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新育| 以史为鉴:G7制裁俄罗斯加码,会带来什么后果?
最后更新: 2023-05-31 08:53:52首先,由于俄罗斯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粮食、能源、金属、化肥等重要投入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西方维持和加码对俄制裁,必然直接间接抬高其本国和其它许多国家的现实和潜在通货膨胀压力。
对于其货币政策已经深陷“稳增长”与“抑通胀”目标冲突的西方而言,这一影响实非佳音,他们将遭遇更大压力不得不放弃“稳增长”目标而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为此不得不承受更高的经济减速乃至引爆经济金融危机的风险。
欧元区CPI飙涨,图为扣除能源价格的CPI指数上涨走势
而且,与十月革命后对苏维埃俄罗斯和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阵营全面贸易禁运不同,那时的西方国家制造业产能产量占全世界压倒多数,制裁别国尚不足以直接导致本国制成品供给明显短缺和涨价;现在中国早已是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最大工业国和出口国,如果西方借口中国等国未参与制裁俄罗斯而保持、增加对中国商品的限制,还会进一步放大上述压力。
其次,西方维持和加码制裁俄罗斯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在不同国家是严重不对称的,在较长时间跨度上,就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所受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化进展较好、拥有持续经常项目收支顺差者境况好于业化相对滞后、存在持续经常项目收支逆差者,发达国家中美国处境好于欧洲。
即使在制裁俄罗斯的情况下,由于世界经济减速、全球总需求减少,国际市场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价格仍有可能阶段性跌价,从而阶段性部分缓解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压力;但工业化相对滞后、存在持续经常项目收支逆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压力仍将进一步上升,因为此时美欧已经收紧的货币政策将导致这些新兴市场本币汇率显著贬值,即使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的美元价格下跌,以其本币计价的价格却仍有可能继续上涨。
相比之下,工业化进展较好、拥有持续经常项目收支顺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处境就要主动许多,其本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的美元价格阶段性下跌时,以其本币计价的价格也将相应下跌。
而且,这样的国家较有底气抵制西方阵营要求其参与制裁俄罗斯的压力,由此可以获得价格比西方阵营更优惠的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供给,从而进一步平抑其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在寻求“稳增长”时受“抑通胀”目标冲突掣肘较少。
在发达国家中,由于美国基本已实现能源自给而欧洲最佳天然油气能源供给方本是俄罗斯,可望长期替代俄罗斯的进口油气来源地北非、西非又属于社会秩序极为混乱区域,能源进口“去俄罗斯化”给欧洲造成的潜在和现实通货膨胀压力远远大于美国。
第三,由于维持和加码对俄制裁人为抬高了本国能源、原料等投入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不利于西方国家阵营现有制造业及其“再工业化”目标。即使普遍认为从制裁俄罗斯导致的欧洲能源危机中获利丰厚的美国,其能源行业固然通过对欧液化天然气价格、数量双双暴涨而攫取了暴利,但副作用是美国国内能源价格也因能源出口猛增而显著上涨,美国制造业相对于中国竞争对手的能源成本优势由此缩小。
这一负面影响初期在欧洲表现得最为明显,随着时间流逝,日本、韩国承受的这一负面影响日益突出而有超越欧洲之势。这一点在天然气价格上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由于“页岩革命”推动美国页岩气生产爆发式增长,美国迅速成为全球天然气价格洼地;东亚天然气消费者则不得不承受国际天然气市场长期存在的“东亚溢价”负担,东亚市场天然气价格高时可达北美市场6倍左右。从2012年至2020年,欧洲天然气价格相当于美国天然气价格的1.6—4.1倍,东亚价格(以日本价格为基准)相当于美国的2.7—5.9倍。
这种“东亚溢价”导致中、日、韩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不得不承受数倍于美欧的能源成本劣势,而且激励了中、日、韩制造业向美国转移产能,以求获取其廉价油气能源、原料供给。在次贷危机后不久的年份里,甚至棉纺织业这种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有企业从中国向美国转移设厂。
随着液化天然气国际贸易发展和其它因素,近年来天然气市场“东亚溢价”总体趋向缩小。2021年5月,日本天然气价格首次与欧洲齐平,翌月起低于欧洲。
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欧洲天然气价格扶摇直上,东亚各国天然气价格相对于欧洲的优势急剧扩大。但随着形势发展,由于欧洲市场非俄罗斯天然气供给激增,而日本、韩国参与了西方阵营对俄制裁,中国则置身事外;其结果之一是日本价格丧失了中国天然气价格基准功能,只能保持作为其本国和韩国等其它一些东亚经济体的价格基准,中国天然气价格相对于日本、韩国开始呈现越来越大的优势;结果之二是日本天然气价格相对于欧洲的优势从2023年初开始逆转:
2022年12月,欧洲天然气平均价格为36.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当于日本价格(2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1.7倍;
2023年1月,两者价格均为2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2023年2、3两月,欧洲天然气平均价格分别为16.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3.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日本价格分别为18.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8.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分别为欧洲价格的1.1倍和1.3倍。且美、欧天然气价格均已低于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之时,日本价格则继续高于那时的水平。
