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晖:没有“炊事班”,古代侦查小队如何吃上“自热军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孟晖】
行军打仗途中,难免会遇到没有锅碗等炊具的情况。有可能需要扔掉多余装备急行军,但在拼全力到达目的地之后,军情却暂时转缓,于是就有时间和精力做顿热乎饭了,可这时手头上连个盛物容器都没有。也或者一支侦察小分队,于人烟罕见的荒野休整,总得烧顿饭吃。对于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当代军人来说,自热军粮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在古代,将士们可怎么应对这样的局面呢?
我们马上想到的会是很浪漫的画面:烧一堆篝火,临时搭起的架子上叉着刚打来的野味。生篝火大约是最普遍的方法吧,不过,实际上,在过去,出征健儿们掌握的烹饪手段并不止这一种。而在他们所掌握的手段当中,包括着人类在史前时期就发明的简单有效的古老方法。
这实际上引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人类的祖先知道运用火来炊熟食物之后,距离发明石头制或陶制炊具,中间隔着很长一段时间,在这其间,最初的人类怎样使用火?在微博上,一位花名“考古小队长”的博主披露了一件非常迷人的真事:
几位考古人员在发掘古代人类生活遗址的时候,发现有小小的石头堆,用小块的天然石块堆成,他们很困惑,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就把疑问连同图片一起发到同行的微信群里。没过多久,安徽考古所的同仁就实际操作了一次“焖红薯”的流程,一边操作一边拍照,然后把照片贴到群里,解答了疑惑。
古代人类生活遗址中的石头堆(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两位考古学家找到一堆大小大致一样的石块,然后在旷野的平地当中,把一堆带皮的生红薯堆放在地面上,绕着红薯,把石块一层层摞起来,绕成一个圆圈。他俩很巧妙地借助石块之间的作用力,像搭积木那样,把石块越堆越高,同时逐渐向内收拢,最终叠成一个下大上小的尖塔。妙的是,在搭建过程中,还于塔基处留出了一个小门。两位专家把一根木柴点起火,插入小门内,烧完之后再插入一根,如此反复,火的热量聚拢在塔内,同时烤热了石块,就这样把红薯焖熟了。
考古学家演示“石碓”的烹饪操作(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也就是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石块堆,乃是几千年前的人们烧烤食物后留下的“原始烤炉”的遗迹。这种方法,是人类在知道利用火吃上熟食之后,最早发明出来的烹调手段之一。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能拥有的工具很少,就在摸索中创造出如此的焖烤手法,只要保留有火种,或者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术,那么凭借大自然中很容易找到的石块,就能随时随地搭出一座小烤炉,把采集或狩猎到的生食做熟。
当人类逐渐发明出各种烹饪工具和烹饪技术之后,此般用石块传导热量来催熟食品的做法便边缘化了。不过,因为这种手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在很多文化中都保留了下来,毕竟,猎人到山中狩猎,部队长途行军,甚至普通人赶路途中走到荒野,一旦出现有食材却缺乏烹饪工具的情况,漫山遍野的石头块最方便用来应急。
据报道,青海人闲时会到野外“浪山”,也就是现场焖烤美味,成群结伙享受野炊的乐趣;焖烤时使用的传统技术,叫做烧窑。不难看出,烧窑正是古老烹饪方式的神奇遗存,这一绝对符合“人类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野炊手段,为考古学者关于原始烹饪术的还原研究提供了细节的补充:
先选择一处合适的地点,当场在黄土坡上挖出一个简易版的“窑炉”,也就是一个小洞,一侧开有火门,同时顶面上也开出朝天的圆形窑口。然后找来很多土块,在窑口上垒砌一个塔型的烟囱。随之,通过火门向窑内堆满柴草并点燃。待窑壁与烟囱都烧得热烫之后,把土豆、红薯或者撒好调料、锡纸包裹的生肉放入窑炉,接着,推倒烟囱,再让整座窑炉也塌掉,让它们都掉落在炉内的食材上,把食材彻底覆盖住,并且用土把所有冒烟的缝隙细心封死。烹饪过程至此结束,朋友们可以随意去玩,大致半小时到40分钟后,扒开土,掏出内里的食物,就可以看到它们都已焖熟,而且吃起来特别香!
图引用自《青海人冬天这样"浪山"》一文:http://www.sohu.com/a/205005954_263777
在今天的青海,昔日的牧民大多改为定居,远离了传统生活方式,烧窑与浪山的风俗,实际上是让当地青年通过游玩的方式学习古老而实用的焖烤技术,并一年年地反复温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恐怖主义头领也常争论:敌人是英美异教徒,还是不纯净的穆斯林?
2020-06-17 07:56 -
浙江温岭一槽罐车爆炸,致10死117伤
2020-06-13 18:20 安全生产 -
最新排名:清华首进前15,英美高校显疲态
2020-06-10 16:01 中西教育 -
武大老牌坊遭搅拌车撞击后受损,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网信办等8部门集中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医护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丨听党指挥 闻令而动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2020-05-28 09:30 2020两会 -
某法律团体曲解香港国安法,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发表声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2020-05-22 10:00 2020两会 -
多年来,习近平始终惦记着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第一观察 | 两会前夕,总书记作出一个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闹等不正之风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应对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从何而来?
2020-05-17 08:34 -
担心中国或学习中国,是硬币的两面
2020-05-17 08:20 这就是中国 -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享年79岁
2020-05-15 16:29 -
虎门大桥今天上午9时恢复交通
2020-05-15 09:18 安全生产 -
复苏,衰退,还是大萧条?我们讲述的故事,影响着经济危机
2020-05-12 11:35 -
广州一男子持刀与疫情卡点人员打斗,已立为刑事案件
2020-05-04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322“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07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12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