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晖:“以和代唐”背后是一场暗潮汹涌的“文明夺嫡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孟晖】
最近,随着《风起洛阳》的播出,网上涌起了关于“以倭代唐”的争论。我个人感觉“倭”字有贬义,因此就换为“以和代唐”,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以和代唐”,确实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出现的现象,不仅影视剧,建筑、园林等多个领域都有同样的风气。如果想要梳理该现象,会发现各个领域情况不同,需要仔细研究,不是短短一篇文章可以承载的。
比如说和我们日常生活最接近的影视领域,“和风”造型其实更多是受港台古装武打片的影响。上世纪的港台片很推崇日本美学,有诸多借鉴,而大陆影视则是追随港台片,因此对和风的模仿转了一道弯,打了折扣。比如对披散头发的热衷,对抹布一样松松垮垮、看去像是麻布料的白色服装的热衷,也不算是典型的日本艺术的因素。
从香港60年代和80年代两个版本的《倩女幽魂》中聂小倩的造型对比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和风”对港片造型的影响(图片来源:网络)
以和代唐的根源在哪里?
港台与大陆受日本美学吸引和影响,我觉得此一现象要分为两个层面分析:
首先,我们对和风着迷,自发模仿日本文化,有合理性。
人都喜欢新鲜感,厌倦现状。更何况,任何文化系统、国家和民族也都需要不断引入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突破成规,激发出新的活力。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当一个国家在国力上占优势的时候,自然会引发追慕心理。上个世纪后半叶,日本一度称雄世界,财富、工业能力、科技水平、文化水平都位居前列,于是西方人就把日本当作东方文明的最高代表,在各方面加以赞赏和借鉴。近年,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以及全世界又转而仰慕中国,开始推崇中国文化。
典型的例子,网飞红剧《路西法》讲的是基督教里的魔鬼路西法的故事,可是这位地狱之王的台词里会提到“阴阳”,与他的忠实女魔鬼随从都是功夫高手。实际上,从上世纪起,“风水”学在西方就非常兴旺,近年烧纸钱居然又火遍了全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我国知识界与民众都延续着五四时代的激情,深知与欧美发达世界相比,当时的中国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大家抱着开放的心态,决心引进一切优秀的异国文化。那个时期,日本文化确实处于鼎盛期,在各国文化中,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亲密,中国人最容易领略并被打动,因此,即“熟悉”又“陌生”的日本,以其独特的美感,触动了中国人的心弦。
那个时代,我们真的相信,日本比我们“先进”,不仅在工业和科技上,而且在文化上,甚至在审美能力上,都更先进。其实也是事实。
在那个以学习为荣,以“拿来主义”为健康心态的时代,谁能够在中国建一所模仿和风的亭子,那是勇开新局,是为改开做贡献,自己很自豪,别人也夸奖。某种程度上,那是一种好风气,说明一个国家在心态上很健康,充满热情、冲动、梦想。在任何文明和国家,追慕异国文化的风潮,都会反复出现的。
但是,单纯的审美问题、单纯的文化借鉴或曰“拿来主义”,往往与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纠缠在一起。而这种借推崇日本文化和日本审美而散布的意识形态实质是:
日本军国主义者,日本右翼,甚至西方帝国主义分子,为了将日本侵略中国合法化,进而把一切帝国主义行为合法化,极力把日本树为中国文明的正统。说白了,就是“夺嫡”、“争大统”。
他们鼓捣出的基本话术非常荒唐,早已被中国网友识破和嘲笑,那话术是:非说今天的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初(宋及其前代)的中国,然后进一步宣布不是当初的中国就不是真正的中国,再宣称今天的日本才是当初的中国,所以才是真正的中国。
这一套话术,又牵连到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明的诠释,因而错综复杂,斗争格外激烈。比如如何定位元、明、清?多方赶来参战,而参战的每一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西方人就发明了一等非常荒谬的历史叙事,如今成了全世界的常识:
哥伦布的船一到美洲,中国就衰落了。随后西方文明领先世界五百年。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包括很多西方历史学家在内的研究成果表明,欧洲拿着美洲白银来参入古老发达的印度洋贸易,结果之一是让明清时代的中国空前富裕——因为当时的中国太先进了,出口能力太强了。
在史学与意识形态的绞杀与混战中,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形势被动,毕竟,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任务是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总之,在建立新的历史叙事、新的历史学、新的历史观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界建立起一种观念:汉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这一观念没错,但,糟糕的是,该观念被与另一种洗脑观念捆绑在一起: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唐是盛世。其他的朝代,其他的时期,要么分裂,要么衰弱,要么异族统治。
几千年历史,只有区区两个朝代是盛世,如此巧妙地对中国文明进行了矮化。
在唐代,日本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形成了跨越式进步。历史编造者们便就着那一段历史操作,宣扬日本保留了唐代文化,所以日本才是唐朝的真正继承者。中国一共就两个盛世,而日本是其中一个盛世的正统传人,而且还是两个当中更为强大的那一个的正统传人,这一把鼓捣,就让日本夺嫡成功,获得了入继大统的合法身份。
可悲的是,中国文化界的一部分人,没有察觉“以和代唐”是一项战略忽悠行动,反而被忽悠了,真的相信,今天的日本文化体现了唐代文化的风貌,和风的东西,保留了中国历史上唯二的两个盛世之一的精髓。
日本没有能力与唐代相像
既然打上门儿夺嫡,我们也就聊聊,日本文化,是否真的能等同于唐朝文化?