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日韩天然气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
鉴于日本、韩国已经双双出现罕见的连续高额贸易逆差,阿尔乔莫夫斯克/巴赫穆特战役后西方对俄制裁加码,对其经济实非佳音。
第四,随着西方对乌克兰军援武器继续升级,从提供坦克发展到了提供F16等美式战机,以及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北约国家与俄罗斯的间接军事摩擦正在持续升级,直接军事冲突的潜在风险也从无到有,不断上升,这对于欧洲经济社会构成了日益上升的潜在重大风险。近日俄军空袭赫梅利尼茨基军火库引发大爆炸后,盛传英国援助乌克兰的贫铀弹也在被炸军火库中,导致乌克兰当地和毗邻的波兰等国辐射水平急剧上升,就向欧洲敲响了警钟。
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欧洲房地产市场由此面临的潜在颠覆性风险。美欧央行的激进加息本来就已经将其房地产市场推向危境,即使在瑞士,今年一季度公寓楼市价同比也下跌了12.1%之多。 3月初黑石集团5.62亿美元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违约事件震动国际金融市场,这批证券就是以2018年收购的芬兰企业SpondaOy名下一系列写字楼和商店为担保的。
在此基础上,北约国家与俄罗斯的间接、直接军事摩擦升级,完全有可能在欧洲房地产市场引爆全面恐慌。特别是芬兰、瑞典两国,其房地产市场基本面本来就劣于其它许多欧盟国家,又因为申请加入北约而与俄罗斯关系急剧恶化,引爆欧洲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潜力不可忽视。
更进一步,如果北约国家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军事冲突,欧元将有崩盘之虞。1930年代大危机期间英国被迫退出金本位,英镑汇率崩盘,直接导火索就是1931年9月15—16日英国皇家海军“因弗戈登兵变”,重创了市场对英国皇家海军和英镑、以英镑为核心的金本位制的信心,以至于英国短短5天之后就被迫于9月21日退出金本位,将英镑与黄金脱钩。
与那时的英镑相比,今天的美元和欧元是纯粹的信用货币,更加依赖市场参与者对发行国军事力量支持的信赖;相应地,一旦这种信赖动摇,美元和欧元的衰落将比退出金本位风潮中的英镑更显著。那么,今天的欧洲军队战斗力与市场对其的信赖程度和欧元市场地位相称吗?他们上战场后的真实战斗力真的能赶得上当下的乌克兰军队吗?
《凡尔赛合约》历史之鉴
从冻结俄罗斯官方储备资产,到剥夺俄罗斯居民海外私人资产,到既要求俄罗斯赔偿乌克兰又企图通过制裁剥夺俄罗斯出口获取收入的渠道……所有这些,都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强加于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中找到类似条款,而《凡尔赛和约》的后果已经有目共睹:战后初期的经济危机爆发;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丧失主宰世界秩序的能力、地位……
今天的俄罗斯地位并不是当年的一战战败国德国,今天的西方七国集团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额达不到当年美英法主导的协约国集团,在这样的情况下,企图把近乎当年《凡尔赛和约》的屈辱条件强加于俄罗斯,想过后果吗?能够实现吗?
从经济到政治,秩序运行的基础永远是现实与客观规律;而从美国到欧洲,其国内人口民族/种族构成巨变、身份政治盛行等因素正导致其政策日益意识形态化。
1919年的欧洲,在复仇的狂热声浪中还能容得下凯恩斯的卓越才识预见,他的《和约的经济后果》出版后,虽然未能消除《凡尔赛和约》埋下的二战祸根,但多少让当时的一些欧美领导人做了一些补救,并为二战后世界秩序规划提供了可贵的思想、理论准备。今天的西方各国社会,在格外癫狂的“政治正确”潮流中,连人的生理性别都失去了自然赋予的确定性,还能诞生凯恩斯那样的才智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朝鲜宣布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失败
2023-05-31 08:38 朝鲜现状 -
英外相称乌克兰有权因自卫而打击境外目标
2023-05-31 07:59 不列颠 -
普京称莫斯科遭袭是恐怖主义,打击乌军事情报指挥部
2023-05-31 07:50 俄罗斯之声 -
韩方称朝鲜今晨发射卫星
2023-05-31 07:31 三八线之南 -
俄外交部决定减少与芬兰的相互领事存在
2023-05-31 06:58 俄罗斯之声 -
伊朗最高领袖:伊朗欢迎与埃及恢复关系
2023-05-31 06:53 -
“世界在前进,美国就此掉队却一无所知”
2023-05-30 22:46 -
摩根大通CEO时隔4年访华,“凸显美企在中国的努力”
2023-05-30 22:01 -
发射前这一举动引外媒热议:展现了中国的自信
2023-05-30 21:48 航空航天 -
莫斯科遭遇无人机袭击后,绍伊古表态:尽可能最严厉回应
2023-05-30 21:45 乌克兰之殇 -
越南交通部长:希望学习中国铁路发展经验
2023-05-30 21:39 中国外交 -
武契奇召见美英法德意大使:给你们孩子讲讲道理!
2023-05-30 19:34 -
“不会攻击俄罗斯领土,争取建立正常关系”
2023-05-30 19:18 乌克兰之殇 -
“是否继续对华加征关税?拜登政府正复审”
2023-05-30 19:08 中美关系 -
马来西亚称“中国船只涉非法打捞二战沉船”,外交部回应
2023-05-30 18:17 南海局势 -
香会期间,日美澳菲拟举行四国防长首次会谈
2023-05-30 17:19 -
美国想在这份公报中增加对华强硬措辞,被欧盟外交官删了
2023-05-30 17:14 -
“俄和北约爆发战争是最糟糕情况,但这并非不可能发生”
2023-05-30 16:34 欧洲乱局 -
俄国防部:乌军无人机对莫斯科发动恐袭,已被全部击中
2023-05-30 16:11 乌克兰之殇 -
波兰要立法“消除俄罗斯影响”,反对派抨击:政治打压
2023-05-30 15:33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34“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5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1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