、“得来速”式的汉堡店。我喜欢美国的规模巨大,喜欢她的大胆自信,甚至喜欢她的混乱和嘈杂。在英国,很多人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习惯于向命运妥协,而美国梦的力量不仅在于物质的诱惑,更在于那种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心理满足感。
在我的诸多美国同学们看来,向社会上层的流动并不只是一种按道理来说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在美国,人们内心并没有英国人心里对成功者的那种负面情绪,美国人觉得成功是奋斗的主题而不是羡慕的对象。一个美国人看见一辆卡迪拉克汽车和一个英国人看见一辆劳斯莱斯汽车时的心态也是不同的。
1984年,洛杉矶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前苏联对这届奥运会的抵制使得美国队轻松地主导了奖牌榜。记得麦当劳当时还推出了刮奖活动(此次活动的策划是在前苏联决定不参赛之前就完成的),如果美国队在某些项目中赢得了奖牌,根据刮奖结果,人们就有机会免费享用巨无霸、可乐或炸薯条。在连续几周里,我多次享受了免费的麦当劳大餐,那些高热量食物支撑着我不断发出“美国!美国!”的呼喊。
那是美国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经历了越战、水门事件和伊朗人质危机的漫长国家噩梦之后,美国开始再次展现自己的活力。1984年不是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所预示的反乌托邦地狱,那一年是充满着希望和乐观情绪的。山姆大叔(当时似乎没人太在意这个国家已被赋予了一个男性化的人格——原注)再一次由内而外展现出一种自信和满足。
对数百万美国人来说,罗纳德·里根第二次竞选的口号“黎明重现美利坚”(Morning Again in America)真是恰如其分。在那一年的总统大选中,里根以绝对优势战胜了民主党对手沃尔特·蒙代尔,拿下了全美50个州中的49个,而且赢得了总票数的58.8%。其实,当时的美国政坛根本称不上和谐。政府内部依旧是分裂的。共和党人控制着参议院,而民主党人则主导了众议院。1980年,里根提出扩大“州权”的倡议,这在很多人听起来就像是对民权运动的否定。这一倡议在某种程度上对里根的形象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里根选择费城展开了竞选活动,但他的“费城”并非那座友爱之城,并非那座诞生了《独立宣言》的美利坚摇篮之城,他将演说地点选在了三位民权活动人士1964年遭到白人至上主义者刺杀的地方附近。与尼克松相同,里根也在寻求自己的“南方战略”,他也希望将白人对黑人地位上升的恐惧感加以利用。
- 原标题:尼克·布莱恩特:当美利坚合众国不再伟大(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评论 92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48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74“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评论 171“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
加拿大人也不买了
-
“DOGE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
“乌克兰计划夏天大选,前提是...”
-
勒庞被定罪,不能竞选法国总统了
-
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日本再发警告: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遇难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