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朋友说“年味”越来越淡了,我在山东也有这种感受
我至今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圣诞节期间我和家人争吵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圣诞节的魅力,相反我感受到巨大的沮丧。漂亮的街道和圣诞装饰,反而让我的失意加剧了。[全文]
-
作为一个德国人,真的太难评论巴以问题了
受访者所得到的暗示信息等同于问:“一个国家能否自卫反击恐怖主义?”基于人性和直觉,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是”。这种误导性的调查可能会服务于政治议程,但不能百分之百地显示选民对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的真实感受。[全文]
-
瑞典实施“歧视性核酸政策”,中国游客可以起诉吗?
他们辩称在中国飞往瑞典的航班上的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不会被豁免,他们的待遇同普通中国人一样,因此他们并没有歧视中国人。但请允许我发问,在一趟从北京飞往斯德哥尔摩的飞机上,你如何能够找到美国人或者澳大利亚人的存在?[全文]
-
为什么德国人那么热衷于搞“人权”道德审判?
看到中国在中东地区不断收获信任和欢迎,而德国在海湾国家的形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恶化,这很令我感慨。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中国网友对于德国的评价,他们认为德国对中国整体上非常不友好,德国总是傲慢地、自以为是地说教。[全文]
-
朔尔茨为何而来?
本届政府未来的几年任期内,中德关系是否能稳定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民党和德国总理能否在德国政治事务中拿到主导权,以及社民党内部对华务实理性的群体能否在党内维持住主流。[全文]
-
德国不应在中美之间“自残式”选边站
网络上,一个点赞最高的评论表示: “您无法否决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我们商业伙伴,因为这是事实”,“德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远远大于对俄罗斯,总是追求政治上的道义会极其昂贵”。这些普通民众的反对声音在俄乌战争期间尤其常见。[全文]
-
俄乌战争给德国带来灾难性后果,绿党已沦为美国利益附庸
美国对德国的媒体、学术界和民间感情的走向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发现德国绿党潜在的价值后,美国精英通过其在德国各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创造有利于绿党获取政治地位的条件。[全文]
-
我为中国说公道话,反被德媒污蔑网暴
我还注意到,针对这些外国博主的诽谤,内容几乎都一样。那些媒体指责我们是“中国宣传分子”,说我们与中国政府有关系,还说我们从自己的社交媒体动态中受益。而且这些诽谤几乎都是从去年开始出现的,今年尤其多。[全文]
星期四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