有种流行说法宣传,在今天的日本更能看到唐朝的原貌。此说法的严重错误之一,是否认了日本人民的创造性,否认了日本文明的独立性。把日本当作唐朝的冷冻室,说人家学习到中国文化之后,一千多年僵滞不变,没有任何进步。
但是,实质上,日本是气质独特、富有创造性的民族,连西式甜点和咖啡都能发展出和风的流派(对精神法国人和精神意大利人来说妥妥是“异端”)。同类的工艺,无论是金漆,还是瓷器,日本与中国都明显不同,风貌鲜明。因此,日本不可能是某个时代的古文明的冷冻室。
从中国的角度来考虑,中、日之间无论在历史长度、文明厚度、空间体量、财富能力等方面都不在一个量级,所以日本根本没有能力具有唐代文化的形象。就像一家中等公司不可能拥有一家跨国企业的形象一样。也就是说,中国与日本,根本就不匹配。
这个大问题,可以很容易地具体到细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湖南卫视新节目官宣,《快乐大本营》没了?
2021-12-29 18:16 -
靳东、刘昊然去的文工团,到底是啥?
2021-12-28 17:15 明星那点事儿 -
第十一次文代会港澳台代表: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1-12-19 08:54 -
郑渊洁:对三个商标维权32年未成功,将停刊《童话大王》全力维权
2021-12-16 09:11 -
甘肃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墓志刻有未能释读文字
2021-12-14 21:48 考古 -
抗美援朝中的“战俘营奥运会”,姜文要拍?
2021-11-26 16:13 -
网信办整治“饭圈”乱象:已清理负面有害信息40余万条
2021-11-16 18:48 -
网民建议标识靖康之变宋钦宗陵墓,郑州回应
2021-11-15 14:15 考古 -
风险已来,个人如何应对?专访《灰犀牛2》译者冯毅
2021-11-13 10:11 美国经济 -
《天书奇谭》重映,是“炒冷饭”?
2021-11-05 20:07 -
《这!就是街舞》第四季总决赛终极狂欢落幕 王一博蝉联冠军队长
2021-11-01 11:50 -
25岁女子假扮“大粉”诈骗,13名饭圈女孩损失超十万
2021-10-26 11:09 -
画“虚弱妆”,被缉毒警察盯上了
2021-10-20 15:33 -
河南卫视传统文化DNA又动了…
2021-10-14 15:42 -
中国反邪教,美国保护邪教,为什么?
2021-10-13 07:34 -
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为何有孔子像?
2021-09-26 13:36 文化 -
上海月亮凭什么爆红?看了这台晚会才明白
2021-09-22 18:36 -
月饼有7种吃法?彩虹合唱团穿古装,“魔性”月饼歌刷屏了!
2021-09-22 15:48 -
汪海林:片子卖出去的高价本来就是绑定演员的,怨不得流量明星要高价
2021-09-14 17:06 明星那点事儿 -
简单实用才是无产阶级?斯大林:不,我们要比欧洲更美
2021-09-12 09:14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17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