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晖:谁说折扇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
最后更新: 2022-11-02 11:45:46【文/孟晖】
最近有种说法,所谓折叠扇是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也有朋友就这个说法问到我。其实,那是本不该出现的误会。
折叠扇毫无疑问是古代中国的发明,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1976年,在河北平山战国时代的一座中山王墓中出土了一具青铜折叠扇架,是中山王的仪仗扇,在青铜弧形框架上,通过活轴装有五支青铜扇骨,利用活轴,这五支扇骨可以打开也可以聚拢,开合自如,正是标准的折叠扇。同时,扇骨还带有附件,可以把扇骨在适当的位置加以固定。
青铜扇架不大,高13厘米,宽20厘米,但那五支青铜扇骨实际上是五条中空的方筒,出土时还都带有木制扇骨的朽木残件,也就是说,当初,由五支青铜扇骨再伸展出长长的木条扇骨,然后在木条扇骨上糊装丝绸、鸟毛等材质的扇面,同时,在扇架两侧的半环插榫里插上长木柄,由随从高举,作为仪仗。另外,同样为战国时代的中山成公墓里也出土有类似的青铜扇架,可见,在那时的中山国,国君们采用青铜折叠扇作为仪仗的一部分,是流行做法。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青铜折叠扇架
这种仪仗扇到汉代称为“五明扇”。据《邺中记》记载,十六国时代,石虎让巧匠用云母片做五明扇的一部分扇面,在云母片上加以彩绘,结果,把五明扇合拢起来,五层云母扇面的彩绘花纹就叠映在一起,清晰可见。这就说明,中国古人不但早就发明了折叠扇,而且一直流传下来。
那么,所谓折叠扇从朝鲜半岛传入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持此论者声称,证据在宋人文献里。两宋之交的画学专家邓椿写有一本重要的著作《画继》,书中记录和评价当时各种值得注意的绘画现象,其中有专门一条介绍“高丽”来的扇子,却恰恰是对那一说法的否定。
《画继》原文为:
高丽松扇如节板状,其土人云:“非松也,乃水柳木之皮,故柔腻可爱,其纹酷似松柏,故谓之松扇。”东坡谓高丽白松理直而疏,析以为扇,如蜀中织棕榈心,盖水柳也。
又有用纸而以琴光竹为柄,如市中所制折叠扇,但精致非中国可及,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所画多作士女乘车跨马、踏青拾翠之状。
又以金银屑饰地面,及作云汉星月人物,粗有形似,以其来远磨擦故也。
其所染青绿奇甚,与中国不同,专以空青、海绿为之。近年所作尤为精巧,亦有以绢素为团扇,特柄长数尺为异耳。
山谷题之云:“会稽内史三韩扇,分送黄门画省中。海外人烟来眼界,全胜博物注鱼虫。”“苹汀游女能骑马,传道蛾眉画不如。宝扇真成集陈隼,史臣今得杀青书。”
倭扇以松板两指许砌叠,亦如折叠扇者。其柄以铜臘钱环子、黄丝绦,甚精妙,板上罨画山川人物、松竹花草,亦可喜。竹山尉王公轩惠恭后家尝作明州舶官,得两柄。
《画继》首先指出,当时有一种高丽松扇,形状像“节板”,也就是大致为薄板的形状,苏轼曾经谈论的高丽白松扇就是这一类东西,其制作方法是把水柳木皮剥出一片片,再裁成宽条,然后编织成扇面。所以,高丽松扇类似蒲扇,与折叠扇毫无关系。
随后,作者接着介绍,高丽也有一种扇子,与宋朝当时街市上匠人随做随卖的折叠扇大致相似,以竹做扇柄、糊上纸扇面,不过在精致度上比不过“中国”的折叠扇,尺寸大小也不一样。
从邓椿的论述可以明确知道,北宋早就有折叠扇,在街市上,随处有手艺人在做、在卖,因为是十分日常的物品,所以大家反而不会特别留意。为什么折叠扇在宋代不受重视?推测起来,那是审美的高峰时代,社会各阶层都讲究使用绘有优美画面的团扇,折叠扇不适合施展宋代高度写实、一丝不苟的精致画风,所以不受青睐。
宋代团扇面上的绘画
宋代的官员和文人们之所以留意高丽人带来的折叠扇,是因为其扇面上的装饰绘画十分有特色,一是扇面上的异国风俗人物具有资料参考价值,二是独特的青绿颜料、用金粉银粉装饰扇面的手法,营造出绮丽的风貌,很吸引人。
- 原标题:谣言!谁说折扇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国家卫健委:昨新增本土479+2220
2022-10-31 09:06 抗疫进行时 -
8848.86米,是他的电脑开机密码
2022-10-24 11:10 中国这十年 -
中国建筑找出路,为什么要反思西方的“现代性”?
2022-10-06 08:44 文化 -
一夜之间,青岛著名地标“石老人”坍塌
2022-10-03 15:55 -
2022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3日起陆续揭晓
2022-10-02 15:22 -
国家文物局:距今百万年头骨化石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2022-09-28 10:28 考古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19+625
2022-09-28 09:09 抗疫进行时 -
教育部答复“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建议”
2022-09-24 21:33 中西教育 -
“没头脑”和“不高兴”之父任溶溶去世,享年100岁
2022-09-22 11:45 -
“这一幕在我心里可以封神了”
2022-09-20 22:40 -
2.2分“神剧”横空出世,“油腻”背后问题出在哪?
2022-09-16 19:00 -
“狼群”出征海外,国产片金字招牌还灵吗?
2022-09-14 16:02 中国电影 -
这种变化,与其说是中国的悲哀,不如说是日本的不幸
2022-09-11 09:00 -
云南省体育局原局长洪正华被双开:打探、窃取检举控告材料
2022-09-09 10:17 廉政风暴 -
《壮志凌云2》老瓶装老酒,“主旋律”影视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2022-09-02 18:51 -
够炫够“中国”,观众却纠结了……
2022-08-31 16:57 观察者头条 -
《速激10》遭拍摄地居民抵制:街头赛车会杀人!
2022-08-27 17:04 -
曾因“风水”被男生换下的她们,现在“杀”疯了
2022-08-25 19:10 观察者头条 -
从游戏Regiments谈乌克兰战争
2022-08-24 18:57 -
7天内总观看量逾5亿
2022-08-23 18:41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17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